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助力中原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2019-10-21 04:11郁夏朱华银
科学大众 2019年4期

郁夏 朱华银

摘   要: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农业专门人才以及职业人才培养的承担者,应该抓住契机,助推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文章指出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在助推农业产业化集群中的优势、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助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对策,探讨农业高职院校助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助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农业产业化向集群规模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以农业资源优势为基础,以若干个涉农经营组织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相关服务机构为辅助、以加工集聚地为核心,围绕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种养、加工和物流产业,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群体。推进农业现代化集群进程中,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农业专门人才以及职业农民人才培养的承担者,应该抓住契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助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1    农业高职院校在助推农业产业化集群中的优势、不足之处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农村经济转型、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农业产业化集群与以往农业产业经营根本区别在于发展方式的不同,集群式发展要求种养殖、生产加工、科技研发、营销售后环节的高度集群,规模化集群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和农民持续增收,协调城乡区域经济发展。集群式发展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中,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农业技术人员与之相配套,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造就职业农民,完善“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持续高效发展。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农业专门人才以及职业农民人才培养的承担者,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推广、有利于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能够为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示范基地。

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意识落后等问题,特别是中原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许多农产品表面上看来供过于求,实际上加工能力低,制约了产品的储运销售和转化增值,使得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其中的关键因素有科技含量低和农业产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阻碍。为此,农业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密切校企合作,不断拓展发展思路,加强社会化协作,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群和农业高职院校办学教育的共同发展。

2    解决农业高职院校助推农业产业化问题的对策

2.1  以新型课程改革为抓手,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育人目标是培养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高素质劳动者。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农业高职院校应在宏观上确定战略目标、教育层次、专业结构、学校专业布局。通过制定政策,掌握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总规模、增长比例。具体来说,必须在涉农专业课程改革上下功夫,调整课程设置,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体系的高素质职业农村工作者。紧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有针对性地根据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要求,在专业设置上与之相配套。比如,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以产业链顺序出现了种植、保鲜、贮藏、加工、包装、农机维修、市场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结构短缺现象,农业职业教育要根据产业链条的特点,及时准确把握产业发展信息,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增设相关课程,强化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对农业集群式发展的认知水平,使之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步伐,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服务。

2.2  密切校企合作,加强社会化协作水平,开展定向式培养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核心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整个集群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整个生产、加工、销售链条都在围绕着这些龙头企业进行。高等专业教育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因而,加强农业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直接按照企业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为企业定专业、定人才、定岗位培养实际需求人才。农业高职教育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紧密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开展校企全方位合作,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培训下乡、技术下乡,组建农机科研创新团队,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还能更有效地推动农业创业项目的发展、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帮助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实现高职教育和协作企业乃至农业产业化集群共同发展。

2.3  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构建长效职业教育支撑体系

农业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广大农村培养高素质现代职业农民的重要责任,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高职院校应抓住契機,创新服务“三农”,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和技能培训。扩大实用技术培训面,增强全社会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共识,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培训质量,紧密结合全省各地农村不同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化发展特点,以创新培训为中心,积极探索创业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建设一些特色项目,实现技能教育与实用技术教育相结合,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农业产业化集群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人员和推广人员。

此外,学校应加强毕业生的农村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创业。

学生在校期间,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求职择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导向,要尽早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肯定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在职业生涯实践中得到提高与强化。学校对于学生就业的信息、就业的技巧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不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学生实习就业期间都要进行积极的指导和服務。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让他们看到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服务体系、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学校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学校要建立和毕业生长久的联系,建立毕业生档案,通过技术指导、智力资源支持以及灵活广泛的信息渠道,鼓励支持毕业生独办、参与合办经济实体、农业合作社。高校要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教育师资水平,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创建大学毕业生农业创业支撑体系,融合投资、项目、信息等多种资源,从资源、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给予创业者支持,搭建毕业生创业者和社会各界间的沟通平台,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风险,有力支撑大学毕业生在农业方面创业。

3    结语

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对于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协调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拓宽教育办学思路,紧密联系当前农村工作实际,为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提供强大可靠的智力人才支持,以推进农业的长效发展为己任,争做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锋。

[参考文献]

[1]杨凌云.新时期高职院校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14):62-64.

[2]吴贵明.论利用高职教育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2):1-4.

[3]刘征.农业高职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66-67.

[4]吴济慧.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关系[J].职教论坛,2006(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