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叔金
摘要:电力系统已经经历了几次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日益增加的人口、不断发展的社会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匹配欠缺性。尤其是配电网工程项目,必须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提升施工安全性,为配电网系统运行质量提供保障。基于此,强化对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1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配电网、供电线路以及终端用户组成。供电的基础保障为发电厂、输电网络和供电线路,电力传输途径为配电网络,而电能的主要消费者则为各个终端用户。电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其正常的运行不能缺少任何一个部分和内容。电力系统运转的作用就是不断向社会提供合格的用电量。电力事业稳定安全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配电网络和电能开发,同时,只有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才能提高供电品质和效率,进一步保证国家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2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中应遵循原则
2.1确立具体施工依据
配电网电力工程中,为确保配电网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必须要结合城市具体规划进行综合分析,以城市规划建设状况作为施工依据,科学分区,并选择规划措施,以确保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得以安全顺利进行。在这一工程中,需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持,系统化统计实际负荷程序,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强化线路外壳绝缘性能
对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来说,线路外壳绝缘性能对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的影响巨大,可在外壳材料中添加适量绝缘金具,令线路外壳绝缘性得到明显增强,这就有助于提升线路的安全性。配电网电力工程中导线接头往往存在较大磨损,一旦出现此种情况,会导致其内部金属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被迫暴露于空气中,此种情况下必须要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措施,以确保配电网电力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绝缘罩来对线路接头进行保护,于绝缘线路间放置绝缘接地线夹,此种情况下配电网绝缘性得到有效保证。
2.3配电网安全性原则
在安装配电网时,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当使用电力对象数量过多时,相关部门可设计配置双电源供电模式减少用电问题,从而确保配电网能够安全稳定工作。对于一些特级用户,在采取电路保护措施时,除采用上述模式外,还可以通过配置紧急电源为客户提供特殊的用电需求。此外,在准备应急电源时,蓄电池、发电机组等装置需要经过一定的改良和优化,以确保配电网的安全使用。
3配电网电力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
3.1过电压问题
对于以往的配电网建设工程,一些供电设施较为落后,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会造成影响。配电网如果长期在恶劣环境中运用,会导致绝缘设备损坏,以至于电网中供电设备长期处于内部过电压作用下,引发配电设备故障,对供电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配电网设备故障种类多,而弧光接地过电电压为主要故障,这种情况发生时,会导致电压幅值升高,对电力设备绝缘性造成损害。当电流通过电网时,如果不能解决弧光接地过电电压问题,就会影响安全供电。
3.2闪络放电
闪络放电是配电网电力工程中常见技术问题,在配电网运行中容易发生。配电网实际运行中,外界环境污染问题会对其造成影响,比如一些污染物会沉积到供电设备中,影响设备绝缘性。或当外界环境过于潮湿,在雷击、电压冲击下,供电设备绝缘表面会发生闪络问题。具体来说,闪络可能发生了局部某个位置,也可能多个位置同时出现。一旦发生闪络问题,则对电力系统造成极大影响,以至于单相接地情况,提升电压。
3.3外力破坏
经过几次电网改造,大部分地区的电网结构都趋于完善,但还有一些老城区电网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仍然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架空电路广泛存在。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由于对接线处理不够重视,存在任意摆放的情况,对电网造成人为的破坏。
4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分析
4.1积极配合完成配电网施工前准备
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程序较为复杂的工程,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之前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工作,根据当地的地域环境和气候环境,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图。具体负责施工的人员应在施工之前,结合施工计划图进行实地踏勘,借用图文的方式制定出一个完整的施工方案,强化营销数据分析和用户的用电需求合理确定该区域的用电负荷,对于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应制定出完整的应急医院,引导和鼓励小型工厂,或者是居民错峰用电,有效防止低电压情况的出现。
4.2严格把控设备、材料质量
配电网设备设施对于材料的绝缘性要求较高,应在购买前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和技术发展情况。应在具体施工之前深入分析所在地的气候差异和地理地形差异,明确采购的方向和采购技术要求,具体采购人员应深入研究涂料质量和未来配电网施工要求之间的相互性,需采购的材料进行二次验收和筛选,尽可能地避免采购过程中的投机取巧和营私舞弊行为,一旦发现应加大惩处力度,保证配电网电力工程材料的使用安全。
4.3强化施工安全过程管理
施工安全是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问题,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提升安全系数,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当地情况进行有效施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保护好施工现场,避免次生灾害。如发现变压器出现线圈故障,经反复调试零部件,确保安全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如发现现场施工设备或材料达不到要求的绝缘性,应另行采购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4.4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
现阶段我国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难度逐渐提升,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量也逐渐增强。在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技术人员对于工程的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需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对于专业基础的培训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为此笔者建议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效的奖惩体系,不仅要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对于影响工程效率,造成安全隐患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处。
4.5落实完善CBM与TBM
状态检修及CBM,是指在长时间段内解析设备零件,对其使用区域和使用寿命进行判断,进而对零件磨损可能性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状态检修,能够将维修不到位所造成的资金投入进行有效降低,为设备维修区域依据的形成提供可靠支持。定期维修及TBM,就是定期维修设备零件,以科学预防故障问题。在这一方面,一般评估零件使用寿命结束日期,将存在安全隐患的零件筛选出来进行维修,以确保配电网电力工程得以安全可靠运行。但此种方式下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维修资源损耗的情况比较常见。
结束语:配电网电力工程因为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对其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另外,技术的应用水平也时刻影响着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配电网络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必须不断完善电力工程结构,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工程整体技术水平,保证供电系统可以更加稳定和高效地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能资源。
参考文献:
[1]朱华伟.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16):149.
[2]李倩,周国战,吕蓓蕾.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科技风,2016(10):175.
[3]刘昭成.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1):118+127.
[4]李艳.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J].中外企业家,2018(29):122.
[5]刘庆水.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