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归纳和研究了极简主义以及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通过对中西方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以及自己做过的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分析和研究其理念的本质。深入思考极简主义景观与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关系。从社会风貌变换、城市化速度加快、自身局限性反思三方面进行极简主义在中国景观设计中的现在与未来的探讨。
关键词: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彼得·沃克;中国园林;西方园林
一、极简主义和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概述
极简主义的雏形是20世纪包豪斯学院的 密斯·凡德罗提出的设计理念“less is more”,意思是说简单的事物往往能给人更多美的享受。其理念在汉语里更可以理解为 “大道至简”,其在当时的本意是反对过度装饰的设计理念。
极简主义景观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园林中一个重要的景观设计风格。西方园林也受到极简主义深厚的影响,其简洁而意义深刻的理念为西方园林带来思想和形式上的冲击。这种强烈的艺术思潮也促使设计师们将极简主义艺术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积极的把极简主义的思想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上,从而形成了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极简主义景观力求用最简洁、抽象化的景观元素组成整个景观空间。在理念上,以一种无意义、不比喻的方式,努力抽离与现实的联系。极简主义景观虽然设计元素少,对观众却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简单中彰显着复杂,纯净中映射出神秘。
二、浅谈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思想
来自美国的设计师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有几大特征:
1.景观元素的运用:一方面,大自然的元素与文化元素的结合。另一方面,新型材料的
运用。例如:钢铁、玻璃等。
2.几何形状的重复:几何形状的重复运用,重点在于重复。
3.移时逸景:把四季时间的交替考虑到景观的设计中,站在身处其中的体验者来考虑问题。
4.哲学思想:他的景观设计中更有哲学深意,简洁的景观元素给人更多思考的空间,身处其中的人更能投入思考,并从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以下对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代表作品进行解析:
1.唐纳喷泉唐纳喷泉位于哈佛大学中一个步行道交叉路口。一个圆形石阵,石阵的正中间是一座 雾喷泉。唐纳喷泉虽然坐落在一个人流穿梭地方,但通过这种十分贴近自然的石块和雾喷泉无形中形成了空间上的分割,使之从周围匆匆人流中分离出来。有小型“闹市桃园”的意味。
2.美国 911 国家纪念广场美国 911 国家纪念广场主体的概念为“倒影缺失”,想让人有强烈的缺失感,两个凹型空间,也象征了两座大楼留下的倒影,也可以理解为两座大楼曾经存在过的印记。
3.柏林索尼中心
柏林索尼中心广场景观设计中,彼得·沃克几乎没有借助自然材料与手段,而是完全个人意志的创造。如果说唐纳喷泉是沃克通过人类的理性帮助自然材料找回秩序,那么索尼中心就是个人意志的物质化体现了。但同唐纳喷泉一样,都是精神的纯创造。彼得·沃克为我们展现了极简主义的奧妙和神髓。这种极简主义是将每一点每一处的设计都浓缩至最简,让人仿佛觉得没有什么设计的同时,又处处充满了设计。
三、极简主义景观对个人的影响
西方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对我个人影响也较大,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选题为天津子牙河沿岸景观设计。天津是在历史上受到西方影响深厚的城市,本设计意在体现天津的码头文化、海河文化,体现都市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本次设计将以天津城市文化中的海河文化,码头文化为背景,以满足周边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目的,改变原有单一活动区域,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以此景观为纽带,联系子牙河两岸,联系社会不同阶层,联系不同年龄层次,渗透共享的生活理念,更使人们了解熟悉天津城市文化,改造城市老旧社区的同时,将天津的历史文化传递给生活在城市中甚至外来游客。
此次方案的设计以极简主义风格为主导,与其功能性相结合。也在通过这种大尺度的极为简洁的景观元素,向人们传达理性思考的观念。大面积的空旷的场地与简洁、无任何繁复装饰的景观元素相结合,给人一种在繁华都市中寻找到一沉思、遐想的空间。入口处喷泉广场平面形式采用几何图形重复排列的方式,将混凝土铺地、木制铺地、草地、水景等穿插分布在广场上,构成了极为简洁,道路水体分明的广场形式。人可以在这几者之间自由的穿梭游览,获得不同体验。
入口处景观除植物的高差外,无大型建筑物的视线遮挡,更给人视线上的开阔感和心理感受上的放松。亲水观景平台是由参差推进的几何形体组成,无繁复的绿植和花卉装饰,只设计几级上下阶梯,游人可以站在平台上观望子牙河及两岸美景。场地北端设一树阵广场,近二十棵高大乔木排列成一个小型方阵,周边为小型联排的广场活动区。场地中的导视系统设计也遵循极简主义理念,符合整体的设计风格,与周围景观元素融为一体。
四、关于极简主义在中国景观设计中的现在与未来的思考
在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下,中国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也逐步受到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通过对极简主义的研究和调研,关于极简主义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我做出了如下思考:
1.社会风貌的变换
20 世纪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过渡式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和民众思想上的变化。这一时期各方文化的冲击、交会、融合也在加剧,所以此时在西方各种艺术、设计思潮的冲击下,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
2.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过程,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更是一场生活方式上的巨大转变过程。城市的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更加高,对于自身精神世界的追求更加深入。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搬迁像是一场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心态上的重大变革与重塑。
3.自身局限性反思
首先,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是为城市中的上班族、儿童、老人提供一个室外休闲游玩的空间,城市景观总体是开放式的,是多彩的和符合当下的时代的,而中国古典园林中,追求曲径通幽,强调隐喻。这明显与现代城市的开放性多元性不符合。现代城市节奏越来越快,多数人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当他们向要放松下来的时候,是想要一片可以放松心情,放松思考的轻松氛围。
参考文献
[1]冯丽.对极简主义园林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中发展空间的思考.海南大学园林系,2008.
[2]芳华.现代极简主义追根溯源[J].四川建筑.2006(1):59-61.
作者简介:
张咏梅,1996年4月6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省市邮编:1613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