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 Ⅱ型跟骨骨折的对比探讨

2019-10-21 08:10赵立权
健康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对比疗效

赵立权

摘要:目的:研究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闭合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骨折处愈合情况,两组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等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闭合复位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可以取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同等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创伤,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SanderⅡ型跟骨骨折;对比;疗效;

跟骨骨折是常见足部跗骨骨折,多会累及到跟骨的关节面,若未经有效处理会使引起伤残,临床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案仍存在争议。及时将骨折处切开,暴露骨折端及时给予复位处理,能恢复患者的解剖学形态,保持关节面完整,能减少跟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可是,跟骨外侧面皮肤薄、脆,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会引起慢性跟骨骨髓炎等并发症,使临床疗效受到影响。也有人员认为选择闭合复位可以保护骨折部位。可是,这种治疗方案会引起跟骨后关节面复位不良及术后复位丢失等情况。本次探讨中,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分组,根据双盲法进行分组,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8例,女7例;年龄23~56岁,平均(35.2±3.8)岁;骨折部位:左侧15例,右侧20例;观察组男27例,女8例;年龄22~56岁,平均(36.8±3.1)岁;骨折部位:左侧14例,右侧21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未见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选70例研究对象均确诊为闭合性单侧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患者年龄均大于18岁,所有患者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排除足部畸形患者,同一肢体有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资料不全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指导患者术中保持健侧卧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将大腿充气止血带,行L形切口,使切口垂直处在腓骨尖端稍近端和跟腿前,切口水平要保持和跟骨外侧动脉供血处皮肤远端,至第5跖骨基底部止,使两部于足跟部保持相连的状态,形成弧形直角,将全层外侧皮瓣切开后,距骨和外踝上以克氏针牵开固定,按患者骨折的具体形态将外侧改善患者打开,将外侧关节面骨块充分暴露,对骨折块进行复位,以克氏针进行临床的固定处理。对骨折复位效果经透视观察,复位满意后在外侧跟骨处安放钢板和螺钉。将切口处冲洗后,为患者放置负压引流管,最后将切口逐层关闭,包扎处理。

观察组选择闭合复位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健侧卧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大腿充气止血带,经C臂机X线观察患者骨折的形态,以克氏针作为撬拨点,由跟骨结节上方置入斯氏针,打到下关节面下方的骨折处,将复位关节面撬拨后,将跟骨的高度、Bohler角等恢复,经跟骨内侧面朝外侧横穿置入第2枚斯氏针,向下牵引,以手法对复位膨隆跟骨外侧壁进行挤压,使跟骨长、宽等得以恢复。根据C臂机透视下观察复位满意以后,由跟骨结节外侧朝跟骨前突再植入多枚克氏针,经骨折线和跟骰关节处进行固定处理,经C臂透视下观察复位和固定满意后,将留于外面克氏针剪掉,对创口进行包扎,对患者手术肢体进行跖屈位短退石膏管型进行固定和制动处理。

1.4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功能进行评分,根据X线片对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测量。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以P<0.05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骨折处愈合情况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等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约占跗骨骨折的60%,多为高处跌落足跟着地所致。跌落的高度、地面性质及体重均为损伤之要素;另有从下方反冲击力作用于足跟所致。因跟骨骨折多为坠落伤,并且约5%跟骨骨折合并有胸、腰椎骨折,故对每一跟骨骨折病人都应想到这一点,注意查体并照胸腰段脊柱正侧位片,以免漏诊。SanderⅡ型跟骨骨折是骨后关节面两部位发生骨折,骨折处移位在2mm以上,骨折中间无独立塌陷骨折块。跟骨骨折临床并没有统计的治疗标准,在临床上治疗基本目标可以达成共识。一般明显移位跟骨骨折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因为跟骨处解剖形態、相邻结构部位复杂,手术切口很难充分暴露出来。此处多为松质骨,一旦发生骨折,后断端会进行嵌插和压缩,没有复位的标志,术后会出现复位不足、关节面不平或跟骨短缩、丢失高度等情况。跟骨处软组织较少,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剥离范围较大,很容易导致切口边缘处的皮肤发生坏死,甚至感染等并发症。所以,跟骨骨折要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要尽可能将患者跟距关节面和跟骨解剖形态恢复,尤其是尽可能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等比较无差异(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可见,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而且可以实现骨科的微创治疗基本原则。以手法整复骨折为基础,应用钢针进行撬拨和复位,固定不稳定关键骨块,能将跟骨骨折复位后的整体形态保持稳定,能有效避免切开术暴露范围过大影响患者的皮肤血运和骨折愈合,应用传统牵引、挤压等方法,再以跟距关节内外翻、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跟骨外形。

综上所述,闭合复位治疗SanderⅡ型跟骨骨折可以取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同等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创伤,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伟南,李宏;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

[2]王金辉;武勇;杨明辉;王岩;王满宜;;钢板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最好方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

[3]沙良宽;田家祥;李敬祥;田振兴;李利昕;;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

[4]黄晓楠;;微创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SanderⅡ型跟骨骨折:跟骨形态及功能的恢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5]许宝满;包庆武;王立建;许立华;王桂仁;;切开复位内固定和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6

[6]辛宗山;郑军;操儒道;毛丰;马维初;;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 Ⅱ型跟骨骨折的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5年12期

猜你喜欢
对比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