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彧
摘 要: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从形式到内容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好的批语可以对学生起到显著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教师应该从情真意切,以情动人、因材施教,力求中肯、鼓励为主,少下断语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作文评语艺术,使师生双方在平等与真诚的条件下实现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作文;评语;艺术;沟通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书面表达的过程。”也就是说,作文是交流工具,沟通工具,表达工具。作文能够帮助学生向社会展现积极的自我。因此评价一篇作文的优劣,主要看作者是否通过作文清晰地,准确地向他人、向社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否与他人和社会建立了有效的沟通。
作文批语,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从形式到内容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包括评价性的意见或建议。一段好的批语,可以对学生起到显著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教会学生如何作文和做人。在作文的批改中,评语至关重要。调查显示,92%的学生关心作文的评语超过了关心作文的分数,由此可见评语在学生心中的分量。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着力提高自身的作文评语艺术。
一、情真意切,以情动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作文不但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却忽略了作文的情感性。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一篇篇作文浸透着学生辛勤的汗水,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辛勤劳动和自尊心,避免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从批语中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和宽厚,从而激发起他們学习和写好作文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学生能从评语里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赞赏还是厌弃,其情绪也随之波动。所以给学生的评语一定要满怀深情,语重心长。写评语时一定要挖掘掩盖在文字背后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加以评价,用真诚去打动学生。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
二、因材施教,力求中肯。
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于俗套的评语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而恰当中肯的评语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并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在一个班级中,总会因为写作基础和能力的差异,而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因此,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应当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待不同写作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因人而异。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对生活的感触也就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语文基本功的不同,写作文体的不同,他们的习作也就各有千秋,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要因人而异,不可千人一面。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的作文基础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给予评价。
三、鼓励为主,少下断语。
由于传统作文教学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其实学生作文是一种练笔,是一种心灵的倾诉和表达。他们的作文大多是半成品,缺点、毛病很多,这是正常的。而学生每次完成作文之后,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一定要慎重。
以往我们在批改作文时,总是给学生指出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比如“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层次不清楚,脉落不够分明,结构不够严谨,语句不够通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教师的水平。这样的评语,学生看了不仅不明白,还会打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还可能伤其自尊,使其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为什么我们在写作文评语时不多指优点而少指缺点呢?
著名教育家齐佛认为: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和新方法就可算得上创造。因此在作文批改中,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思想、新内容、新见解都应该加以肯定。尽管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整体作文的水平不高,但他们的习作中,有时也不乏佳句和精彩的片断,教师肯定其长处,对于促进其写好、改好作文,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学生的文笔还比较稚嫩,作文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比如:语句不通、错字、不规范的标点符号,教师在批改时一定要明确指出。但不可严厉地批评,用训斥的口气来写评语,应本着宽容的原则,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不足。
综上所述,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如果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去评判学生的作文并要求学生完全接受自己的观点,就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求新求变的写作能力形成。作文评语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对话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师生双方必须在平等与真诚的条件下实现心灵的沟通。从这个意义上看,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改,实际上就是师生间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对话。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从提高作文评语艺术着手,细致入微、潜移默化地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