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长较久,其工作范围大、内容复杂,财务风险问题是其中关键的因素。因此,这就极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状态、承包商的资质、支付结算流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管理。从而避免因财务风险导致水利工程无法顺利开展,实现国家在经济社会中对水利行业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风险问题;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识别码:A
引言
财务管理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保障作用,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广大从业者要有足够的重视、了解,从精细化管理、预算管理强化、信息共享等多个方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准,将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约束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1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问题
1.1资金监管的安全风险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水利工程建设体系中落实后,因网络体系、体制存在不适应、不协调等情况,省级、市级、县级在水利工程资金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各地目前水利工程的款项支付,由“省发改委”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下文,同时直接抄送至省级财政厅、水利厅,然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抄送”环节缺乏监管,信息的更新或滞后、或缺位,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下放至市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同时因上级管理的缺位,导致下级也无法实现同步抄送。并且,目前各地省级水利厅、省级财政厅、省发改委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信息孤岛”的情况相对严重,由此就有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供给出现断层的情况,同时水利工程建設主管部门也不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资金运作情况的掌握、了解,同步监管无从谈起[1]。
1.2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团队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的财会知识结构单一,没有经历过全面的、系统的培训、学习,对于财会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也相对较低,法律观念淡薄,以致于现行《会计法》中的条款无法得到落实。据调查,部分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模式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财务工作人员同时兼顾账目管理、账目核算、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账目错误、溢账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支付方面,部分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对于工程支出的审核存在缺位的现象,专项资金管理常出现“结余沉淀”的问题,部分县级水利财务部门、市级水利财务部门只是简单的对账目进行记录,缺少对工程项目合格性、完成性、真实性的检查。另外,部分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因政策影响、工程建设计划变更影响,存在“结余款”未合理管理的现象,主要体现为“结余款存放在银行”,以“赚取利息”的方式来补足办公费用缺口。
1.3管理方式陈旧
有关的水管单位使用的财务管理整体体制一般采用的是自收以及自支的具体管理方式,但是在2008年以后使用的是差额补助的管理形式。其水管单位的含有的业务以及内部所含有的管理制度的改变都十分的大,而且产生了一些新类型的会计的科目,但是许多的管理单依旧使用的是单位最初成立时使用的一些记账的方式和方法,而且使用的老式的会计科目是在一般的经济模式以及原来的单位性质之下所创立的,其是无法满足如今的财务管理需求的[2]。
2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建议
2.1树立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对于水利单位来说,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包含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等诸多内容,是单位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与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单位管理者和员工不能转变思想观念,则很难保障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质量。基于这一情况,水利单位的领导者和财务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明确自身责任,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变革,提升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关注度,保证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有效性与权威性,以便得到更加完整而且真实的财务报告,为单位的改革发展和合理调整打下基础。
单位管理人员要制定多元化方案,借助不同渠道向其他员工宣传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思想,引导其积极学习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在今后的业务处理中始终秉持风险意识,优化财务内部控制行为,将正确的思想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2注重财务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是落实监督的重要方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推动水利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完善,真正做到查错防弊,对单位的运营管理全过程进行规范与约束。要想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就要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而且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具体来说,内部审计机构要与财务机构分离,内部审计人员更要独立于内部审计部门,为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提供根本保障。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始终秉持审计监督思想,并明确自身承担的审计职能,明确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积极学习与审计工作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以便全方位提升业务素质。其次,健全财务审批权限以及签字制度,对水利单位的每项支出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查看其是否符合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具体的审批程序上,要严格规定财务的每笔支出,健全审批程序,根据审批程序和权限办理签名手续[3]。
2.3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路径,尤其是预算管理方面,务必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人员要从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出发,围绕项目支出,在预算管理方面尽早的进行论证、研究,并不断细化预算中的子项目,严格审核各个子项目金额设置的合理性;另一方要构建出风险预防体系,围绕每个月的用款计划,从预算管理的层面寻找费用支出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制定公平、科学、合理的标准定额,实现统一的预算管理。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定额标准,以揭示有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2.5实现资产监管的动态化,增强资产经营与管理
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实现动态化以及统一化的管理。依据规章去建账以及设卡,如果固定资产发生了变动,就要进行仔细的核查,进行实时的记账,定期要进行查账、能够保障账、卡、物高度一致,明确的掌控存在的固定资产具体情况,而且需要指定专门的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保护,尤其是对于一些精密的机械设备以及易损物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2.6促进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在这样的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水利单位必须始终秉持积极态度,有效应对新时代带来的挑战。应对挑战的最佳措施就是打造内部财务信息化与网络化平臺,把网络财务和内部控制进行深度整合。为了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效果,应该关注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可扩展性,具体来说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①提高信息兼容性,促进水利系统财务制度与内部管理体系的对接,保证财务数据在多系统间的有效互通。②建立财务信息跟踪体系,记录好文件信息,这样可以在跟踪过程中及时发现不符合水利单位发展要求的信息,获得高质量的资料,辅助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施。③保证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的工作质量,建立月度、季度和年度评估制度,随时了解信息化系统行中存在的问题[4]。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是当前项目建设中的重点。财务风险在工程建设中属于不可逃避的问题,对于财务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好坏。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可以顺利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问题,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申晴.水利项目财务风险治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2]王兴珩.关于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及其预防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8(2):102.
[3]徐静.关于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及其预防策略研究[J].首席财务官,2019,15(7):41- 42.
[4]李泽涵.水利工程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关键点解析[J].环球市场,2019(9):90.
作者简介:
李金红,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出生1976年7,本科学历,目前职称会计师
(作者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