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馨
摘要:《碧落碑》是唐代著名的刻碑。杨宾《大瓢偶笔》提:“《碧落碑》有二,一在绛州,立于大道天尊之背;一在泽州,立于佛龛之西。皆篆书也。又有郑承规释文,近率更体。”此碑用字奇古,行笔精绝,历代学者都加以推崇。本文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此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碧落碑》的概况:立碑的时间、碑名的由来;第二部分分析此碑字体杂糅的现象;第三部分为此碑的书法风格和艺术价值;最后是结语及对自身的启示。从这几个方面来简论《碧落碑》。
关键词:碧落碑 泽州碑 绛州碑 字体杂糅
《碧落碑》又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刻于泽州、绛州两处。碑文书体为古篆,碑阳为《碧落碑》全文,共有630余字。碑阴刻有唐开元二年李汉撰写的《黄公记》和咸通十一年郑承规撰写的碧落碑释文,皆为楷书。碑侧刻有“双鸽刻碑”的传说。《洛中纪异》说:“碑文成而未刻,有二道士来请刻之,闭户三日,不闻人声,人怪而破户,有二白鸽飞去,而篆刻宛然。”这个传说使《碧落碑》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碧落碑概况
《碧落碑》无撰文、书丹、刻者的署名,因此对于何人所书?何人所立?所立何时?都是未知。泽州碑是摩崖石刻,后来被毁,未能留有摹本,因此研究者鲜少有人涉及泽州碑,更甚少有将泽州、绛州二碑结合研究,导致世人对刻碑的时间及碑名由来多有歧义。
1、所立何人,为何而立
《碧落碑》起首云:“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哀子李训、谊、譔、谌,衔恤在疚,置怀靡所,永言报德,思树良因,敬立大道天尊逮待真象……”,可见此碑是由李训、李谊、李譔、李谌四子所立。此四子父亲为韩王元嘉,母亲为元嘉夫人房妃,也就是名相房玄龄之女。《碧落碑》是房妃过世后,她的四个儿子为其亡母造像祈福所立。在泽州造弥勒像于山崖,碑文刻在像侧。泽州碧落碑留有刻碑年款,明确记载为永淳二年所刻。后元嘉转到绛州任职,则又在绛州立天尊像《碧落碑》。
2、所立时间
《碧落碑》开头云“有唐五十三祀,龍集敦牂”,“敦牂”即为唐高宗总章三年。上文提到韩王元嘉四子为其亡母房妃所立的泽州碧落碑,时间为永淳二年。而碑文所提“唐五十三祀”实为房妃过世时间,永淳二年立于泽州的碧落碑已是房妃丧后第十三年。绛州碧落碑立碑更是晚于泽州碧落碑。世人多认为此总章三年为碧落碑的立碑时间,实则有误。
3、碑名的由来
《碧落碑》的碑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碑中有“碧落”二字,故称《碧落碑》;二是因为绛州《碧落碑》所在的道观为碧落观,先有碧落观,故称《碧落碑》。欧阳修的《集古录》里说:所刻为“碧落天尊像”,故世传为《碧落碑》。我个人认为因为有碧落观,所以称为碧落碑的说法比较合理。
二、用字奇古,字体杂糅
《碧落碑》为唐代初期所立,以小篆为碑文主体部分,小篆中古文杂出、字体诡异多变,兼取古文、籀文以及小篆。文字虽奇古难识,却也有据可依。据学者研究分析,碑文中的古文大多来自《说文解字》和《三体石经》,还有一些字形来源于甲骨文、金文、简帛书和玺印文字等,碑文中的籀文和小篆大多直接来源于《说文解字》。要研究《碧落碑》字体杂糅的现象,就要先了解初唐篆书碑刻的总体状况。
篆书至秦汉以后,历魏晋南北朝、隋,至初唐,于书学之中,渐被冷落。然一直衰微的篆书,终在唐代开始渐渐复兴。初唐篆书还基本延续隋代的风气,墓志多以楷书、隶书书写,而碑盖则用篆书,总体来说,初唐这一时期篆书的特征为多体杂糅。字体杂糅在这个时期也分为多种类型,其一受楷书的影响,为楷篆杂糅;其二受隶书的影响,为隶篆杂糅;其三则为多体杂糅,而《碧落碑》正属于这种多体杂糅的类型。在《碧落碑》中,多次出现的同一个字,很少有相同的写法,但又字字有根据,且值得注意的是,《碧落碑》在遇到《说文解字》、《三体石经》、金文、简帛及甲骨文中没有的文字时,往往把已有的古文拆解,做偏旁或者部分来组成新字。这大大增加了《碧落碑》的通读难度,没有古文字功底的人很难读懂。直到立碑二百年后,郑承规奉命用楷书将碑文释出,刻于另外一石,以便后世观摩。
三、《碧落碑》书体风格及艺术价值
《碧落碑》整体风貌都呈现出一种方正严谨之感,其线条粗细均匀圆润,与《泰山刻石》有些相似,长而盘曲,但结构匀称,又与《泰山刻石》的结构方正不同,既有平正工稳之感,又兼具图案之美。完美的结合了《泰山刻石》与《石鼓文》的艺术特点。自汉以后,草隶盛行,篆书惟习《说文解字》,且多融隶法于篆书中,不似秦篆的纯粹。《碧落碑》虽然以小篆为主体,杂糅古体,但并不似汉篆风格,而是很好的保留了秦代小篆的纯正。
唐代李阳冰、五代后唐的徐铉、徐锴兄弟,皆是长于篆书的书家,大都是承袭李斯的小篆,虽均匀齐整,但有失随心适意,淳朴雅致的意韵。《碧落碑》线条上承袭了秦篆的匀称圆润,但用字和结体上却适意随性,且用字涉及之广绝非碌碌者为之,其作者必是好古之士,如果没有相当的古文和书法功底,必然不会有此作。
李阳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篆书家,曾称:李斯之后就是我了,其他书家都不足言矣。但他却十分仰慕《碧落碑》,见此碑字法奇古,自叹不如。可《碧落碑》不但泽州者不存于世,绛州者也一毁再毁,难以想象《碧落碑》原刻会是怎样的壮丽了。
四、结语
一个时代的艺术必有代表其时代的标志,篆书发展到唐朝更是将法度和严谨推向极致。但《碧落碑》在这种情境下反其道而行,在保留秦篆线条风格的基础上,融合周秦用字结体的多变性,追求古意。在传承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这一点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是很应该去借鉴学习的。在越来越模式化的时代,质朴从古不也是一种创新吗?
参考文献
[1]寓真.《碧落碑》考 [J].晋阳学刊,2017
[2]杨勇.《碧落碑》用字考察——兼及其对唐代中后期篆书创作的影响 [J].中国书法,2016
[3]王建魁.《碧落碑》综论 [D].山西师范大学,2010
[4]江梅.《碧落碑》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