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形成条件及建设基础

2019-10-21 07:33王琦孙睿张豆豆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7期

王琦 孙睿 张豆豆

摘  要:学科的发展是高校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优势学科。优势学科是高校辦学特色和综合实力最显著的体现。学科建设在大学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竞争取胜的关键,只有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作为突破口,才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

关键词:优势特色学科;形成条件;建设基础

一、优势特色学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优势特色学科的基本内涵

高等院校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优势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由于内部组织结构、人员特征、分工特性以及管理手段等不同,不同的重点学科具有不同的优势积累与协调机制,造成了不同重点学科之间所积累的优势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决定了重点学科之间不同的优势,最终形成了不同重点学科特有的资源形式。

(二)优势特色学科的特征

构成重点学科优势的必须是该学科所特有的,即具有异质性很难较好的应用到其他结构不同的学科,即具有不可仿制性这种优势只能通过对积累和学习方可获得,是一种积累性与储备性的概念,即具有积累性与历史依存性所积累的优势是由重点学科内部分工不同的个人协作、交流产生的,因此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二、地方院校优势学科形成条件

(一)价值取向

以社会需求为价值取向的创新理念和学科定位,是特色优势学科形成的先导。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在面对各种矛盾、冲突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决定了学科发展的长远性、可持续性。在高校众多的学科中,重点突破的学科,其创新的广度、成长的梯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或社会发展的相关度。

(二)适当开放的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优势学科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在开放的环境下与国内外的各高校进行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各学科之间的竞争力所研究涉及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等。内部环境指高等学校的学术环境、文化环境、校园环境等。

(三)资源和实施战略能力

优势学科所拥有的或者可以获得的各种资源,包括学术梯队、研究生等后备科研主力,人力资源、图书情报等物质资源,经费资源、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权威、学科影响力等无形资源。能够保证优势学科生存和发展以及实施战略的能力,主要是学科对环境的适应性、对资源控制的能动性以及创新性等。

三、地方院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基础

优势学科具有地位显著,成果突出,社会适应等众多特点,我们则有必要对其建设基础进行深入的分析。我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正是由于自身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优势学科。为便于分析,在此将优势学科的建设基础归纳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一)内在因素

影响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最根本的是学科发展自身的核心要素,如一所高校原有的文化传统,优秀的学科领军人才,强大的师资团队等。

1、文化传统

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都伴随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这是一所大学发展的根基。因此,优势学科的成长与高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正是优势学科概念具有相对性特点的体现。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根基,最终形成不同的优势学科。

2、领军人才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工业天才所创造的价值,足以抵顶一个城市的全部教育费用。同理,高校优势学科的成长发展,一位优秀的学科领军人物有时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纵观世界各国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体悟到,这些大学都拥有着这样一位学科领军人物。

3、师资团队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里的大师指的就是那些学问高深,品德高尚的教师。由此可看出,教师在一所大学发展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而连接教师和大学发展的媒介即为学科知识的传授,所以优势学科的成长离不开一个有高度凝聚力的师资团队。

(二)外在因素

唯物辩证法表明,事物都是处于普遍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发展的。因此,高校优势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外在因素保障。这些因素包含学科经费的投入,国家政策扶持,和高校管理体制的保证等。

1、经费投入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对学科研究,成果的产出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器材的使用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才能获得。同时,为保障优势学科建设的进行,还需要引进人才,组建团队,打造基地等,这些都是需要投入资金的。

2、政策支持

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指挥棒,国家的教育政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一个有利的宏观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关于高等教育部分就明确提出了“促进高校办出特色”,而高校办学特色的本质就在于高校优势学科的建设。

3、体制保障

优势学科的建设,直接依赖于一所高校的相关管理制度。因此,高校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到优势学科的建设水平。换而言之,学科建设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维持正常运作。如高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到学科建设效果的呈现。因此,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为高校优势学科的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高校优势学科的建设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和多维度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由内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地方院校要想谋求更加稳定、长远的发展,就要对优势学科有长远的价值取向,要适当开放环境资源,拥有实施战略能力累积自身的优势,还要创新的培养特色优势学科。

参考文献

[1]  《地方髙校优势学科建设中资源配置优化研究一基于四川省三所髙校的调査》姚姿臣2018.5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路径探析》刘强2012.4

[3]  《地方高校以特色优势学科引领学校整体提升的实践与思考》李军红2015.7

[4]  《地方高校创建优势特色学科研究—以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为例》韩卓玲 2015.5

[5]  《我国高校优势学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浅析》 宋晓清.吴业春 2014.2

[6]  《高校优势学科形成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案例》张丽娟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