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佩敏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冰囊冷敷在四肢创伤及骨折术后早期应用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四肢创伤及骨折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划分成为各46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在患者入院以后分别给与常规护理干预和冰囊冷敷;对比两组患者的的术后效果。结果:接受冰囊冷敷处理的研究组患者,处理后24h、48h、72h的VRS评分分别为(3.11±1.02)分、(2.30±0.68)分、(1.75±0.72)分;肿胀造成的增加周径分别为(2.29±0.30)cm、(1.58±0.18)cm、(1.27±0.18)cm,与仅接受常规处理的参考组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对四肢创伤及骨折实施冰囊冷敷处理,能够有效患者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肢的肿胀程度,对于术后恢复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冰囊冷敷;四肢;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62-01
引言:
生活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四肢创伤或骨折,让患者面临着剧烈的疼痛以及明显的肿胀等早期症状。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往往会使用镇痛剂;然而镇痛剂会有明显的副作用,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会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在创伤或者骨折后如果能够尽快接受冰囊冷敷处理,对于患者的疼痛、肿胀效果有较为明显的缓解,进而降低或者无需镇痛剂使用[1]。我院近年来对于在处理四肢创伤或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了冰囊冷敷处理,其效果较为理想;现就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四肢创伤及骨折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划分成为各46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其男女比例分别28:15和27:16。参考组患者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平均为(39.2±5.7)岁;创伤以及骨折位置分别为胫腓骨11例、股骨干10例、髌骨4例、踝关节10例、尺挠骨与前臂5例、肱骨干3例。研究患者年龄在20岁到62岁之间,平均为(40.6±6.3)岁,创伤以及骨折位置分别为胫腓骨10例、股骨干11例、髌骨5例、踝关节9例、尺挠骨与前臂4例、肱骨干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1)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4h内有急性外伤史的患者;(2)所有患者均没有血管损伤;(3)所有患者无高血压、肾功能障碍;血液与淋巴疾病等;(4)所有患者均具有正常的精神状态和意识状态。
1.3 方法
患者入院以后,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实施石膏托、皮肤或骨牵引固定等方式对患肢实施固定;帮助患者保持患肢抬高的地位;给与患者β七叶皂苷钠为患者实施肿胀缓解处理;另外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消炎、补液处理等等。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接受冰囊冷敷出理,具体内容如下:以医用冷敷器,为患者的创伤部位或者骨折手术部位,实施局部冷敷;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依据患者不同的手上位置、选择冷敷器的合适规格与型号,以保证冷敷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伤后或术后对相应部位实施持续冷敷,并且在冷敷的过程中,对皮肤的色泽状况保持密切关注;另外即使了解患肢的感觉。冷敷过程中,当并囊融化,冷敷器温度在4℃以上时,应对其实施更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创伤位置位于近关节处,这些位置皮下组织相对较薄,所以在冷敷时要格外关注患者感受,避免出现皮肤冻伤。
1.4 观察指标
(1)以照语言分级评分(VRS) [2],评估和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处理24h、48h、和72h后的疼痛程度变化;VRS评分范围从0分到6分,分别代表无疼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无法忍受。(2)以皮尺测量患肢、健肢同一部位,得出肿胀增加周径,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处理24h、48h、和72h后的疼痛程度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通过下表1中可以看出,接受冰囊冷敷处理的研究组患者,处理后24h、48h、72h的VRS评分分别为(3.11±1.02)分、(2.30±0.68)分、(1.75±0.72)分;腫胀造成的增加周径分别为(2.29±0.30)cm、(1.58±0.18)cm、(1.27±0.18)cm,与仅接受常规处理的参考组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
3 讨论
对于四肢创伤及骨折患者来说,在受到创伤后早期实施冰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疼痛、改善肿胀起到效果。因为当患者肢体被冷敷处理以后,受到冷敷刺激的毛细血管会有明显的收缩,进而使得微血管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组织液受到了控制渗出量降低,从而达到了缓解肿胀的效果。同时,由于在低温的作用下,肢体细胞的代谢受到弱化处理,抑制了神经元的兴奋,使其信息传导能力受到了限制;这样原本患者感受的刺痛、灼热感会逐渐被冷冻感、轻微痛感所替代,进而达到了化解疼痛的作用;而且采用冷敷处理,对于降低患处细菌活性同样有显著效果,这对于炎症有抑制作用。
从本次研究中我们得到,接受冰囊冷敷处理的研究组患者,处理后24h、48h、72h的VRS评分分别为(3.11±1.02)分、(2.30±0.68)分、(1.75±0.72)分;肿胀造成的增加周径分别为(2.29±0.30)cm、(1.58±0.18)cm、(1.27±0.18)cm,与仅接受常规处理的参考组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P<0.05。这充分表明了冰囊冷敷对于帮助患者镇痛消肿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冰囊冷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3]。一是要避免出现冻伤,患处在冷敷的过程中,血液循环作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造成局部区域血流量降低;尤其是当患处在近关节部位,这里皮下脂肪含量相对较少,所以在冷敷的作用下,很有可能会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冻伤事件。二是要避免出现冷过敏。一些患者在接受冷敷后,会表现出皮疹、关节痛、肌肉痉挛等冷过敏现象。所以,在冷敷的过程中,必须要与患者做好及时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以便于对治疗作出适当的调整。另外,并囊消毒同样至关重要,这对于避免交叉感染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对四肢创伤及骨折实施冰囊冷敷处理,能够有效患者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肢的肿胀程度,对于术后恢复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颖,杨娉婷,许有银.冷敷治疗在骨科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03):178-179+186.
[2]陈佩.冰囊冷敷在四肢创伤及骨折术后早期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7):67-68.
[3]莫淑娟.中药冷敷对下肢骨折早期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