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华 郭庆 黄宁
前言:随着光伏电站平价上网时代的正式来临,光伏电站的成本成为平价上网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在现有已经透明的市场化价格中脱颖而出,成为光伏业界不断讨论的问题。从目前设计的角度来看,光伏电站荣配比的合理设计,成为光伏电站节省成本的一个突破点。
关键词:光伏电站;容量配比;分析
光伏电站最优容量配比的影响因素包括:辐照度、电站效率、逆变器超发能力、电站综合单价以及光伏组件衰减等
光伏组件容量和逆变器容量比,习惯称为容配比。光伏应用早期,系统一般按照1:1的容配比设计,但一定程度的提升光伏组件容量,将会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
直流侧补偿超配
通过提高组件容量,补偿各种原因引起的损耗部分,使逆变器的实际输出最大功率达到逆变器的额定功率
系统损耗;光伏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辐射到光伏组件,经过直流电缆、汇流箱到达逆变器,当中各个环节都有损耗。直流侧损耗通常在13.13%左右,逆变器损耗约1.5%,总损耗约为14.63%。在组件容量和逆变器容量相等的情况下,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种损耗,逆变器实际输出最大容量只有逆变器额定容量的87%左右,降低了逆变器和系统的利用率。
光伏系统直流侧各环节损耗组成
(1)、灰尘、雨水遮挡——5%
(2)、组件温度升高——4.37%
(3)、組件串联不匹配——2%
(4)、逆变器的功率损耗——1.5%
(5)、直流电缆损耗——1.7%
直流侧补偿超配与主动超配
由上分析可见,选择合适的系统容配比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这里将超配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提高组件容量,补偿各种原因引起的损耗部分,使逆变器的实际输出最大功率达到逆变器的额度功率,定义为补偿超配。同时进一步提高组件的容量,提高系统满载工作时间,定义为主动超配。主动超配时,系统在中午光照较好时段存在一定时间的限功率运行,但系统的度电成本达到最低值,即收益最大化。
(a)补偿超配前 (b)补偿超配后
补偿超配前后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对比 如图所示,通过将容配比从1:1提升到1.1:1,使得逆变器在光照最好的时候能达到满载输出。提高了逆变器的利用率。
为了弥补光伏电站直流侧约14.63%总损耗,保证逆变器长期在额定功率下运行,组件需要超装约30MW共计109120块275组件。此时容量配比为1:1.15
现阶段行业内逆变器及箱变均可以实现长期正常运行情况下1.1倍的过负荷能力,所以电站容量配比在1:1.25时电站可以正常运行,此时组件需要超装约50MW共计181852块275组件。
通过合理的超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对光伏系统的优化,发电量进一步提升,系统度电成本进一步降低,投资方整体收益进一步提升。
反之,在装机容量确定的情况下。最佳比例的超配将会大大节省逆变器、变压器以及电缆的成本。
建议:
1)在组件超配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当地光照条件、系统损耗、铺设倾斜角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逆变器直流侧输入功率的大小。
2)逆变器的性能和选型也十分重要。根据逆变器的技术参数,充分利用逆变器的过载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容配比
3)考虑组件首年的衰减。组件首年衰减较大,一般多晶在2.5%左右,单晶在3%左右。将这部分衰减放入系统,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容配比。
4)利用软件进行模拟,不同比例的容配比得出不同的发电量,即使损失部分发电量但最终能够达到最佳的收益率,就可以得出最佳的容配比。
光伏电站容配比的设计为各个企业带来了一个降低成本的突破口,充分利用组件及逆变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在不降低发电量的情况下,降低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助推光伏电站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