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花
摘 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强调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灵魂,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设计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在实践中写好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基础;作文与生活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作文指导仍坚定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毫无兴趣,照抄照套的问题随之而来,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二、问题的分析
1、出现这种现象有其社会因素在里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导因素 ,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这样高分高学历就是一条必选之路了,作为考试科目之一的语文,作文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为了拿高分学生不惜死记硬背 ,甚至抄袭,老师只讲求形式教学,甚至教考试技巧。 2、学生被课堂所束缚,缺少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俗话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上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更加缺乏写作素材 。 3、“时空”开放了
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4、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生活作文”的策略及其实践
1、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我们要从组织学生感兴趣的观察活动入手,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即引导学生用全部感官和心灵触觉情感美的存在,让学生多見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有纵有横,扫除学生怕作文的阴影,使学生放开手脚敢写。2、真实是作文的灵魂
现在的学生作文由于引导不当,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好选编空洞的,虚假的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作文的真实性,只要学生写的是真实的事,真实的感受,即使文章不是很好,也要及时地予以鼓励。
教学中我努力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教师要懂得欣赏,要用一种赞赏的眼光去阅读每一篇习作,用极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在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又给学生增加“营养”,用心评改,鼓励学生自读自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改作文,从而让学生自愿地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小学生的习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要搞好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真情,领悟方法,用真情造文,避免空话假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会写 。
3、让学生融入生活
(1)走向大自然。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景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等等,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观察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会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2)走向社会。教师有目的的带领学生参观工厂或其他场所,访问各界人士,让学生做小记者,对有关人士进行采访,要尽可能让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并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3)走出课堂。指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每天坚持10分钟读报,半小时读课外书,并勤于记录,建立材料库,以便用时查找,还要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一吐为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4、让学生作文凸现个性风采
(1)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2)鼓励述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3)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学生必须有充分的自主权。(4)作文形式凸现学生个性:作文日记化,作文书信化,作文稿件化。
5、创造生活,产生新体验
(1)听声想象。实践证明,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提供各种音响,激发情趣,引导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产生表达欲望,一是收集声响,借助录音机等,有目的地采摘各种声响。二是引导想象,先反复播放声响,让学生弄懂有哪些声响,各是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声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三是据声写文。当学生初步想象出基本内容后,教师再提出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让学生独立命题,构思成文。
(2)看物联想。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无意性,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作文课上,我们有意识地出示几件小物件,给学生直观刺激,引导他们看物件,想联系,构环节,写成文。
(3)动手创作:我们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4)设计生活。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注意为学生创造契机,让他们自己设计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生活作文”实践引起的思考
1、转变语文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的体验与感悟的现象。
2、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3、情感也是写作的一个源泉。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王全乐 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
[2]《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王金霞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
[3]《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转变》李卓奇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