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筑物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行业的空前发展也是有目共睹,但是面对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心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严格把握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减少到最小。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措施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技术与质量控制现状
1.1在工程施工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可以有效的保障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建筑工程开展以前,提前做好完善的施工准备工作。可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未对工程周边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工作,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出现安全隐患,不仅影响工程正常施工,且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当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一旦施工受到周围环境因素限制时,导致停工工程施工或返工时,不仅造成了工程正常的施工工期,还引起了对各种施工原材料、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加工程施工成本。
1.2相关质量监督和监理工作不规范
日益发展的建筑市场逐渐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为相关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指定的检测标准进行各项检测工作,导致质量评定的权威性大大降低,在现实的建筑市场实际要求严格,然而执法人员的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力度不够。主要原因质检人员水平较低,没有明确的责任意识,职能部门相互推脱,权力不明,未发挥其各自重要的职能作用。普遍存在监理单位自主监理现象,监督和管理工作不到位,同时质量监督和管理依然以传统的手段和方法为主,缺乏科学有效性。
1.3施工技术不当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保障,常常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的应用不当,导致工程局部出现质量缺陷。例如,在建筑工程的夏季、冬季施工中,因为施工所利用的施工工艺的不恰当,或者在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浇筑结构中,出现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度相差较大,形成不均匀的内外温度差,这样就容易使局部结构出现裂缝。
2建筑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措施
2.1严格审查图纸
通过对图纸的审查,能够及时找出并更正图纸中的差错,补充不明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困难的设计内容,应多方协商,制定更正计划。审核重点是设计要满足施工技术装备条件,如若要采用特殊措施,则不存在技术问题,能够确保安全施工;设计计算的管线品种、规格与实际状况相符;建筑、结构、设备安装等无重大矛盾;各种外部管道、电缆、电线等与建筑物内部各专业图衔接一致;管口相对位置、标高、材质、接管规格等能保持一致。在将问题审查出来后,需要由建设方、施工方和设计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设计方负责修改。
2.2嚴把原材料质量检查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用到多种形式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等施工材料,而这些施工材料当中,对工程原材料是否满足出厂要求、是否满足工程需要则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材料的采购、运输、存放等工作。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工作,需要专门安排具有熟识原材料的基本性能材料采购经验的专人负责,如材料的安全标准、生产日期等质检材料,这样有利于进行材料的质量检查,从而较好的确保了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的质量保障;而对于材料的运输工作,同样需要依据专人进行负责的原则,对运输材料过程中的各种状况进行如实的记录;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质量检测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随即抽选进行质量检测,从而确保了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达标。
2.3完善施工组织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要逐渐完善施工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施工岗位的主要职责,从而可以确保所有工程参与人员都对自己所在的岗位职责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无知而造成的施工失误。同时,要明确制定与建筑工程不想违背的激励政策,对在施工工作过程中有卓越成绩的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或对其进行相应的职位提升奖励,这样他们可以在工作中起到一定的领头示范作用,从而可以在工作中营造一种积极工作的氛围。此外,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养护计划、质量监督措施等,并很好的落实每一制度,真正发挥各项制度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2.4加强质量监督以及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制同时配合检查、监督制度,有利于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固有的操作规范,树立企业形象,实现房屋建筑创优工程的目标。首先,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制,使得各部门各单位或全体员工的层次结构安排更加合理,功能职责划分明确。其次,通过配合相关检查、监督制度,实现各相关责任人相互监督,并且可实现对施工的科学规划,实现全方位的动态监督。最后,在现场施工的关键部位、重要的工序,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专员,严格督查关键部位质量,形成是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职能部门的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确保每个工序,每个方面工程质量达到行业标准。
2.5工程竣工后,及时进行养护
研究发现,对水泥硬化过程影响较明显的是CaSiO3与CaSiO2,特别是CaSiO3对水泥的早期强度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硬化中,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工作,可以大大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在夏季施工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湿润度,应对其进行合理的洒水,并及时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减少水分的蒸发。初冬季节施工时,要增加适当的保温措施,使其达到预定的结构浇筑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水平,需要做好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控制,严格审查图纸,严把原材料质量检查工作,完善施工组织工作,加强质量监督,并及时进行养护,只有将各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做到位,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做好建筑施工技术安全交底[J].许凌峰.科技资讯.2014(20).
[2]浅析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J].魏卫涛.低碳世界.2015(01).
[3]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J].李安.门窗.2014(01).
(作者单位: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