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宇 庄梅 苏凤仁
【摘 要】电力系统核算工作包括要对所使用电能资源进行核算,以及对用电费用进行核算,其工作范畴不只是局限与对电能资源的核算,还包括了经济因素,因此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在遵照相应科学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核算,并重视对电能计量调试工作的选择和应用,这样才能确保其核算结果的精确性。本文就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有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状态评价
1出现运行误差的因素
1.1互感器合成误差
互感器合成主要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这两种互感装置的合成。要想保证在进行电能计量过程中涉及数据的准确性,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减少这两项装置中存在的误差,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这两项装置的合成方法能够符合相应要求,有效减少误差的产生。
1.2安装不够规范
此问题也是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表出现误差的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安装电能计量表前,选择配电表时未对互感器的合成误差进行考虑,导致计量表安装后检测不合理,使得这些装置在投入使用时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3现场检验工作的严谨程度不足
为了进一步增加电力计量工作的严谨性,就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要求来进行电能表的周期检验工作,而且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审核。如果在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过程中未能够充分重视到以上问题,并使得一些存在着质量问题的电能计量表依旧在使用,这样一方面会增加计量表的使用风险,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计量误差。
1.4用户负荷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而在不同的时间段,其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电能流量增加后,就会导致满负荷用电的情况出生,并使得该区域内的电流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此外一些负荷电流因为长期处于CT额定一次电流的30%以下,并直接导致电能表出现计量误差这一情况。
2运行状态评价方法的分析
2.1状态量构成及其权重
电能计量的状态量主要包括历史数据、运行、配置和工况环境等,其中,运行环境主要包括运行负荷的性质、频率波动、开关合闸频率、运行电压、谐波、静电放电、负荷变化以及雷击等因素,而工况环境主要包括安装地点的温度和湿度、颗粒物浓度、电磁场的干扰以及工作电源质量等。在评价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时,需将以上影响因素根据其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而分为四个等级,则对应的权重则分别为权重1、权重2、权重3、权重4,系数分别为1、2、3、4,并将其对电能计量状态运行状态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四级,分别为Ⅰ、Ⅱ、Ⅲ、Ⅳ级,对应的基本扣分值为2、4、6、8分。而且其状态量的扣分值为该状态量的基本扣分值与权重系数的乘积。
2.2规范安装电能计量装置
目前,电力计量装置的安装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应该严格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安装前,将电能表安装规例充分理解,到安装现场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行业设计标准,安装位置表箱规格,保持安装环境清洁,做好防尘防水。做好测试,调试电度表,电能表的安装后,做一份好工作测试电能计,一旦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正确的,以确保电能仪表安装更有效和可靠的。
2.3运行状态
将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和严重状态。正常状态表示各状态量處于稳定且在规程规定的标准限值以内,可以正常运行;注意状态单项(或多项)状态量变化趋势朝接近标准限值方向发展,但未超过标准限值,应加强运行中的监视;异常状态单项状态量变化较大,已接近或略微超过标准限值,应监视运行并安排装置现场检验。
2.4状态评价
状态评价工作是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评价中重要的构成环节,通常状态评价工作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为整体评价和部件评价。所谓部件评价是指对组成电能计量装置的各部件的状态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电能表状态评价、二次回路状态评价等。在这个评价环节中,需要对单相状态量和部件总体状态量两个类型的扣分情况展开综合考量,需要对先对每一项状态量的扣分情况进行分别分析后再对部件总体的扣分是指进行分析。整体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对电能计量装置总体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当装置中所有部件运行状态量数值都在标准范围内时、所有部件均为正常状态时则判定其整体评价就可以定义为正常状态;而当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出现除正常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时,整体评价应该定义为最严重的登记。
2.5对线路进行合理改造
在电力计量工作中,应该要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线路进行合理改造,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改造原则,以确保改造后的线路与原线路保持协调统一,进而为电力计量的准确性提供可靠保证。所以在电力线路改造过程中,应当基于全局出发加强对电力计量工作的管控,结合电压实际监测范围来优化线路改造设置,确保两者保持高度协调,以保证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在电力线路改造过程中,应当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压检测校正的完善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就电力线路改造后的电力计量统计方式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改造后的电力线路满足电力设备在不同电力条件的运行需求。
3电能计量装置检验策略分析
首先,需要统一其生产制造的工艺标准,同时对其生产检验和出厂验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自身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其次,规范其安装和使用过程,制定具体的安装操和作规程,应由专业人员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根据行业设计标准进行规范安装和调试,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其进行校验和保养工作,并规范检验人员的检验流程和标准,加强对使用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和提高,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应在电力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线路进行合理的改造,并保证改造后的线路与原线路协调统一,而且要对改造后的电力计量统计方式进行规划,进而确保电力线路满足电力设备在不同电力条件的运行需求。
4结语
总之,电能计量工作在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会出现计量误差现象。这就要求相关的设备检修人员选用正确的计量设备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及时发现计量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综合误差,真正实现电能计量的精确化,进而为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传豪.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6,.
[2]南小燕.研究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及状态评价方法[J].魅力中国,2016.
[3]张敏.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通讯世界,2016.
[4]程瑛颖,杨华潇,侯兴哲,吴昊,肖冀,李成祥,姚陈果.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评估方法研究[J].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学术会议,2012.
[5]卢有龙,杨哲,夏农.电能计量装置实际运行工况下综合误差评估方法[J].华东电力.2012(7).
(作者单位: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伊犁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