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2019-10-21 15:25路云霄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19期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路云霄

摘要:我国的水利工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开展了很多新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最为常见的建材,混凝土在水利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结构质量。为此,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水利基础设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应用必要性

水利工程对我国起到的作用有: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支持性的作用。所以,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决定上述作用的关键因素。所以,国家以及各行各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都非常关注。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内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中,其本身拥有特殊性,因此,不管是在建设范围还是在建设的面积上都拥较大的特点。在此种模式下,为了使水坝本身的牢固性能得到保证,需要在实际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出混凝土本身的特性,而且还需要落实到实处。为了使混凝土在施工作业时避免发生分层次的问题,在运输混凝土时需要运用针对性的举措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的特征分析

1、由于受实际施工地点、时间、或是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多数水利工程混凝土很难进行连续均衡的施工,这从另一层面上说明其具有间断性的特点。

2、正常来说,绝大多数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工期在3-5年,需要大范围的浇筑混凝土面积。基于此,水利工程有着工期周期长,工程量大的特点。

3、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规模十分庞大,这就意味着在水利工程中呈现的建筑物的体型会是多样化,这对混凝土的种类、操作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相关工序十分繁琐,又有很多的干扰因素,这意味着其有着复杂性的特点。

4、混凝土的接缝灌浆、温度控制和表面保护需要依据当地气温的客观条件,以确保实现建筑物的一致性。在气温等客观条件上有着很高的要求。

三、水利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1、混凝土浇筑。水利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先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分析,在达到相应的浇筑要求以后,才采取适合的浇筑方法进行施工。不同的浇筑方法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分层分块浇筑法。需要先进行钢筋和结构的合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浇筑的高度。在进行高度的控制时,可以按照振捣器的长度确定,可以控制在这振捣器的1.25倍左右。在使用平板振捣器时,则要进行厚度的控制,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尽量避免出现浇筑的间隔。如果必须出现间隔,就要控制间隔时间,尽量缩短间隔时间,在初凝之前进行后续施工。梁体的浇筑形式按照面积选择,一般都以会采用单独浇筑的方式,如果遇到面积过大的梁体,无法一次性浇筑完成,就需要进行施工缝的预留,一般选择在剪力较小的地方。在完成浇筑施工以后,就要进行正道施工,将混凝土布满模板,并且保证混凝土分布的均匀性、全面性。

2、混凝土振捣。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水利混凝土振捣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机械振捣,另一种为人工振捣,现阶段大部分工程都使用机械振捣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工程较小的时候才会选择另一种振捣的方法。在实际的振捣过程中,先進行振捣器的插入,要保持垂直的插入方式,并且在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以后,缓慢拔出振捣器。要注意插入点的合理选择,尽量保证插入点分布的均匀性,并且按照一定顺序插入,避免出现漏点等情况。振捣器插入的深度也要合理控制,一般控制在5cm左右,并且要紧密结合两层混凝土,避免出现混凝土间隙。

3、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碾压技术是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决定着水利工程应用中的地基稳定性,而且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质量提升也具有促进作用。该种碾压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坝石或者填筑材料,采取大面积碾压技术,对混凝土进行碾压、浇筑,提升混凝土本身的承压能力。混凝土碾压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填充过程中的层面状况,以保证混凝土本身填筑的压实程度,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采取混凝土碾压技术的混凝土与普通填充技术的混凝土相比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被碾压过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压实性。而普通的混凝土含砂率较低,骨料直径较大,严重影响混凝土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4、混凝土的养护。在水利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束后,还有一项十分必要的混凝土养护技术。假设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并未真正落实到位,之前所有的水利项目都很难发挥出相关的作用,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足够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工程完工后的实际效果,以避免由于不合理的养护工作而给工程带来相关负面的影响。

四、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对水泥等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混凝土的强度能力和耐久性能与水泥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需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质检员需要对水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其原材料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如果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那么需要对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采取重新筛选的举措,使原材料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质量检测中还需要对骨料拥有的含水率进行测定,还要对混凝土配比进行适当调整。在进行水泥活性测定时需要利用水泥胶砂的强度,依照水泥活性来调整混凝土的配比经。

2、加强对骨料质量的控制。在选择骨料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进行选取,在选择时要拥有较大颗粒特点和较高强度特点的骨料为优质,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不会产生裂缝的现象。在选择时,要注意避免发生各级骨料分离的情况,要严格依照规范内容加强对粗骨料和细骨料拥有的含泥量进行把控。

3、混凝土运输。实际混凝土运输工作中,假设并未有效防护混凝土的运输过程,混凝土可能会发生离析、分层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会极大地影响着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均匀度,更有甚者会改变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运输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强储存混凝土的容器的密封性,容器内部表面需要保证光干净、平整,最大程度地避免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

4、加强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混凝土进行搅拌工作时,需要对碎石采取冷却的措施。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达到降低的目标,还要对混凝土入模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把控。可以利用降温管的作用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工作。在夏季,需要对浇筑的厚度进行缩减,利用浇注层面的模式让其散热,还要躲避高温时段进行施工。运用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和覆盖举措,实现对混凝土的保护,还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工作。

结论

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经过上述研究可知,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影响到最终的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只有采取适合的技术,并且辅以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建筑企业也应该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做好研发和创新工作,才能为水利工程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水利服务。

参考文献

[1]侯玉民.水利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414(2):162

[2]许志强,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13(2):67

猜你喜欢
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