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震 白玲
【摘 要】目的:通过对永定路社区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纯母乳喂养因素,以提高本社区0~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218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婴儿实行纯母乳喂养159例(73.06%),混合喂养52例(23.63%),人工喂养7例(3.31%)。产妇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分娩方式、是否接受健康教育等因素对纯母乳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纯母乳喂养受多种因素影响,进一步加强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社区;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95-0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re breastfeeding for infants aged 0 to 6 months in Yongding Road community,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re breastfeed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rate of pure breastfeeding for infants aged 0 to 6 months in this community. Methods:218 infants aged 0 to 6 month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159 infants (73.06%) were breastfed exclusively, 52 infants (23.63%) were fed mixed and 7 infants (3.31%) were fed artificial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education, family income, mode of delivery and whether to accept health education on pure breast milk. Conclusion:Pure breastfeeding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breastfeeding and improve the rate of breastfeeding.
【Keyword】Community0-6 months of ageinfantspure breastfeeding
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研究显示[1],纯母乳喂养能够帮助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提高婴儿的认知能力,同时减少婴儿过敏性疾病和猝死综合症的发生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2002年联合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中指出,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北京市儿童营养均衡计划要求2020年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70%以上。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儿保门诊中的0-6个月婴儿及其母亲作为调查对象,要求调查对象自愿参加本研究,研究期间居住在北京市,无精神疾患,产妇或新生儿因一些特殊原因影响母乳喂养实施者(新生儿有某些先天性缺陷等,多胎等),不予纳入本研究。将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发放给婴儿母亲,共发放22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应答率99.09%。
1.2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该问卷参阅了国内外文献后自行设计而成,内容包括产妇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状况以及孕产期是否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的宣传教育。
1.3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结合新生儿访视及421儿童体检时对0-6个月婴儿母亲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Chi-square(x2)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母乳喂养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218份,
纯母乳喂养159例(73.06%),混合喂养52例(23.63%),人工喂养7例(3.31%)。
2.2 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母亲喂养方式构成调查,26~34岁纯母乳喂养的比例最高,岁纯母乳喂养比例最低,岁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居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下的纯母乳喂养比例明显高于本科及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自由职业或全职母亲纯母乳喂养的比例高于企事业单位的母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家庭月收入元的对象纯母乳喂养比例高于其他几组,随着家庭月收入的增加,纯母乳喂养的比例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自然分娩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剖宫产的产妇,二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健康宣教 孕产期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培训的孕妇比从未接受过培训的孕妇纯母乳喂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非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
从以下调查中可知,非纯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为母乳汁不足,其次为事业型母亲大多处于职业的上升期,加薪升职的压力使得许多白领女性缩短产假,其他原因有母亲缺乏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母亲患乳房疾病或其他疾病,家庭收入高的母亲因为有经济实力购买代乳品等。见表2
3讨论
母乳喂养有很多好处,含有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婴儿免疫力;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适宜而且卫生;母乳喂养促进母子间感情交流,还促进产妇子宫收缩,消耗妊娠期间积累的脂肪,促进恢复孕前状态,避免受孕[2]。
孕产期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培训的孕妇比从未接受过培训的孕妇纯母乳喂养率高。健康宣教国内外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可改变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态度,正性的态度与正性的行为相关,促使产妇积极获取相关健康知识[9],因此通过产前宣教、产后访视和现场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方式来提高母乳喂养率非常重要。首先做好产前健康教育,我们社区通过每半月至1个月举办孕妇班,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产前宣教,教育方式由专家讲座、交流经验、观看教育宣传视频等综合构成,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通过指导母乳喂养方法,促进婴儿尽早吸吮和接触乳头,促进泌乳反射的建立,使孕妇产后尽早开奶[10]。
通过在社区开展母乳喂养专家讲座,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研究发现,在华盛顿州政府的协助下,鼓励8个社区诊所作为母乳喂养-友好的试点诊所,通过培训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督促母乳喂养,提供其他的技术援助和资源规划,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表明国家、政府应采取一些相关的政策支持促进母乳喂养。另外利用微信对孕妇进行定期追访,向其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缺点,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做好孕妇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从而增加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及家庭的支持,从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打下基础。同时孕妇定期到医院上孕妇学校课,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让孕妇牢固树立母乳喂养观念,产后再次向孕妇及家属进行宣教,由责任护士具体指导母乳喂养。研究表明,对孕妇进行了孕期课堂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水平,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促进母婴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要取得成功的母乳喂养,除了做好孕期宣传、提高孕妇母乳喂养的意识外,还要在产后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而产后访视工作在促进纯母乳喂养中意义重大。产后访视是社区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访视人员对产妇进行家庭式现场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乳房护理以及喂养技巧。产后访视可以大大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增进母婴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孕期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消除孕妇妊娠期间的心理恐惧和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从而提高我国婴儿的健康状况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M]. 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8.
[2] 张秋君,史云菊.612例产妇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3, 28(30):5095-5096.
[3] 易巧利,李金萍,申鑫.職业女性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93-95.
[4] 黄迎,何萍,黄壁琨,等.职业母亲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 22(2):142-145.
[5] 邢艳霞,郭洁群,陈庆莉,等.产前心理健康状况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0,30(8):1196-1198.
[6]谢佐卿,姚春花,郑雪芳,等.产前互动式培训对母乳喂养率及喂养技巧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1, 26(22):3383-3384.
[7]董君梅.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2, 27(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