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峰
摘要:继电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作用类别也多种多样。继电保护系统成为了推进电力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装置,需要广大电力企业加以研究和应用。本文从继电保护方向出发,从其故障引发的原因及分类,全面总结了故障处理的方式方法,并提出针对日常工作中的继电故障实况展开研究,以期提高继电保护方面的应用,推进电力设施保护系统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继电保护;出现问题;对策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1.1人为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重大的成果,其中,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需要扩大配电系统的建设规模,因此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大部分电力从业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最基本的电力专业知识,个人工作经验相对较少,而且缺乏定期的培训特训等。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会出现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操作不当以及与维护工作之间出现矛盾等问题。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时,由于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限,难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且未能掌握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关于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在过去一段时间频频出现。
1.2继电保护系统出现的设备故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内容,对继电保护装置型号和规格具有严格规定,一般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原理不会存在问题,出现的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大都由设备构件的质量问题引起,因为工作原理一样,故障检测的方法也相同,但不同的电力系统供电工作负荷不同,所以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的电流电压有着不同的负荷要求,所以,在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电流电压负荷及工作强度负载,科学选择继电保护装置,保证继电装置所有构件满足标准要求,以防因为某个小部件出现质量问题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继电保护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如果出现制动问题,会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1.3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性不强
一些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自身并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在职业素质方面也差强人意,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展现出积极的一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继电保护模式的应用带来不利,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
1.4电网结构因素
目前我国人民的用电量在与日俱增,而电网的结构作为电量运输的重要结构,想要有效的保障继电保护的稳定性就需要要进行电网结构的拓展性。除此之外,在进行电网建设的时候还需要全面考虑到人们的用电高峰期和低峰期,以此才能够确保人们生活对于用电的稳定性。
1.5安全管理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的因素之外,安全管理因素也是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果我国的电网管理较为落后,并且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无法满足当前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需求,那么都将会造成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并完善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然后严格遵守相关的电力规章制度,就可以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解决办法
2.1建立完善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
要做好继电保护隐患排查工作,除了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外,还需要通过完善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保障。通过技术监督管理体系,明确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组织隐患专业分析,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和治理方案,定期开展隐患情况分析,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促进会议等。这些工作将合理调动全体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2.2人为因素的解决策略
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定期制定针对性的培训体系组织所有参与电力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考核工作人员个人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独立的操作能力等。并不断提高人員的基本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加强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了解与认识,通过日常工作的重点保护,预防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不必要的故障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要制定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策略,工作人员应自行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元件以及线路进行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电流、电压以及电源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修复。作为一个合格的电力从业者,必须拥有科学理念作为工作背景,当面对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而影响到正常运行时,必须依据灵活的处理原则,根据个人的知识掌握程度将最有效的措施应用到保障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工作中。
2.3加强技术的开发力度
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技术的开发力度以解决供电企业继电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全面地促进继电保护模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保护工作作出重要的贡献。为此,第一,对于继电保护模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更加细致认真的研究工作,推动继电保护理论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为继电保护模式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平台与基础。第二,利用现代的网络信息科技的软件与硬件设施与系统进行继电保护模式的模拟研究与网络技术平台的完善工作,可以找寻到继电保护模式研究的科学方法。第三,广大继电保护模式研究的科研人员要具有认真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用顽强的意志品质,推动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第四,在对于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实践的应用中,注重实际运用结果的收集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总结,用正确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寻找出解决的方法。
2.4优化设备
通过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并优化完善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设备也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为电力系统的内部设备将会对继电保护数据的分析、输入以及转换等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只要有效的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就可以极大程度上建设继电保护的故障出现,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需要在电力系统之中逐渐应用全新的技术,以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5合理安排资金投入
继电保护隐患排查后,就需要对这些隐患进行治理。而隐患的治理就需要有资金的投入。在隐患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上,既不能过于讲究成本管控,投入太少,这将会导致一些影响比较严重的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一旦隐患爆发,引起重大事故发生便会得不偿失,但也不能一味讲究立查立改,投入太多,这将会导致一些可控的、或可采取较为经济的措施进行整改的隐患也不计成本地进行整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上,要讲究区分轻重缓急,把资金投入重大隐患、紧急隐患,小隐患、可控隐患则列入计划中,择机择时进行整改。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决定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根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其进行修复,是目前电力系统维修首先需要解决问题,通过电力人员的培训以及个人技能和能力的提高,保障电力系统各方面的综合质量,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参考文献
[1]邓业斌.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及解决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7):240.
[2]李超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新方法[J].南方农机,2015(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