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 张军
摘 要:文章分析了换流站电力设备的噪声机理和声源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设备降噪方案,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换流站;电力设备;降噪方案
自21世纪以来,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我国输电电压不断提升,直流换流站中的电力设备在规模和容量上均显著提升,虽然提高了换流工作的效率,却导致了噪声问题,使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换流站电力设备降噪方案,意义十分重大。
1 换流站电力设备噪声控制方式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在换流站中噪声主要的来源为变压器、电抗器和滤波器组。在电压和负载额定的情况下,变压器的噪声可达88 dB,在谐波情况下,可能会达到110 dB,而电抗器和滤波器的噪声等级与变压器大致相同。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在换流站附近的居民,生活质量必然会在噪声的影响下有所降低。
就换流站的噪声源而言,对噪声进行控制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内部结构进行改善,使结构精度不断提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内部阻尼得到改善,进一步缩小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2)应用多种减噪方法,比如干涉、隔声、减振等在传输路径中对声源噪声辐射进行控制的方法。从实际应用结果上看,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为改进结构,但这种措施应用难度较高,很难在已经成熟的设备中应用,故控制受声点、声功率成为主要的应用方法[1]。
从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角度上看,隔声和吸声方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吸声方法是指通过吸声材料的使用,对受声点的声能进行控制,这种吸声材料具有将声能转化为热能或其他能量的功能。比如微穿孔孔共振吸声结构、多孔吸声材料等。隔声技术是指应用隔声板,对声音传播进行阻隔,以缩减声能。目前,隔声设施应用十分普遍,常见的包括隔声罩、隔声墙以及屏障。此外,在控制噪声时应用主动消声技术,亦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原理为声波相削干涉原理,主要是指在规定位置上发出抗噪声源,其声波应该与噪声源声波相等,但相位应相反,促使二者在对抗的过程中抵消,最终实现对噪声的有效控制,但这种噪声控制方法较为复杂,故难以被大规模应用。
2 换流站电力设备降噪措施
2.1 变压器和电抗器降噪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在换流站中,噪声来源主要包括3部分,变压器和电抗器就是其中的两个噪声源,究其原因,主要是换流站中设备规模和布置密度较大,从而导致噪声问题十分严重。变压器产生的噪声包括以下几种。(1)冷却风扇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2)电磁噪声。(3)变压器振动产生的噪声。噪声形成机理如下: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在磁通的作用下,发生伸缩振动,继而出现电磁噪声。并且电磁噪声的大小与功率存在正向关联。电磁噪声会借助变压器进行辐射,尤其是在共振情况下,噪声强度会大幅度上升。为实现对噪声的控制,可以结合吸声和隔声等措施隔离声源。经过多年研究与发展,一种具有良好隔声性能的隔声结构被研发出来,这个隔声结构就是BOX-IN,将这种隔声结构应用于换流站之中,可以实现对各类声源的有效阻隔,具体表现为利用隔声结构封闭声源,阻断声音流出的路径,但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对散热进行考虑,因此,部分地区在应用BOX-IN时,还会在隔声区外部设置冷却风扇。在发挥隔声结构隔声作用的同时,保证设备的安全。
出于控制隔音室混响声的考虑,可以将吸声结构增加到密闭隔声室的侧边或顶端,进一步强化噪声控制效果。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BOX-IN结构的合理运用,可以将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噪声等级由88变为65左右,有助于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2]。
2.2 交流滤波器组
2.2.1 滤波电抗器
目前,在换流站中应用的滤波电抗器,类型为干式空心电抗器,噪声产生原理为绕组振动,但这种电抗器与传统电抗器相比,产生的噪声较小。在电流经过电抗器时,在磁力的作用下,带电绕组就会发生振动,由振动引发的噪声就会借助空气传播。想要实现对这类噪声的控制,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两种,一种是减小绕组振动,另一种是控制谐波电流。某研究机构通过结构设计的方式,对噪声进行了有效控制,采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几点。(1)对结构尺寸、机械强度进行合理的优化,以扩大共振频率和临界频率间的距离。(2)使线圈截面增加,通过惯性的有效应用,使振幅缩小。
另外,对于已经建成的滤波电抗器而言,将圆柱状隔声罩加入到电抗器周围是有效的措施,出于设备安全的考虑,可以在隔声罩顶端设置敞口,保持内部通风。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隔声罩的使用,可以将高达88 dB的噪声减弱至72 dB。
2.2.2 滤波电容器
滤波电容器与其他电力设备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1)较大的占地面积。(2)高度大。(3)较为广泛的分布范围。因此,上述提出的BOX-IN隔声方法难以适用。再加上滤波场大多分布在换流站的边缘区域,噪声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降噪方法十分关键。
在分析设备结构后发现,极板上的交变电场力是引发振动噪声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其产生振动频率远高于电压频率。就电力容器而言,电压内部包含两种成分,分别为谐波和基波,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降噪的难度。
由于电容器组由大量的电容器组成,需要分析单个电容器的噪声来源,据查阅资料得知,底面是电容器噪声的主要来源,为此,可以通过双地面结构和增加地面阻尼隔声等措施,使单个电容器的噪声等级下降,从而实现对整个电容器组噪声強度的控制。
就滤波场电容器组而言,电容器内部结构复杂,且单元众多,并且这些单元会在工作过程中发出指向振动噪声,具有特定的分布规律。为控制噪声,可以采取双塔式的塔架结构,这种塔架结构与原有结构相比,高度较低,并且还能改变电容器的安装方式,通过两列背靠背安装方式的使用,使电容器单元产生的噪声减小。另外,采取纵横交错的布置方式,还可以改变噪声的分布规律和指向性,有助于整体噪声强度的减弱。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换流站电力设备噪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应用范围较广且应用效果显著的噪声控制方案,有助于实现降噪的目的。在控制电力设备噪声的同时,还要对绝缘距离要求进行考虑,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场区布置,以减弱换流站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启学,毛奇志,任晋宇.科考船机械设备减振降噪措施的应用[J].船海工程,2019(4):42-46.
[2]张辉.工业厂房的隔音与降噪治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