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管理标准化全面提升变电站建设成效

2019-10-21 12:05王全全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7期
关键词:变电站标准化

王全全

【摘要】为深化标准工艺的应用,落实强制性条文和质量通病防治相关要求,全面提升工程实体质量和工艺水平,通过变电站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进一步深化以“设计、开工、工艺、措施、行为”五个标准化为核心的全过程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变电站建设成效。

【关键词】变电站;专业管理;标准化

一、专业管理

1.1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变电站工程标准化建设以工程创国网优质工程为基础,以标准工艺应用为重点,实现连云港地区变电站工程建设“设计标准化、开工标准化、措施标准化、工艺标准化、行为标准化”,确保工程安全生产和质量受控,实现对变电站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提升地区变电站工程建设成效。

1.2专业管理标准化

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管理根据作业阶段和作业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五个方面,包括:设计标准化管理、开工标准化管理、工艺标准化管理、措施标准化管理和行为标准化管理。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设计标准化

根据国网公司相关要求,并结合连云港地区特点,对连云港地区变电工程标准化设计经验进行统一。标准化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变电一次,变电二次,通讯及土建标准化设计。

1.1 变电一次标准化设计

对主变压器及母线桥、屋内配电装置、电容器、接地变及消弧线圈等主要一次设备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统一,形成连云港地区设计标准。

1.2 变电二次标准化设计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按无人值班模式设计。

(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逻辑上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以及网络设备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过程层设备按工程实际规模配置。

(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有与电力调度数据专网的接口,软件、硬件配置应能支持联网的网络通信技术以及通信规约的要求。

1.3 通讯标准化设计

(1)通信设计首先必须设计能保证光纤通信设备和电路传输性能符合技术标准,电力光缆设计符合电力缆运行管理规定;设计必须满足涉及本工程的电力调度、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电网调度自动化及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信息需求,并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

(2)本体通信设计需在设计中与规划部门、信通部门协调系统需求,通道容量、设备配置等要求,特殊站的配置需经论证及部分通信计算后明确设计。

(3)站端通信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二次设计提供屏位进行组屏,原则上220KV站采用4留2或3留3的组屏方式;110KV站采用2留1的组屏方式。

1.4土建标准化设计

变电站土建标准化设计总体上按照国网标准化设计要求,对影响感观效果的主要细节方面做以下要求:

(1)围墙统一采用煤矸石砖砌筑,内设构造柱,预制清水混凝土“T型”压顶圈梁,真石漆饰面。

(2)楼地面:电缆层采用彩色混凝土耐磨地坪;开关室、电容器室、主变室及散热器室铺设瓷砖,并配成品铝合金踢脚线;散热器油池内做环氧地坪,油池挡坎采用预制混凝土挡油坎;主控室采用地砖式抗静电地板,成品铝合金踢脚线;楼梯间等公共部位铺设20厚白麻花岗岩,中国黑花岗岩走边及踢脚线,踢脚线与踏步需对缝,楼梯踏步抽防滑槽。

2.开工标准化

变电站工程开工标准化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2.1现场临建设施布置标准化

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办公室独立设置,布置合理,设置在站区围墙外,并与施工区、生活区分开隔离。各办公区挂设标准化标识牌。适宜位置设置宣传栏、标语等宣传类设施。

材料加工区材料、设备、工具按定制区域堆放整齐,并设置材料、工具标识牌。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牌悬挂应醒目、规范。

2.2施工区布置标准化

施工区实行封闭管理,采用安全围栏进行围护、隔离、封闭,有条件的先期修筑围墙。施工现场设置施工风险管控动态公示牌。

2.3 临时用电设置标准化

施工现场实行三级配电,接线按照三相五线制接线, 一机一闸一保护。施工電源箱正面布置" 当心触电" 的安全警示标识,张贴安全用电责任牌,载明配电箱编号,名称、用途、维修电工姓名、联系电话,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符合相关要求。

2.4 开工档案资料标准化

规范档案收集、编制要求及预立卷时各参建单位的分类号。数码照片按文件要求每周进行整理,并由监理审核,在每次的工地例会时提交业主进行检查。基建管控录入及时,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

3.工艺标准化

“工艺标准化”是变电站工程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在工程开工前,业主项目部组织设计、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分别召开“标准工艺”应用策划会,明确了“标准工艺”应用要求和应用清单。策划的标准工艺清单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标准工艺”设计,源头落实“标准工艺”要求。实施首件样板引路,提升施工工艺水平。

4.措施标准化

措施标准化包括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和工程主要设备材料标准化:

4.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标准化

(1)安全隔离设施标准化。施工作业区域与非施工作业区域间、带电设备区域与施工区域间、危险区域与人员活动区域间、设备材料堆放区域与施工区域间必须使用安全围栏实施有效的隔离。

(2)孔洞防护设施标准化。施工现场(包括办公区、生活区)能造成人员伤害的孔洞必须采用孔洞盖板有效防护。

(3)施工用电设施标准化。现场生活、办公、施工临时用电系统必须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

(4)高处作业防护设施标准化。变电工程高处作业应使用梯子、高处作业平台,推荐使用高空作业车。

(5)消防设施标准化。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宿舍、加工区、配电箱及重要机械设备附近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应有防雨、防晒、防冻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检验。

(6)有害气体防护设施标准化。在有害气体的室内或容器内工作应装设强制通风装置,必要时配备气体检测装置。

(7)预防雷击和近电作业防护设施标准化。为预防雷击,所有临时设施的金属部分均应进行接地;临近带电体作业时,搭设外电防护架。

(8)危险品防护设施标准化。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等危险品应存放在专用仓库或实施有效隔离,并与施工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临时休息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危险品存放处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附近配备消防器材。

(9)起重作业防护设施标准化。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4.2主要设备材料标准化

施工项目部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编制《材料设备进场计划表》,施工单位根据计划表在施工前进行材料的询价,将有关询价信息填入《工程材料采购比质比价汇总表》,经施工单位内部审查后完善后,再将《工程材料采购比质比价汇总表》报业主项目部审批。

成品保护措施标准。现场成品阳角采用不锈钢、模板等材质进行保护。对于设备瓷套,重要仪表采用塑料泡沫包裹,在施工地点墙面四周设立硬质围栏,在导线拖曳,硬质材料发生碰擦处设置保护套。

5.行为标准化

要求三级项目部结合标准化管理手册内容开展日常现场管理工作,将项目部的标准化建设贯穿到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和工作服。施工作业中,严格依照施工方案施工,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纪律,严禁违章作业。高处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全过程中不得失去保护,并有防止工具和材料坠落的措施。进行上下交叉或多人在一处作业时,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防高处落物、防坠落、防碰撞措施,应相互照应,密切配合。施工用电设施的安装、维护必须由持证上岗的专业电工操作管理,嚴禁私拉乱接。

三、结束语

变电站建设依据标准化的专业管理模式,对工程的设计、开工、工艺、措施和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最终实现变电站工程统一的建设模式,全面提升变电站建设成效。

猜你喜欢
变电站标准化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500kV变电站的故障处理及其运维分析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智能箱式变电站的应用探讨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110kV变电站运维风险及预防对策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