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磊
摘要:当今社会,电力资源作为支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旦出现电力供应不足,将会影响到社会各项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为此,有必要对常见电力配电运行故障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确保电力配电能够稳定、安全运行,有助于确保城市各项系统的正常运行。鉴于此,对10kV输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10kV输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110kV输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1.1短路故障
导致输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输配电线路所处的运行环境当中存在各种干扰因素,由于环境的质量较差,从而使得线路表面常常被一些具有导电性的粉末所附着,这样一来便容易引起线路短路故障。同时,两条导线之间的间距过小可能引起碰撞进而造成线路短路。其二,若在输配电线路的周围存在大量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或是线路所在地区经常出现酸雨,都会对线路的金属材质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和损害,当侵蚀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使线路出现短路故障,严重时甚至会失灵。其三,因输配电线路多是架设在空地当中,若是出现雷雨天气,雷电流也会造成线路短路。
1.2接地故障
导致输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输配电线路建设施工中,由于作业人员疏忽大意,导致安装完的线路未进行有效固定,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时,便可能引起单相接地故障;其二,在对输配电线路进行设置时,未对周围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使得线路需要从构筑物穿越,这样一来线路的运行将会受到干扰,由此也容易造成接地故障。同时,对于程度较为严重的情况,若是维修处理不及时,还会对互感器带来危害,从而造成大范围停电;其三,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会产生谐振电压,由此可能会导致绝缘子串被击穿,从而引起线路短路故障。
1.3线路过载
导致输配电线路过载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当线路中输送的潮流较大时,容易造成线路过载;其二,高压线路异常掉闸时,可能会引起低压线路过载;其三,支路的数量过多或是短路漏电也都会使线路过载。
210kV输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处理
2.1接地故障的检修分析
工作人员对接地故障进行检修,首要工作便是测量电路,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检测明确电路接地问题的具体情况,所检测的数据主要有绝缘电阻。一旦所测出的电阻远远小于预定电阻值,便需要进行必要的二次测量,以此确定电阻值,避免出现误差。例如电路线路分支较多的情况下,检测工作人员则需要严格按照开关的分布情况,对线路采用分区、分段方式进行检修。值得注意的是线路复杂的区域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检修。此外,针对基础建设加强资金投入,使基础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避免出现由于外力破坏引发的短路问题;加强对开关柜、箱式变电站以及电缆分接箱在投运前的设备检测,特别是需做好设备孔洞的封堵作业,避免潮气进入设备内部;进一步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维修检测,保证电缆设备的质量,对于陈旧、老化的电缆设备,需及时更换,避免放电及短路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供用电的安全性。
2.2短路故障检修超负荷故障对应的解决措施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造成电路出现短路故障,具有多种原因。为此,检修人员则需要结合具体的短路故障原因,之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此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通常情况下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工具测定短路故障的具体位置,工具主要有万用表以及灯泡,不同的工具具有明确的用处,例如灯牌用于照明电路中;其他电路则用万用表检测。故障点的判断主要是通过电阻。待到电路故障点明确之后,则需要结合故障情况,进行针对性检修,以此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行。电力配电线路中比较常见的故障除上述两种之外,超负荷电路故障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要想配电线路正常运行得到有效的保障,则需要在架设电路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作为运输电路。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掌握电力的運输情况,并以此为根据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电流不会超过电线的承载量。
2.3智能断路器及故障指示器安装措施
从现状来看,针对配电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普遍会采取加装智能断路器及故障指示器的方法,进一步达到快速判断线路故障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智能断路器及故障指示器过程中,有必要结合配网实际运行状况,对配电网线路当中分段安装的智能断路器位置、定值设置、智能寻址仪、故障指示器充分明确。例如基于10kV配网线路杆上开关安装位置选择,便需要在选择正确的智能寻址仪及故障指示器安装位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配电网的具体情况,才能确保开关的合理性,从而确保故障不越级,确保配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此外,为了防范雷击故障的出现,一方面有必要改善绝缘提升爬电比距,例如将原来的针式绝缘子改成棒式绝缘子;另一方面,通过避雷器或带间隙的新式绝缘子将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对地释放。
310kV输配电线路故障防范措施
根据多年对10kV输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经验,总结出了10kV输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供电企业输配电线路运维部门必须充分应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用电采集等系统的功能,不断提高10kV输配电线路运维水平,促进10kV输配电线路运维精益管理。供电企业设备运维部门应将所有10kV输配电线路设备分解到人,明确设备主人,并根据设备的运行环境、健康水平、季节特点以及所接用户的重要性,分级管控,制订不同层级的管控周期策略要求,对配电设备开展差异化巡视;定期对线路设备开展红外测温、带电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开展缺陷分层、分级管控,所有缺陷的消缺闭环跟踪工作采取设备主人制,对缺陷全过程闭环管控,缺陷消除应在规定周期内整改到位。
3.2加大配网改造建设的力度
加强10kV配网网架结构建设,提高改造施工质量,加大老旧设备更换改造,以示范工程为引领,全面落实“三通一标”,高效完成10kV输配电线路的建设与改造,提高配网设备的健康水平。
3.3推进10kV线路防雷害差异化改造
主要措施有通过增加绝缘子片数提升线路的绝缘水平、安装外串联间隙避雷器(防止绝缘导线遭雷击断线)、柱上设备安装无间隙避雷器、线路易雷击段杆塔加装避雷线、改造接地电阻等,从而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3.4做好防外力破坏工作
在线路保护区杆塔悬挂安全警示标识牌、张贴宣传标语、道路边易被车撞地段杆塔、拉线安装防撞保护墩等警示标志;对施工企业相关人员及吊车、水泥罐车、土方车等工程车驾驶员进行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防范外力破坏的发生;加强与政府电力执法部门的密切联系、沟通协作,加大对破坏电力设施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采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防外破监控,通过微信实时传送现场照片,可实时掌握施工作业点现场情况,防止外破故障的发生。
3.5合理安装线路开关设备
正确配置开关保护定值,防止线路故障越级跳闸;通过安装线路开关增加线路的分段数,从而在故障时能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3.6加强用户产权设备的管理
定期巡查用户产权线路,对存在隐患的用户设备,向用户发放隐患治理通知单,督促用户及时消除隐患。加强用户分界开关管理,在公网线路与用户线路分界点处加装用户分界开关,并规范用户侧保护与分界开关的级间配合,避免出现用户分界开关不动作的情况,导致越级跳闸故障出现。
3.7加大10kV线路树木清理力度
通过建立10kV线路树障专项档案,对存在的线树隐患点列入缺陷隐患闭环跟踪。大力推进与林业部门合作推进电力走廊生物防火林帶建设,通过建设电力走廊生物防火林带,彻底解决线树矛盾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电力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然而电力线路运行过程中,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线路运行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此,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此确保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斌.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处理[J].农村电工,2014,22(02):33.
[2]陈荣顺.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分类及查找方法[J].电子世界,2014(16):52.
[3]赵抗抗,赵成峰.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2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