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探讨

2019-10-21 12:01陈秀国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8期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陈秀国

【摘  要】电力工程技术可以说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对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环保性以及运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确定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方向和要点,争取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前提下,将其所具有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为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效率提供保障。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1引言

智能电网强调电网的智能化,是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分布式数据传输、数据计算以及数据控制技术,实现电网的经济、可靠和使用安全目标。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与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相协调,通过智能电网建设来缓解资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监测、控制与保护,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1智能电网概述及其特征分析

智能电网是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高速、集成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统筹把握电网的使用,使电网使用朝着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满足新时期人们的用电需求。不仅能使电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还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极高的满足,对于稳定的供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智能电网的特征:(1)电网架构坚固。我国疆域辽阔、领土面积较大,同时横跨纬度、经度大,各地的风土人情、地质地貌等展现出显著的不同特征。如有些地方经常发生地质灾害,有的区域则台风众多,有的疆域冻土较多等,上述情况的存在都极大制约着电网的建设,导致搭设的电网运行极不稳定。所以,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都极为重视电网架设的稳定性,保障上述情况出现时不会影响到电网的运行,减少区域性停电的概率。(2)交互性强。收集用户体验情况是智能电网和传统电网的显著不同之处,通过电网,电力管理部门能够和使用者实现有效的交流,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依托不同用户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的修复、优化及调整电网,保障电网具有较高的功效。(3)自动化水平高。目前,智能电网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能够通过自身的功能实现修复和故障检索,这对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大有裨益,进一步提升了运行的质量,降低了人力资源需求,电力运营企业和电力用户均因此受益。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1电源领域

在电源领域,智能电网技术为不同的电力设备提供了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从而实现了供电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变电所和发电厂的操作过程中,其可以提供安全的直流交流电源,而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又可以提供相应的直流电源,从而有效促进了供电效率的上升,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同时也为电力资源的工作安全提供了保障。

2.2输电环节

智能电网建设现在已经相对完善,系统内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确保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为切实达到高质量供电与稳定运行的目的,需要以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作为支持。并且对不断更新应用的电力装置,也可以体现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功能性。为满足实际供电需求,我国电网建设中存在部分线路距离比较长,或者是输电容量比较大的现象,需要采用直流电输电的方法维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并且对于高压直流电输电线路来讲,建设时多会采用晶闸管变流装置作为送电和受电两端的整流阀与逆变阀装置,能够有效改善电网输送容量。各项设备装置的应用可以减少电网输电异常的现象,避免电压降低或闪变,对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3发电环节

对电力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主要是利用电能转换和电子设备来进行实现,最大幅度减少了能源损失和消耗,对我国智能电网的效率进行大大提升。同时在我国范围内现在出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风力、太阳能发电等,这样就促使其该技术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电力,并且通过采用先进电力和电子设施设备对能源进行转换,主要是将一些别的形式能源转化成为电力能源,进而提高能源转换的效率,对一些起到辅助作用的设施设备减少损耗。

2.4用电环节

在用电环节,智能电网技术主要应用于自动化配电系统与配电网的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分布式发电机微电网的接人、配电网的生产指挥以及日常运动中维护与管理的系统建设以及集中协调与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这些技术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用电环节中各个细节的安全系数,同时,也加强了供电方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确保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3.1电能质量优化及能源转化技术

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主要是通过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的电能质量并将其划分入相应的等级,从而构建有优良实用性的电能质量评估体系。在这个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构建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分析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能、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等,然后将电能质量评估等级以技术等级、经济等级为准则,最后根据不同的电能等级对其采取不同的改善措施,从而整体促进电能供应质量提升,进一步为智能电网建设打下基础。一般来说,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选用相应的技术,而普遍被采用的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直流有源滤波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合理应用不止可以降低输送电能成本,而且可以促进电能输送质量提升。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降临,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也将新能源的开发放在重要位置。能源转换技术主要以并网技术为主,同时加入光伏发电技术,两种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适用于更大范围的电能输送。能源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不止减少了能源消耗,而且降低了能源污染排放量保护了环境。

3.2柔性交直流输电技术

这一技术通常使用换流器进行自换相,单独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甚至可以实现四象限运行。在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时,它可通过自动控制调节,改善电流的不稳定现象,实现并网,降低智能电网的能耗。如,在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中,由于风力和水力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并网操作较为困难,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柔性交直流技术可以通过解决短路电流超标的问题,完成对电能的利用。

3.3高压状况下的直流输电技术

当下对新技术的运用不完全到位,部分电网中依旧运用传统交流电进行电力输送。但是,大多智能电网都有所进步,使用了直流输电技术。在供电过程中,如果必须使用直流电能,应该运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从而发挥出控制换流器的功能。换流器能够有稳定运输的作用,对总体的经济发展也有所帮助。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仅能够进行近距离传输,也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已得到广泛应用。

3.4新型的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构建调度和广域防御网络,这样就能确保我国电力能源在相对领域得到更加广阔应用,使得电力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2)构建新型可靠的硬件方面的设备,关于电力工程在开展运输工作中采用这些新型的硬件设备可以对运输中输电设备发生的老化现象进行合理避免和解决,最大限度提高运输效率。(3)对拓扑网络进行合理构建,应用这种性质的技术就可以对智能电网和计算机之间进行合理连接,从而就能够构建出成熟和完善的供电系统。

4结束语

总之,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基于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要求和发展趋势,在现有基础上来对电力工程技术做更深入的研究,争取可以为电网传输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永恒.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29.

(作者单位: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施工安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