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航气象工作的挑战和机遇分析

2019-10-21 11:47张晓蔚
科学大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新形势

张晓蔚

摘   要: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航空事业中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服务已成为航班安全、正点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对民航气象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民航气象工作高品质运行的各项举措与建议,希望能为民航气象服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形势;气象服务;民用航空;气象工作

现阶段,飞行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高危天气,据空管部门统计,60%以上的飞行延误与天气有关(雷雨,能见度,低云,风,颠簸,雪,冻雨,积冰),低云、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是导致飞行等级事故的重大因素,给民航气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只有重视对航空气象的研究,准确把握天气变化规律,才能确保飞机平稳、安全地运行。

1    气象工作的重要性

据统计,2011年全国旅客运输量为2.9亿人次,总周转量是574亿t公里,年增长分别为6.6%和8.2%,2018年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6.1亿人次,运输总周转量为1 206.4亿t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1.4%,10.9%,全国千万人次级机场达37个,新增飞机约170架。短短8年,民航完成了倍增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家GTP的发展水平,中国民航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航空公司及旅客对航班安全、正常的需求不断提升,高精度、高准确率、高时间分辨率的气象服务成为民航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需求是发展的强大内趋力,社会对民航气象工作提出了高要求,从而推动民航气象工作向精准化、定制化、实时化的方向发展。只有民航气象服务各个部门高效地配合,才能为用户提供准确、定量的天气服务。气象从业者只有具备较高信息处理统计能力、超强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业务技能,才能使定量、准确的气象服务变为现实,大大降低航空公司的返航备降率,缓解天气复杂时“天路拥挤”的矛盾,满足群众对航班正点的需求。民航气象从业者解决以上问题任重道远。

2    新形势下民航气象工作新要求

2.1  提高探测能力

探测是民航气象工作的基础,是民航气象服务的基石。为提高探测能力,需进一步对机场、终端设施等基本探测设备进行更新,不断提升设备运行的精确度与可靠性,进而建成可适应航班实际运行需求的设施。通过使用气象探测高精度技术,实现飞机从起飞、运行到着陆全过程中的气象监控与预测。对飞行密度较大、大雾天气多发的机场进行大雾预测以及低云天气的监测,针对雷电频发的机场进行实时的雷电探测,这些有的放矢的探测手段成为气象服务的重要依据,从而可以更好地保障飞行安全。

2.2  提高预报准确性

提高预报准确性是航空气象预报的核心内容,通过使用现阶段成熟的气象预报技术,结合EC,GRAPES等数值模式,充分整合卫星云图、雷达、风廓线仪、微波辐射计、闪电定位仪等各种探测资料,实现航空气象预报的精准化、定量化,从而使定性预报往定量预报、宽泛预报向痛点预报的转变成为可能。

利用机场历年的气象数据,结合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雷达、云图等资料,通过机器学习,在航路、航线图上二次开发三维立体短临预报产品,从而为管制指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大幅度地降低返航备降率,提高航空公司的經济效益。

2.3  提升航空气象服务的定制化程度

协同运行决策机制CDM是自2014年起发展起来的决策机制,民航气象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为MDRS提供更加准确、实时的气象数据,同时也为管制运行与信息管理部门带来范围更广、更加准确的航空气象服务。民航气象运行单位应满足客户对于气象信息的提前预报需求,针对雷雨、大雾、积冰、颠簸等高影响天气,提供机场天气警报、趋势着陆预报、修订报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航空用户对气象服务的私人定制要求。

2.4  提高服务产品与用户系统的融合程度

航空气象服务系统的各级服务内容统一,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产品之间以及产品平台之间的融合度。打破现阶段以电码或缩写明语等为主的单一产品提供形式,根据航空气象用户的需求,结合航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把气象信息以及航空管理等决策系统考虑在内,向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气象服务系统,进而实现气象信息和航空决策系统的全面融合,完成气象系统中管制与气象信息的一体化。

2.5  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结合现阶段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高度整合的信息资源系统,不断挖掘系统发展的综合信息,为民航气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进而将民航气象信息系统建设成为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最终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

3    民航气象工作所面临的困难

随着民航的加速发展,旅客对航班的安全性、正常性有了更高标准,要求民航气象部门不断提高预报的准确性。现阶段气象科学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技术问题,使民航气象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民航气象从业人员需分析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1  “天路”复杂,难以精准预报

在航空飞行过程中,天气是影响其飞行的最大不可控因素,但也是可预测的不可控因素。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客人身安全、航班的正常性、空中流量的容量等,因此,准确的天气预报就尤为重要。目前全国中小机场的运行单位面临着通病:预报所需的气象原始数据不能轻易地获得,探测手段陈旧、单一,往往只有云图接收处理系统及AWOS系统。以上情况严重地束缚了预报员,在精细化、标准化、个性化的预报上困难重重,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航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便。

3.2  预报心理对航空的影响

由于天气预报是影响航班正常飞行的重要因素,民航气象从业者深刻认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并时刻将“安全第一”的理念牢记于心。为了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气象运行单位对所有的高影响天气进行了划分,并总结了一些适合当地的预报临界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航空飞行。民航气象预报是一个“现世报”的岗位,所有的预报产品均会在几小时后得到验证。不准确的预报产品往往会导致延误、返航备降,有些甚至可能会导致飞行等级事故,给预报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预报员在实际预报中往往抱着“宁重勿缺”的心理,将天气过程预报得严重,从而产生与实际天气相矛盾的预报产品,使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遭受巨大的损失,造成“天路”不必要的拥堵。

3.3  基于多源数据的融合产品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的旅客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航班的正常成了人们出行点的最关注。民航气象人员(特别是中小机场)紧张,只能频繁应付值班,不能分出更多的精力从事航空气象研究。同时,气象数据不能更好地共享中小机场,各中小机场“各显神通”,所获得的气象数据质量不能保证,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班量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先天不足”就带来气象服务产品质地不够优良,不能让航空气象用户享受到精准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基于多源数据的融合产品就成了民航气象迫切需要的产品。这些融合产品可以是气象各类产品(数值预报、卫星云图、雷达、风廓线、AFT的气象报文及飞行气象文件)的融合,也可以是气象产品(雷达、卫星及预报)与飞行航路图的融合,还可以是精简明了的预报产品与航管信息的融合,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航空气象客户的个性需求,让民航气象服务插上智慧的翅膀。

4    新形势下民航气象工作的改进措施

4.1  注重飞行气象服务

民航气象工作就其性质与任务而言,最主要的是服务,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才是其工作的本质。服务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日常气象的监测过程中,也体现在气象服务过程中,特别是出现复杂天气时,及时准确地提供个性化气象服务,就能有效地控制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航空用户在了解到准确的天气状况后,可以在流量控制、飞行调配上有一定的准备裕度,在较大程度上减少航空公司的损失,达到安全与利益的双赢。

4.2  规范标准,基础服务强安全

“安全第一”是所有民航人最重要的理念,在民航气象人心目中,所有的安全理念都转化成了一项项实际的工作行动:将民航气象服务内容具体化、精确化,将每一个规章制度变得贴切实际工作内容并可执行,将每一个业务程序规范化、专业化。民航气象不断地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制定了9小时和24小时的天气预报、修订报、机场警报、趋势预报等规范标准,进而形成了一套互补完整的预报模式,并设计了一套针对复杂天气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以规范标准的服务提升民航工作的可靠性。

4.3  规范运行,体现服务强效率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现阶段部分制度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根据民航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服务为主,规范运行,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多种方法,提升自身服务效率与服务信念,为用户提供最优质化的服务。

4.4  加强交流,精准服务强协同

时刻与客户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最有效的服务,这是现阶段气象工作对民航气象工作提出的更有针对性的目标。通过不断交流,了解客户需求,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要实现民航信息的精细化预报,需要结合客户各自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合理的服务措施,提供点对点的定制化服务。一方面积极进行用户的走访和座谈交流,进行岗位任务的了解,并且进行运行协作研讨,保证协作机制的建立和有序运行,并进一步加强和用户的沟通,逐渐增加服务的手段,细化服务产品。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复杂天气保障事件进行案例整理和分析,并对处理方案和实施策略进行复盘,积极发现在运行决策过程中和气象服务配合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对空管保障的支持效果,以便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精细化服务。最后,还要发挥MDRS协同作用,提高空管系统各部门协同力度,提升复杂天气情况下气象服务产品指导能力。

4.5  技术引领,创新服务强智慧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航空气象服务方式的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阶段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民航发展提供了信息化服务,通过网络可以实时展现航空气象服务内容,使氣象服务逐步走向便捷化、简约化、大众化。通过科学技术引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大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更新和完善航管、气象综合信息显示系统,进一步实现气象信息和民航管及运行的有机结合,为航空气象用户的安全生产和协调运行提供需要的参考信息。

5    结语

天气是航空飞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关乎着旅客的生命安全,为航空飞行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就成了气象从业者的工作重心。通过使用综合的预报手段及预报平台,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性,针对不同航空气象用户提供“定身量制”的服务内容,为旅客和航空公司提供满意的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武文斌.民航气象预报综合信息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9(9):113-115,129.

[2]刘羿良,刘亚平.完善我国民航气象管理和保障服务体系的可行路径探讨—以中美日三种模式对比为视角[J].民航管理,2019(6):68-71.

[3]冯树祥.浅谈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技巧[J].科技资讯,2019(7):198,200.

[4]朱典旭.精细化预报在民航气象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115.

[5]李屾.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及维护研究[C].合肥: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8.

[6]陆铁.民航气象设备的运行管理[J].中国新通信,2018(18):220.

猜你喜欢
民用航空气象服务新形势
民用航空飞机维修的过程控制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