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9-10-21 17:45罗廷玉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儿童老师孩子

罗廷玉

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老师们心中“永远的痛”。由于留守儿童在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如果教师在对待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和其他孩子如出一辙,那么效果肯定是甚微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留守儿童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才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根据我多年在小学任教以来的所见所为,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我们广大教师同仁多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一、学习上用爱浇灌,多激励

众所周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因为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其无法享受到父母在学习、思想和价值层面的引导,导致其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习积极性普遍偏低。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祖辈进行监管,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家庭教育意识不足,无法在学习层面和思想层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引导和帮助。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有一个叫杨佳的留守儿童,当他转到我们班时,我发现这孩子总是独来独往,每天都是眼神呆滞、无精打采的样子,从未做过一次作业,对班级任何事情从未过问,对老师说的话也不屑一顾,反正就没有一点八九岁孩子应有的神采。后来我了解到,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爷爷奶奶都不健在了,无人照顾,只好由亲戚帮忙看管,他一段时间借宿姑妈家,一段时间借宿舅舅家,一段时间又借宿姑婆家,总是像球一样被踢来踢去,每天都看别人的眼色生活,着实令人心痛。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学习可以说是糟糕透了,也因此转学两次,无论从哪里转出来,都是大家拍手称快的料。怎样才能让这个孩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成绩赶上来变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我知道这孩子声音清脆响亮,朗读起来应该很优美,于是决定举行一次朗诵比赛。经过和班干商量,故意让两三个班干分管的小组抢着要他。他先是大吃一惊,然后有一小点激动。在后来两天的准备活动中,小组的同学纷纷邀请他做主角,当他把优美的朗诵展示在大家面时,他所在的小组也得了冠军。有了第一次和大家接触机会,他感觉到了存在感,对老师和同学不再是那么排斥了。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他和远在广东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他慢慢地变了,开始交作业了,课堂也开始发言了,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句话在杨佳的身上得到了印证。

二、习惯上用心呵护,多引导

留守儿童缺少爱,生活上缺乏照顾,行为上缺乏约束,从而导致性格孤僻,纪律散漫等问题,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 “问题学生”。作为教师,怎样用心呵护“留守儿童”的成长呢?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加复杂了,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正确引导其健康成长。如:当怀疑他们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他们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他们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他们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要教育他们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他们说谎,推缷责任;当他们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亲切交谈沟通,引导他们知错能改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为了让留守儿童体会到他们也是父母的宝贝,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经常开展各种主题班会活动,如《爸爸妈妈,我能行》《我会照顾我自己》《你的爱,我懂》《阳光伙伴手拉手》等,让留守儿童在班会活动中吐露心声、懂得父母打工的艰辛、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知道自己生活在爱的集体中,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远大的志向。

三、生活上用情打动,多温暖。

留守儿童多是自卑、放荡的学生,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关注的愿望尤为强烈。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进行转变,把留守儿童真正当活生生的人看待,就应该用像母亲爱抚着自己孩子一样的情怀来呵护他们,多给他们以温暖,经常与他们交谈,揭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亲情缺失带给他们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不让他们的情感世界“荒漠化”。

就拿我班的留守学生刘小铜来说吧,他母亲早逝,父亲懒惰、嗜赌如命,对他从未过问,和七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所以,他养成了很多坏毛病,经常旷课,甚至偷东西,仅在食堂偷别人的饭盒被抓了好几次次。但我知道,这个孩子本质不坏,就是缺少规矩。为此,我也没少批评,没少谈心,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才发现因为父亲没有给他生活费,他经常是吃上顿没下顿,所以无心学习。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方法,到他寄宿的地方一看,硬邦邦的床板上只有一床单薄而破旧的床单垫着,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就给他送去米面、床单被褥、袜子、牙膏、洗发露、学习用具等,让他安心学习,偶尔还带他到家里“改善生活”、洗洗澡。后来,我看到他在作文上写道:“我有一个妈妈,就是罗老师”,我的心里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我暗示班干多观察他平日里的优点,待到一定时机给予其鼓励并提出期望。果真很奏效,一个月之后,他真的象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已经能坚持40分钟坐在课堂里,而且不睡觉了,有时还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是,以前和他在一起的坏孩子也不情愿失去一个“玩伴”,总在晚上去骚扰他,竭力怂恿他逃课。针对这种情况,我耐下心来,每天早晨从家里跑步到他住宿的地方,然后陪他一起上学,吃早餐,风雨不误。这样坚持了两个月,物质上是损失不少,但能换回一个“健康”的孩子,我认为这是再值得不过的事情。

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是艰难的,说到底,就是一个“爱”字,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走进孩子孤独的内心,点亮他的心灯,拉他走进集体的大家庭,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和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儿童老师孩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