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倍蕾 杨颖映
摘要:面对批评后学生的抵触情绪、家长的过激反应甚至媒体的舆论压力,我们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或畏首畏尾。于是有些班主任消极对待或干脆不作为,那么最后深受其害的将是我们的下一代,如此教育态势令人担忧。由此,鉴于自己的教育积累和他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下的有效批评理念:一、热爱学生,点亮心灯——有效批评的前提;二、良好沟通,家校合力——有效批评的基础;三、智慧行事,迎刃而解——有效批评的核心;四、同伴互助,共同成长-----有效批评的补充。有效批评需要我们教育者根据不同学生的脾气、秉性确定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批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有效批评;处理问题;学生;教育
?一、爱要从心开始——有效批评的前提
二、沟通好是桥梁——有效批评的基础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适时地请家长一起来帮忙有时尤为重要。
那一年,我班上有一个叫小琳的女生,平时乖巧懂事,上八年级时,有一次夜不归宿。第二天,我一大早来到教室发现她好好地坐在教室里。我松了一口气,借课余时间找她谈心。她有点意外觉得我怎么知道她没回家。她说自己呆在家里没意思,家里谁都不理解她,反正无论自己怎么做爸爸妈妈都认为她是错的。说网友请她去她家,她就去了。我和她谈到昨晚一家人如何焦急地找她,她似乎一点也不在乎。这让我很是诧异,我让她说说离家出走有什么好有什么不好,她说感受到别人比自己的父母待她要好得多,说自己就是不想回家,在家呆着难受。那一天,我和她聊了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女孩子在外过夜的危险性,她最后终于答应我接下去尽量不让家长担心。可是才过了半个月,她又一次夜不归宿。她依然是那种很消极的态度,说自己就是不想回家,呆在家里难受。我说那你对父母有什么要求说出来,老师也和你家长谈谈,她说没什么好谈的,反正我都是错的,哥哥做什么都是对的,她觉得很是憋屈。我在想我的说辞可能太苍白无力,没能真正打动她的心灵。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对小琳进行了一次家访,其实她父母都是老实人,在外打工疲于奔命,平时和孩子沟通甚少。爸爸有时脾气比较大,妈妈呢?属于那种很会唠叨的家庭妇女。他们都觉得小琳脾气太倔强,喜欢和父母对着干,都很苦恼。我把小琳想法和她父母进行了沟通,希望她父母多站在小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多听听她的想法。然后,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其父母一起进行了沟通,父母说自己一定尽力配合,然后我有计划地开展了班级主题活动“懂你---与父母沟通篇”。这次活动我特意请了家长一起参与,活动环节包括:
1、感化篇:我们对父母懂得多少了解多少,直观形象的视频给学生以视觉的刺激,让学生感受父母深沉的爱,从问卷调查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父母的忽视内心深深的愧疚,激发自己对父母的一种回报之情。我感觉到小琳的眼神里没有了开始的不屑。
2、感受篇:观看感人的视频故事,朗诵加故事讲述:什么是爸爸、媽妈?进一步反思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激发学生要与父母沟通的欲望。小琳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她进入了深深的沉思。
3、反思篇:我们来反思我们和父母沟通不畅的原因是什么,提醒:结合自身情况,关注自己的行为、心理、态度,关注对方的行为、心理、态度。/过程中提醒发言者反思:自己在日常沟通中有没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过程中针对一些分析的原因,提醒参与者考虑有没有一些增进沟通交流的好经验、好建议。小琳开始很专注的倾听组员的发言,看来她也想解决自己与父母沟通不畅的问题。
三、从容智慧行事——有效批评的核心
四、同伴助其成长----有效批评的补充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对象,他们在心智发展、个性品质等方面,总存在这样那样的客观差异。这是我们教育者绝不可忽视的,它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细致的察访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批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而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还真需要我们教育者根据不同学生的脾气、秉性确定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本着热爱学生的情怀,走进学生心灵,我们的批评才能更加有效,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2]林志超.从班会课到成长课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1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一中学;2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