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社会对思想教育愈发重视,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却存在着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教育工作如何落到实处,大学生的思想如何转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为何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识偏差,提出来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认识不足;信仰不坚定;思想多元化
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更为明显。虽然马克思主义贯穿了我们的整个学生时代,但大学生们对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甚至产生了消极对待的态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反思探究,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首先,在我們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又对我们有怎样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后,我明白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凝固的教条,同时我也从中领悟到它给予我们的财富——凡事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犯错,及时改正。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化,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作为我们指导思想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却不被当代大学生了解,甚至成为了大学生们不喜欢的学习科目?结合对周围同学的观察和社会现状的调研,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足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可谓是从娃娃抓起的,不论是小学时期的思想品德、初高中的政治学科,还是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一不是在向我们传输马克思主义思想。可是当问起大学生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来,并且表现出无所谓、轻视的态度,甚至一部分人会厌恶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在叹息的同时也要去反思,其实大学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消极的态度也并不意外。观察我们周围的教育环境,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贯穿了我们的生活,但它的教育方法并不得当,我们只是在学习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并没有深入的去探寻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停的背书以应付考试让大学生们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真实的美,取而代之的是因考试压力而产生的对其的厌恶。因此,我们不仅要分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现状,还要去探讨怎样能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
(二)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主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背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仰问题。
现如今,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信仰呈现出非理性化和功利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感性置于理性之上,凭着感觉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倾向于用时代的潮流代替自己的选择,盲从的去追随不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动摇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利益化、功利化,信仰的坚定性在功名利禄中逐渐消失。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发现信仰的形成除了受自身情感、意志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仰必须借助多方力量,在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使其尽早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思想多元化冲击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效让我国在思想、文化、科技方面越来越强,但纵观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美国文化和日韩文化等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美国文化和日韩文化等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虽然文化多样性和思想多元化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冲击着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理念学习的坚定性。
虽说当代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他们仍处于观念不成熟,易被影响的阶段,而网络的发达使他们更容易接收到新的资讯,更容被多元化的言论影响。以追星为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追星的情况,但盲目追星越来越常态化,他们把每月的大部分开支都用在了买明星的周边产品上,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网上以支持偶像或言语攻击他人,甚至去模仿偶像的妆扮试图将自己变成偶像。我们常说追星要理智,但面对多元化的思想,大学生们初步形成的价值观念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去辨别是非,因此他们逐渐有了不同于主流的思想理念,而这些理念也许会将他们引入歧途。
在大学生们接收其他文化的同时,不禁会产生困惑: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文化理念如此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究竟有没有用?文化冲击愈演愈烈,困惑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些现状使大学生们逐渐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信念,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转向了对其他文化的探索。
当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产生的问题是严峻的,我们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去解决问题,面对如今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结合时代特点和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要融入到大学生当中,想大学生所想,挖掘他们思想认识的根源,从源头处解决问题。
(二)结合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学习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必修学科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包括“三观”教育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都是照本宣科,灌输式教育,使大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生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应形象化、生活化。当大学生们遇到困难时,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让他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
(三)结合网络力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它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但同时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之中,营造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
不只是对大学生,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被怀疑,被误解。而作为祖国栋梁的我们,应即时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态度,以正确的心态和有效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学科王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邓小平文选.
[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
作者简介:
郑鏑,女,生于2000年1月,汉族,河南安阳人,吉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方向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