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阳
摘 要: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是学生进入中职院校之后首先需要学习的课程,其是学生打好计算机学习基础的关键。面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此现实情况,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重视教研教法的探究,以多样的方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扎实掌握所学,打好学习基础。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研教法
众所周知,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是学生进入中职院校之后首先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其是学生计算机学习入门的关键。就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来看,其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的应该用等内容,极具理论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倘若教师一味地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则会加重学生的理解负担,难以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最终导致其基础不牢,限制着计算机能力的提升。面对此情况,教师需要发挥其教学功能,搞好教研教学法研究,并在日常教学中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获得有效发展。
一、注重讲课的艺术,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参与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难以建立对其深厚的兴趣,是因为其对教师不认可,在大量的知识死记硬背过程中,感受不到教师的魅力。由此难以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试想一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一名计算机教师,其穿着得体,语言幽默且知识渊博,执教班级的学生对其印象如何呢?自然是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赢得学生的喜爱。所以,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教学的艺术性入手,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了改进。首先,我会学做一名知识渊博的老师。一般情况下,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多种培训活动,在继续学习活动参与中,丰富自身的计算机认知,积累新颖的教学方式。其次,我还会阅读大量的图书,可以是与计算机有关的,也可以是无关的,如此在课堂中,可以旁征博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使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接着,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则会尊重学生,以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打破知识灌输的限制,给予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此内容在下文将做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过多地赘述。在如此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获得自我发展,还可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双得。
二、打破传统教材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保障,也是切入点。只要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会自主地将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活动参与中,大部分学生之所以难以对其产生兴趣,是因为教师一味地按照教材內容结构堆积知识,使学生深陷在抽象的知识海洋中,对其产生排斥。面对此情况,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想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打好基础,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材结构的限制,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易到难地向其展现知识,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在自主性的发挥下,深入理解。比如,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先打破理论为先的限制,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现操作内容,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则引入理论内容,在动态演示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述有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作用下,扎实掌握所学。
三、注重教学演示环节,以强化实践操作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实施尽管以理论为主,但是理论与实践是不分家的。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操作,则会使学生在大量抽象知识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对此课程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无法建立对所学的深刻理解。对于刚刚系统接触计算机的中职生而言,其因为计算机认知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建立对深奥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且,其以形象思维为主。面对此情况,要想提高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积累和运用过程中打好基础。基于此,我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会发挥自身演示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直观的观看中探索理论知识,并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述。接着,我则会将操作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任务,以此使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以如何下载视频为例,我在组织了理论教学之后,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从网络上下载计算机教学微视频。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课改要求进行教研教法研究,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打破教材结构的限制,由浅入深地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扎实掌握所学,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昕璞.中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研教法研究[J].职业,2017(10):82-83.
[2]杨建华.关于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12(2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