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民 刘卫东
摘要:不停电作业,是以实现用户的不停电或短时停电为目的,采用多种方式对设备进行检修的作业。其作业方式可分为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和综合不停电作业法。而在配网不停电作业中最基础的作业项目就是带电断、接引线工作,断引后,可由带电工作转化为普通停电工作。现主要分析绝缘杆作业法在10kV农网不停电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绝缘杆作业法;配网不停电;作业
引言:10kV配电网是直接面向用户供电的基础设施,点多、线长、面广,也是关系民生的最后一公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性越来越强,一旦出现停电事件,95598工单抢修数量、投诉率明显升高,这也对我们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电网企业应采取少停电,不停电的措施来满足用户对不间断供电的需求。为此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作为减少停电的有力措施,也必将在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对此,文章针对绝缘杆作业法在配网不停电作业中的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绝缘杆作业法基本介绍
绝缘杆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10kV0.4m),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靴,通过绝缘工具进行作业的方式。在杆上作业人员伸展身体各部位有可能同时触及不同电位(带电体和接地体)的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对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并穿戴全套绝缘防护用具。绝缘杆作业法既可在登杆作业中采用,也可在斗臂车的工作斗或其他绝缘平台上采用。绝缘杆作业法中,绝缘杆为相地之间主绝缘,绝缘防护用具为辅助绝缘。绝缘杆作业中常用的绝缘杆按用途可分为:绝缘锁杆、绝缘测量杆、绝缘杆套筒扳手、线夹安装杆、遮蔽罩安装杆、射枪杆、绝缘导线剥皮器、绝缘断线钳等;配合常用线夹为喉头线夹、J型线夹等。
2. 绝缘杆作业法在不停电作业中的优越性
虽然绝缘杆作业法存在对作业人员体力要求高,对工器具灵巧性、操作性要求较高等缺点,但仍有下列优点在农网配电线路中得以推广。从安全系数上来说,由于配电网电压较低,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三相导线间距离相对较小,并且周围有比较密集的配电装置,导致留给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小,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很容易触碰到不同电位的配电装置,需要进行大量的绝缘遮蔽。而绝缘杆作业法能使人体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降低作业人员侵入带电间隙的概率,能够更好地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从作业过程中绝缘遮蔽点来说,绝缘杆作业法是以绝缘杆为主绝缘,通常认为人体与10kV配电设备距离大于0.4m即可不用采取防止人身侵入带电设备的遮蔽工作(对作业中可能造成不同电位短路区域采取遮蔽措施),与绝缘手套作业法相比遮蔽工作量相对要少。从配网运行环境上来说,由于农网配电线路多位于农田内,其作业环境不利于绝缘斗臂车驶入,对绝缘斗臂车越野性能要求更高,且青苗赔偿也增加了抢修(工程)成本。为此,采取登杆作业的绝缘杆作业法不受交通、地形条件的限制,更有较大的机动性优势,所以绝缘杆作业法更适用于山区、丘陵及交通不便的平原地带。从经济上来说,目前配网不停电作业在各网省公司大多以“地市带电作业室—中心县—覆盖县”模式开展。但绝缘斗臂车配置率还远不能满足各县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的需求,而绝缘杆作业法相对于绝缘手套作业法成本更低(无绝缘斗臂车试验维护费用),1套绝缘杆就可以满足开展简单作业项目的需求,在人员配置齐全的情况下,覆盖县完全可以利用绝缘杆作业法开展一、二类不停电作业工作,继而减少计划停电工作,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3. 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搭接引线
利用绝缘杆导线剥皮器、线夹安装杆、绝缘罩安装杆等工具套装,对业扩、基建工程,新投线路工程进行带电接引。使工程完工后不用再等停电计划即可完成投运,缩短工程周期。第一步,进入带电作业区域。杆上电工登杆至离电体2m左右时,调整好各自的站位,在电杆上绑好后备保护绳,并戴好绝缘手套。并注意:后备保护绳应稍高于安全带,起到高挂低用的作用,但不能挂在横担上;进入带电作业区域后,不能随意摘下绝缘手套。第二步,清除主导线金属氧化物或脏污。在工作负责人的监护下,1号杆上电工用导线清扫杆去除主导线上引线搭接部位的金属氧化物或脏污。并注意:1号杆上电工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大于0.4m),导线清扫杆的有效绝缘长度应大于0.7m;地面电工与杆上电工配合传递绝缘工具时,应使用绝缘传递绳,并注意避免工器具與电杆发生碰撞;绝缘传递绳的尾端不应碰到潮湿的地面;地面电工不能随意踩踏防潮苫布;防止高空落物。第三步,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在工作负责人的监护下,1号杆上电工用绝缘操作杆按照“从下到上,由近及远”的原则,设置两边相绝缘遮蔽隔离措施。并注意:每边相的绝缘遮蔽隔离措施的设置部位及其顺序依次为:横担、支持绝缘子及导线;1号杆上电工应与带电体(主导线)保持足够的距离(大于0.4m),绝缘操作杆的有效绝缘长度应大于0.7m;绝缘遮蔽应严实、牢固,导线遮蔽罩间重叠部分应大于15cm;防止高空落物。第四步,固定引线。1号、2号杆上电工配合将中间引线用扎线固定到瓷横担绝缘子上。应注意:1号杆上电工应与带电体(主导线)保持足够的距离(大于0.4m);应同时检查瓷横担绝缘子有无破损、调整好角度和安装的牢固程度;引线在瓷横担绝缘子上固结牢固,且应绑扎在受力一侧的第一个瓷群内;固定引线时应防止引线弹跳。第五步,试搭接引线。在工作负责人的监护下,1号、2号杆上电工调整站好高度、角度后,试搭接引线,调整好引线长度和朝向。并注意:杆上电工与支接线路最下层导线(试搭时,引线触碰到主导线即使支接线路带电)的距离应大于0.4m;绝缘工具的有效绝缘长度应是“支接线路最下层导线”到“作业人员手持部位”的长度减去中间的金属接续长度应大于0.7m;试搭接的顺序应为“先两边相,最后中间相”;每相引线应单独使用1副绝缘锁杆进行试搭,试搭完毕将绝缘锁杆挂支接横担。引线尾端均应向装置外侧稍作倾斜。第六步,搭接中间相引线。在工作负责人的监护下,1号、2号杆上电工配合搭接好中间相引线。搭接方法如下:用线夹传送杆将并沟线夹传送到主导线搭接部位(已清除金属氧化物或脏污)上。为防止并沟线夹脱离主导线,线夹传送杆宜向下用力;用绝缘锁杆将引线放入并沟线夹另一线槽内。为防止引线滑出线槽,锁杆宜向上用力;用套筒操作杆紧固并沟线夹。为防止并沟线夹垫片歪斜,宜将套筒操作杆套筒对准螺杆一次性顶入。并注意:杆上电工与支接线路最下层导线的距离应大于0.4m;绝缘工具的有效绝缘长度应是“支接线路最下层导线”到“作业人员手持部位”的长度减去中间的金属接续长度应大于0.7m。
结论:
简而言之,由于10kV配网柱上开关引线布置紧凑,采用传统绝缘手套作业法在遮蔽带电体时存在人体侵入带电间隙的隐患。大胆采用了绝缘杆作业法带负荷更换柱上开关,采用新型J型线夹拆除杆、J型线夹安装杆结合自行改制的导线固定杆、引流线支撑杆等绝缘杆工具,克服种种阻碍,全过程人体均与带电体保持0.4m以上安全距离,遮蔽工作量极小,顺利在2h内完成,并在赛场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团体第三名”。作业方法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认可,作业过程亦录制下来在网络大学中作为教学片进行示演,同时也为采用绝缘杆作业法带负荷更换柱上开关提供了参考[1]。
参考文献:
[1]王以京.提高配电变压器供电可靠性的有效装备[J].电力设备,2019,3(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