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和
摘 要:窃电、偷电等违章用电行为不仅损害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线路损耗和电能损失,而且还会引发跳闸等事故,严重时会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大对窃电行为的处罚,综合采用法律手段、行政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一方面要加强用电检查,另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增强法制建设,并对反窃电技术进行升级优化。文章将从用电检查的角度,在分析用电检查工作难点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开展反窃电工作。
关键词:用电检查;反窃电;思路探索
1 用电检查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用电检查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电力组织,以一定标准的用电量去评估实际用电情况,同时对各电力设备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用电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目的是减少电力损耗,保证电力运输安全可靠。用电检查具体内容除了对计量设备进行监督检查、对用电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外,还包括定期向用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协助用户办理相关电力业务,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管理等。但是在新时期,用电检查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杜绝窃电行为,如何避免因为窃电而造成的线路损耗和用电安全问题。
2 用电检查工作中的难点分析
开展用电检查的目的是减少线损、减少窃电行为的出现,保障电力用户安全用电。另外也是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通过对用户合法合规用电的引导提高企业电力服务质量。但是在实际电力检查中也存在不少难点,首要问题是用户没有正确对待用电检查工作,产生抵触和排斥情绪,缺乏对电力企业的信任,这样就加大了用电检查的难度,电力检查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偷电窃电等违法行为,就无法保障安全合法用电。
2.1 窃电行为十分常见
窃电行为十分常见,但是同时又具有主体多元、发生多变、窃电手段隐蔽等特点,所以想要查获窃电行为难度很大。而且窃电行为不仅发生在工厂和企业主体上,不少个人用户为了减少电费开支认为对计量表私自改造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也没有认识到这种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并且,这些个人用户数量多且较为分散,所以在用电检查时很难及时发现,也就无法及时处理这类违规行为。
2.2 用电检查效率问题
窃电行为屡禁不止,除了和用户法制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有关外,也和检查手段、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在用电检查中因为没有采取先进的检查技术,加上工作人员本身业务能力欠缺,在电力用户数量增加而用电检查人员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很难保证电力检查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无法及时发现非法用电和不安全用电的问题。只有在发现用电故障或窃电行为已发生时才会手忙脚乱地采取措施,但这时不仅已经发生了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已经造成了安全问题,很难搜到有力的窃电证据。
2.3 线损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
在电力系统中,因为电网自身规划的问题,存在线损问题十分正常,但是线损率升高不仅会引起电能的损耗,还会降低供电质量,影响用户安全用电。在用电检查中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检查手段,对电力设备的检查不到位,就无法及时发挥用电检查对于降损的作用,对供电企业降损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用电检查中反窃电对策分析
3.1 转变用户观念,提高用电检查人员水平
为保证用电安全、减少窃电现象的出现,首先必须加强电力用户的法律意识,改变用户观念,使用户正确认识到窃电行为给自身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明白安全合法用电的意义。可通过用电安全相关宣传,使用户配合检查人员做好用电检查,当用户认识到用电检查是为保证安全用电时就会积极配合,也会降低不合法用电的概率。检查人员则应在充分掌握业务技能的基础上自觉掌握和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检查工作。在检查时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并自觉参加培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通过建立综合素质良好的用电检查队伍可提高用电检查效率和質量,在窃电行为发生前就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收取现场窃电证据,不仅降低了窃电行为的发生率,也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3.2 提高用电检查效率、加大惩处力度
在用电检查时,要积极采用各种有利的反窃电技术和手段,在查实有存在窃电行为时,分析用户窃电有无达到犯罪金额,当超出规定额度时应及时和当地执法部门联系,大力打击这类窃电行为,从源头上阻止窃电问题的存在,最大限度上保障用电安全。在用电检查中要重点对电能表、互感器等关键部分的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并搜集好证据。同时应根据电力用户的实际和电力设备情况做好全面评估,在现场勘察和取证时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和录音设备,同时应保证用电检查人员、客户和公安人员三方到现场认定,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做好证据采集工作,保证所获取的证据确凿且充分。对于已经发生的窃电现象,必须加大对这些违法违规用户的惩处,严格按照供电规则做出相应的处罚,使他们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3.3 发展反窃电技术
窃电手段形式多样,越来越多高科技被用在了对电力的窃取中,给用电检查、电力追回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严重影响电力资源的合法使用。虽然反窃电手段的应用和惩处力度的加大减少了窃电现象,但在反窃电力度加大的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窃电的行为依然存在,阻碍电力检查工作正常开展,同时也阻碍电力设备的升级和供电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强对反窃电技术的研究,采用更高级的反窃电手段应对高级窃电行为。比如淘汰老旧电能表,换为智能电子计量装置,对计量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有正反有功累加的功能,改良以后的计量装置可实现对外界电源窃电行为、移相法窃电行为的预防控制。另外,可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完善,结合远程抄表和监控信息系统,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电能计量设备生产电力计量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对电能表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电能表运行异常情况,及时向监控中心传送信号,以便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搜集证据,采取相应的手段加以制止或惩处。
3.4 完善反窃电监测警报系统
为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并将信号传送出去,应对反窃电检测警报系统进行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常用的方式是在设置警报系统的同时,设置电话抄表与负荷控制抄表系统,实现对计量表的实时监控,用电检查人员可直接在线检查窃电行为,分析电能表数据并计算误差,在误差超过规定范围时可触发警报系统准确定位窃电位置,并将具体窃电数据和信息传输到电力监控中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用电检查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及时发现和解决用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降损和减少反窃电现象,从而保证用电的质量与安全。反窃电工作效率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用电安全隐患问题,同时降低电能损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有利于规范用电市场,营造安全、健康、公平、公正的用电环境。所以,在实际用电检查中,为减少窃电行为发生的概率、保证用电安全,应根据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对用电对象进行安全、计量、隐患等方面的管理和评估检测,同时通过设置智能计量装置、设置反窃电监测报警系统、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和管理等措施,使窃电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有利于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伟.浅析用电制度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2015(8):67-71.
[2]陈诚.降低线损的用电检查策略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2015(2):90-93.
[3]郭显立.用电检查控制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山西教育,2015(1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