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娱
摘 要:趣味体育游戏是通过切身实践参与游戏,从过程中对幼儿的成长进行相关教导,让其将所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切身使用。通过对幼儿园趣味体育游戏的参与人群、构建特色等分析,更好地总结要点,完善幼儿教育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体育游戏;幼儿;人群;构造特色;发挥价值
趣味体育游戏即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同于上课教学,直接教授知识此类的教学活动,是通过切身实践参与游戏,从过程中对幼儿的成长进行相关教导,让其将所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切身使用,得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度以及提升幼儿本身成长发育的健康程度。
一、参与趣味体育游戏的人群
明确参与趣味体育游戏的主要人群,才能更进一步的分析理解趣味体育游戏
的存在价值及意义,更好地分析趣味体育游戏的构建特色。趣味体育游戏的主要参与人是3—6岁间的幼儿,这期间的幼儿无论是在自身体格方面还是神经发育方面以及心智的發育上都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这段期间的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是帮助幼儿树立合理世界价值观的一个阶段。幼儿在这个时间段内眼界得到进一步开阔,开始学会自主吃饭,自我情绪控制,不仅仅只会用哭闹来表达自身的想法,而是学会了解更多的情绪变化,会增强对身边人的模仿来达到成长。因此作为游戏的最大服务人群,趣味体育游戏则是更符合幼儿期间的成长规律、配合幼儿的成长进行构造。
其次,参与趣味体育游戏的是老师、家长此类成年人,成年人在游戏中的角色更着重与帮助孩子完成游戏,因此趣味体育游戏在构造方面又同时呈现出多人参与、合作与竞争共存、难度系数较大的特色。例如在中央十四台少儿频道,时常有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的游戏,观察这类游戏的普遍特色,都会给家长所扮演的角色以更大的难度,给孩子任务则是相对简单性。
二、趣味体育游戏特色
1.趣味性
趣味游戏的最大特色即是趣味性,不论是在学校举办的还是在班级中举办的游戏,其中给人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停的笑声。趣味性是指让参与游戏的所有人都感到快乐,不仅仅是幼儿,也包括老师、家长。只有当趣味性方面做得突出,才能真正发挥出游戏的价值。因为幼儿在此阶段多是好动、新鲜,简单枯燥的知识性教学也许只会令他们感到乏味,增加趣味性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游戏,也是幼儿们获取参与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2.教育性
游戏的真正目的还是离不开教育。趣味游戏教育方面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处人待事方面、体育方面、构建能力方面、语言组织方面等等。因为趣味游戏很多是多人参与竞争的游戏,涉及到与父母或同伴间的合作,以及和同学朋友之间的竞争,通过整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们对公平、合作、竞争等方面的认知,通过教师家长的引导,幼儿们还可以进一步获得礼让、谦虚、自信等人格方面的培养。在体育方面,如“趣味投篮”“同手同脚”等游戏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参与运动项目中来,对自身能力得到丰富提高,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思维能力提升方面,例如“智慧拼图”“趣味巧板”对幼儿的构建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而在语言动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例如“你画我猜”“你比我猜”等游戏中也可以对幼儿进行培养。不仅如此,趣味游戏的多方面性也可以带领幼儿丰富生活方面的模拟体验感,“天生我材必有用”,能及时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优势特色。
总而言之,趣味游戏在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教育性征明显。
3.互动性
虽然整个趣味性体育游戏的主体为幼儿,但是从旁做指引的教师、家长才是关键所在。单单让幼儿独自参与游戏毫无指引,则这个游戏的最大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在趣味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作为一个主导角色,幼儿作为其中的主题,是一个实施行为者。教师在游戏过程中适时地提出意见,适时地给予幼儿相应的鼓励,例如比赛过程中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此时最重要的就需要教师公正合理的进行调节,从而真正意义上对幼儿进行教育。
当然在整个游戏的进行过程中,也是幼儿与老师、家长建立更深厚情谊的过程,更加深一步互相之间的理解,让父母在今后对幼儿的教育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趣味性体育游戏,是一个成年人和幼儿同时成长的过程。
三、如何更好发挥趣味性体育游戏的价值
针对以上对趣味游戏参与人群、构建特色的分析,要想更好地FA发挥趣味游戏的价值所在,则就应该注意构建游戏时不忘游戏本身的教育意义,紧抓幼儿现下思想特色,针对孩子喜欢的进行着手构建。例如家长、教师需要时刻在游戏中观察幼儿心理状态,在其失落时给予鼓励,在其困恼时给予指引。并且不能过多干涉幼儿本身想法特色,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成长。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总结,游戏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所在,更是儿童现阶段的存在方式,幼儿园趣味体育游戏的构建特色主要存在于趣味性、教育性、互动性,根据这些游戏构建特色,在游戏过程中一定要牢记教育的初心,不忘趣味性的本质,注重互动性的实施,切忌以同一的价值观标准来衡量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从幼儿本身出发,才会真正对幼儿的成长带来有益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游戏与儿童发展》李燕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版。
[2]《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黄进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儿童心理学》(上、下)朱智贤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4]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5]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