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婷婷
摘要:新世纪新阶段的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军队担负的战略任务和世界军事的发展趋势,从全局的高度把握建设目标、发展道路和标准要求,坚持信息主导、综合集成和以改革创新促发展的思想,以能力建设为牵引,狠抓关键,重点跃升,通过跨越式发展实现整体转型。
关键词:信息化;国防建设;军事斗争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
军队建设是国防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整体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经济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力量的支持。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是解决包括军队建设在内的所有问题的重要前提。国防是经济建设的保障,维护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离不开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防投入,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才能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要始终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当人民的子弟兵,做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在军队自身建设中,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发挥他们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增强他们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广大官兵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凝聚到军队现代化建设上来。
(三)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必须彻底改变单纯依靠增加人员规模和一般技术武器装备数量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传统模式,积极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推进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真正把战斗力生成的基点从机械能为主转到信息能为主上来,把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战斗力提高的巨大推动作用。要高度重视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作战体系对于战斗力生成的关键作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联合训练体制和联合保障体制,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加强诸军兵种部队的综合集成建设,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为一个结构合理、协调运行的整体,使我军能够生成和发挥出最大的整体作战效能。
二、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根本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可能发生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全力建设信息化军队。
(一)信息化战争是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目前,主要军事强国还没有完全建成信息化军队,世界上还没有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但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已显示出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力量体系化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战争形态的演变,世界军事强国纷纷进行战略调整,把建设信息化军队作为紧迫的战略任务,着眼于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加速军队建设整体转型。
(二)我军现代化建设必须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
战争的技术特征是由参战军队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并且主要是由占优势一方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可以判定,未来我军为了维护祖国统一而进行的局部战争,必然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战争。我们必须着眼未来战争的要求,把打赢信息化战争作为军队建设的根本目标。
一是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能使军队建设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能使军队建设获得足够的发展动力,三是以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能使军队建设适应国家战略利益的需求。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军建设要牢牢坚持以信息化为中心,在关系战斗力提升的各主要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加快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步伐
目前,我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较低,总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比较大。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速发展和紧迫的军事斗争任务,必须信息化建设步伐,尽快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积极研制新型武器装备。要以军事斗争需求为牵引,瞄准军事技术的先进水平,按照信息化的标准进行新型武器装研究、设计和制造。要加强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把装备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加快现有装备的信息化改造。我军的许多装备具有更新改造的基础和潜力,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用嵌人、渗透、融合等方法,对现有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其战效能,延长其服役期限。
(二)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
新世纪新阶段的军事训练,要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发展变化,按照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努力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提高军事训练的信息化水平,加速生成和发展信息化條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1.深化改革创新,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科学体系
贯彻信息主导、系统谋划、协调发展的思想,统筹思考和科学设计军事训练转变的目标任务,在训练理论、训练内容、训练方式方法、保障条件、组织管理等方面积极创新,整体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努力构建体现时代特征、适应战争发展、符合使命要求、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训练科学体系。
2.坚持训战一致,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
根据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加强实装化、实案化、实战化训练,使训练内容与作战任务相一致,条件设置与战场环境相一致,训练标准与作战要求相一致,实现训练与实战的紧密对接。
3.面向信息化,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在提高信息化作战和指挥能力上狠下功夫,突出信息化知识学习、信息化技能训练和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加强智能、体能、心理和作风训练,增强官兵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雷铁飞.深入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推进武警部队装备信息化建设[N].人民武警报,2015-08-19(001)
[2]冯常青.关于推进武警部队信息化网络建设科学发展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5):102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