孙晓刚 武云江
摘 要:人们把汽车比作移动的家,那么悬架就是移动家里面的床。汽车的平顺性和稳定性直接取决于悬架质量的好坏。本文主要讲述常见汽车前悬架类别、设计原则、工艺关联性及材料选型等方面知识和总结。
关键词:汽车;悬架;设计;材料
0 概述
悬架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的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悬架设计质量至关重要,需要悬架设计工程师在日常实践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
1 悬架构成及分类
(1)汽车悬架一般是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导向机构、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部分组成。它把车架和车轴弹性地连接起来,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和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2)汽车悬架系统一般采用非独立、全部独立、抑或是将二者相结合的形式构成,通常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非独立悬架是两侧的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发生跳动时,必然引起另一侧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发生摆动,如图1所示。2)独立悬架是车桥做成断开的,每一侧的车轮都可以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两侧车轮可以单独跳动,互不影响,如图2所示。
2 悬架设计原则
(1)悬架系统设计首先要满足整车性能和设计的要求,其次是悬架本身的结构设计。
(2)零部件设计时首先考虑功能要求,其次是强度要求,再次是部件少的原则,最后才考虑经济性。
(3)选用零部件的服役条件和材料特点确定其技术要求,特别是焊接、热处理等工艺性技术要求。
(4)以平台化设计为理念,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断优化并改进设计,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5)参考以往的悬架产品失效模式,运用标杆对比等方法,借鉴设计思路和方法,规避设计失误。
(6)建立并完善材料基础数据库,运用仿真等工具,合理选用原材料是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7)新材料的开发以及新工艺技术的应用,是提高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可降低油耗。
(8)有效实施设计验证工作,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如:CAE分析、试制、型式试验、路试等,充分且有效的做好验证工作。
3 工艺关联性
(1)悬架产品的结构和精度设计、材料选型往往已经决定了其工艺设计,进而影响了产品的制造成本。美国福特公司增经做过研究,产品结构和精度设计影响产品成本的70%;材料选型占比20%,其它影响占比仅为10%。
(2)悬架产品设计方案确定后,工艺开始进行工艺设计和装备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工艺布局、节拍、产能、人员、经济投入收益核算等因素,拟定几种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方案。
(3)悬架工艺开发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开发过程,涉及人机工程学、设备选型、物流规划、信息化技术等多种学科,也是成本管控的重要一环。一个小的产品设计缺陷,往往会以数倍精力的工艺设计去弥补,所以不管是产品设计还是工艺设计,均需经有经验或专家参与,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同时,提升产品、工艺人员的设计水平。
4 悬架材料选型
材料选型与生产成本息息相关,悬架材料选型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涉及供应商开发、零部件價格商务谈判、来料质量控制、制程管控以及过程问题的分析与改进等。材料性能数据是铸造、焊接、加工等工艺过程模拟的基础,也是模具设计的基础,下面介绍几种悬架零部件的常用材料的选型规格。
(1)车架材料选型。根据整车的定位,高端及豪华汽车强调舒适性和操控性,一般采用空气悬架,但成本相对高些;一般汽车普遍使用钢材,车架的材料主要为高强度钢材,通过冲压成型、冲压片焊接而成,一般在中低级别汽车中应用广泛,由于乘用车的高级化和舒适化倾向,以铝合金为主的有色金属应用增加较快,另外使用其它金属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2)摆臂材料选型。高端及豪华汽车强调轻量化和操控性,可采用铸铝合金或煅铝合金,但成本相对高些;一般汽车普遍使用高扩孔钢,如:BR440/600/780等具有很高的扩孔性能,同时不会明显降低延伸率焊接性、抗疲劳性良好。
(3)减震器材料选型。汽车减振器需首先满足升高要求,其次减振器中心伸缩杆直径应满足强度要求,第三减振器上下连接套是否为高强度聚胺脂套,这也是能否保证长时间高强度使用的一个重要依据,因为普通橡胶很难在高强度下长时间使用。减震器主要分为连杆、外缸筒、内缸筒,连杆国内一般都用45钢,外缸筒为ST37-2,内缸筒为ST37-2G。
(4)横向稳定器材料选型。横向稳定器由一根呈U形结构的,由弹簧钢制成的横向稳定杆与橡胶衬套及支承臂组成。横向稳定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支撑臂上,而支撑臂的下端与悬架的摆臂相连,横向稳定杆的中部经橡胶衬套固定在车架上,橡胶衬套的外部包有套筒,套筒材料为无缝钢管。
5 结束语
不管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悬架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乘员的感受,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悬架设计和分析将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王望予.汽车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余志生.汽车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