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故障原因及检修办法探析

2019-10-21 08:42杨竞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8期
关键词:电力线路故障原因

杨竞

【摘  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电力线路占据重要位置,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地形复杂,环境气候多变,对电力线路持续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各种故障频繁发生,给居民生活生产造成极大不便。对电力线路故障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不同类型电力故障的检修办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线路;故障原因;检修办法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C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方法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用电需求量逐年增加,对电力线路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电力线路发生故障,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生产造成严重消极影响,因此开展电力线路运行常见故障与维护方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电力线路故障分析

1.1电力线路的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是指相线、中性线等带电导体与“地”间的短路,电力线路的接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接地,即为了使电力设备正常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可确保系统电压稳定,提高系统整体稳定性;另一种是为保证人身安全而进行的接地。电力线路常见的接地故障主要来自工作接地,主要包括电弧接地故障、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

1.2短路问题引起的故障

短路故障是电力线路运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在电力线路安全事故中比重较大,造成的后果通常也较为严重。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存在多种形式,如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种接地短路等。电力线路一旦发生短路故障,会使导体的温度急剧上升,绝缘破坏,进而导致设备损坏甚至电网瓦解。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如电力线路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遭受风吹日晒,日积月累容易造成绝缘体的老化、破坏,极易形成短路故障隐患;线路安装时由于绝缘安装操作不到位导致金属暴露,运行过程中产生金属接地;暴雨、大雪、雷击等恶劣自然条件下导致的绝缘破坏等。

1.3电力线路负荷超载引起的故障

在电力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线路所能承载的负载是有一定限制的,当线路中通过的电流超出线路所能承载的负荷上限,线路就会因过载而发热,导致线路绝缘老化加速。在工作实践中,电力线路中因负载超载而发生的短路故障多有发生。一些线路处于长期的超负载状态,绝缘老化脱落极易形成故障隐患,而一些线路在发生瞬时超载后,也极易因发热过大而导致绝缘融化进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1.4 电力线路雷击故障

雷击是对电力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而且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部分地区为雷电多发区域,而电力线路架设比较高,自身具有极强的导电性。一旦遭受雷击,必然会危害电力线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雷电多发区域,电力线路经常发生雷击断电事故,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电力部门加大力度研发出更先进的防雷技术,从而降低电力线路雷击率,提升电力线路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1.5 外力因素引发的电力线路故障

电力线路跨区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条件存在较大区别,需要跨越崇山峻岭、河流水域,很容易引发线路破坏,进而发生电力线路故障。如果树木搭接到线路上,就会引发短路故障,从而发生断电事故。此外,道路工程施工也会对电力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施工机械设备碰撞杆塔,导致杆塔倾斜或者断裂,引发断电事故。

2电力线路故障检修方法

2.1接地故障的检修

电力线路中的接地故障,大多是由于接地线路中的绝缘部分受到破坏而导致的。绝缘出现问题,会使得整个线路中的电流大大增加,从而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基于上述原因,在进行电力线路接地故障的检修时,应主要对线路的绝缘部分进行检测,通过测量线路绝缘部分的电阻值可以判断其破坏程度。对于分支较多、故障点排查困难的电力线路,可以通过分段检测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采用改变供电方式,测量线路电压和负荷的方式来确定故障点。

2.2短路故障的检修

短路故障的触发因素很多,在进行故障检修时,找出短路故障点是关键,因此,必须要对短路故障的特征进行分析了解。短路故障主要是由相间绝缘体受到破坏或两个导体未经电阻直接相连引发,短路故障点的通常为零或是接近于零。短路故障无法进行通电检测,因此,检修时需要通过分析故障范围内的回路,通过寻找故障回路来确定故障点。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万能表结合电阻来寻找故障回路,然后再确定故障点。此外,利用短路故障点电阻为零的特点,通过灯光法也可以找出故障回路,进而再通过分析故障回路找出故障点。

2.3线路超负荷故障的检修

线路超负荷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线路设计时其最大负荷量与实际的需求不相匹配,在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形成线路的超负荷运行;二是线路设计合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荷增加超出其最大负荷量,形成线路的超负荷运行。此外,在線路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电缆电线,也容易造成线路实际负荷超出线路最大负荷量的现象。基于此,在进行线路超负荷故障的检修时,一定要先找出造成线路超负荷的原因所在,如线路符合设计要求,便应查找具体的超载设备并移出线路;如线路负荷并未超出设计要求,则应检测线路所用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应更换。

2.4线路雷击故障的检修

雷击是造成电力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雷电多发地区,故障率较高。线路雷击故障的发生多与线路防雷设计不合理、接地电阻过高及线路维护不足有关。在雷雨天气下易发雷击故障,此类故障为金属性单相接地故障,电力线路跳闸5 分钟后,若线路通道5 千米范围内发生落雷,基本判断此故障为雷击故障,通过重新合闸可以排除。对于使用非有效接地系统的中压电力线路,一般采用二分法来查找故障点,具体操作为:首先通过测量获取故障线路的总绝缘值,然后将故障段任意一段的开关拉开,测量分段开关两侧线路的绝缘值,最后通过比较三者的电阻值将故障区域不断缩小,最终确定故障点。此外,还可利用电力设备、金具或是绝缘子等部件的闪络痕迹来寻找雷击故障点。

2.5与其他部门深度合作,降低外力因素的影响

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电力线路在运行中会发生一系列故障,电力部门要与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地质部门等协商讨论,并进行深度合作。这些部门和电力线路持续稳定运行密切相关,可为电力线路运行参数调整、电力调度等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对电力线路运行的维护检查有很大帮助。例如:在电力线路架设过程中,需要和气象部门、地质部门沟通联系,以便更加全面、真实地掌握当地气象条件和地质环境,如果当地多大风、多阴雨、多雷电则尽量缩小杆塔之间的距离,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积极扫除影响电力线路运行的不安全性和不可靠性因素,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以获得有效的数据支持和资料帮助,得出更加合理可行的维护方案,为电力线路的良好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随着电力线路运行的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状态检修在电力线路检修中的应用不断增多,该方式依据电力线路实际工作状态,通过状态检测手段识别电力线路故障的早期征兆及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线路检修效率,是未来电力线路检修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后丽群,白乙然,冯力勇.浅析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及检修办法[J].电子测试,2015(21):158-160.

[2] 焦泓茗.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分析及检修措施[J].价值工程,2014,33(25):30-31

(作者单位:杭州大有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桐庐白云源分公司)

猜你喜欢
电力线路故障原因
依托型输电线路专用接地线的研制
论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安全控制
电厂机组负荷摆动分析以及处理研究
试论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常见故障特征与原因
电力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拖拉机液压悬架系统故障原因及排除
柴油机功率不足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起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发热故障的异常分析
探究发射机风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原因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