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护理的风险防范

2019-10-21 03:52张晓兰
健康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风险防范

张晓兰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护理的风险防范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以及护理的112例患者,将其列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分别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对照组)和风险防范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护理后,实验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治疗中推广风险防范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服务水平,在切实保证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情况下,逐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风险防范

静脉输液作为医疗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在药物的配置、治疗室环境的保证、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意识等等都影响着患者自身的安全,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患者治疗的效果,本次分析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护理的风险防范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以及护理的112例患者,将其列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分别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对照组)和风险防范静脉输液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6至46岁,平均年龄为(36.3±3.2)岁,实验组中,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7至43岁,平均年龄为(35.1±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上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液护理。

实验组:(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患者所产生的静脉输液风险进行预先可能性的评估。例如:输液外渗,输液速度快,输液反应等等。对各种风险评估的表现进行罗列,从而方便进一步的针对性治疗和护理。(2)首先,护理人员要完善自身素质,树立自律意识。按照规定和步骤有序完成输液过程。(3)优化治疗环境与药品: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治疗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每日定时通风,打扫消毒,严格规范治疗室区域。在配置药液时,遵循七步洗手法,做到一药一管一针。并注明药物配置时间以及其他注意点[1]。(4)明确职能分工:由护士长按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职能分工,确定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人员管理。并且根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职能和个人因素安排好轮班时间。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时,需要询问患者姓名,检查与校对治疗卡与医嘱。在更换药品时,注意观察药液是否出现沉淀、包装缺损、浑浊等问题,做好药品的更换[2]。(5)输液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前,需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和其他严重疾病,通过皮试测试过敏反应。在穿刺针管前,用碘酒消毒,两次穿刺失败,护理人员需要取得患者的谅解,并更换技术熟练的人员为其再次穿刺针头。接待每一位患者的间隙,护理人员需要利用手消液消毒,以防交叉感染。穿刺成功,根据药物性能和患者身体状况调节好滴液速度。根据患者的年龄、药物性质等不同做出个性化的应对方式。主动增加巡视次数,观察药液余量,并叮嘱患者家属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保证适宜的环境[3]。

1.3观察指标

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的情况,主要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参考依据。例如:液体外渗、血管损伤、药物过敏、输液管滑脱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所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率), 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为了将无菌液体、药物等物质通过静脉输送带人体内,从而在患者体内分解扩散,达到最终疾病治愈的目的,因此,静脉输液输液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把控,控制风险。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认真落实工作,细化分工,评估风险,做出防控措施。接下来分析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护理的风险防范效果。

通过本次的观察可以发现:在接受护理后,实验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作用分析: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给予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够尽可能减少患者因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保证输液的安全。首先,对风险进行评估,能够给予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基本的心理准备,防止出现激烈的应激反应。其次,规范治疗室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职能,在保证治疗室干净、整洁的基礎上,能够保证药物配置的无菌环境和安全性,从而在药品上杜绝纰漏的存在[4]。分工明确的护理人员能够树立更高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落实每一环节的工作,从而让每一位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每一项工作都有最终责任人。最后,清晰并细化工作环节,增加自主巡视次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性的几率。

综上所述,在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治疗中推广风险防范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服务水平,在切实保证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情况下,逐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孔庆茹. 浅议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护理的风险防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220-221.

[2]静脉输液巡视流程在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82-783.

[3]张敏. 乡镇卫生院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 甘肃科技,2016,32(17):136-137.

[4]刘萍,徐家林.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3):173-174.

猜你喜欢
基层卫生院静脉输液风险防范
浅析新农合背景下基层卫生院护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基层卫生院会计新制度的实施分析
关于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应对方法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基层卫生院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