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艳
摘要: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电力公司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集成,依靠工作性能稳定的配电设备,实现整个供电网络的监控和运行,确保整个配电网络安全可靠运行,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配电网络连接数千家庭,城市配网应加快自动化建设,满足快速消除电力故障的工作需求,确保城市配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管理
引言
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它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随着电力市场的信息化、商业化发展,电力通讯网同时是电网自动化配电、电力市场信息化运营和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但随着电力通讯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建设,电力通讯系统比传统系统更加开放,远程接入也更加简单,带来了安全隐患,例如网络病毒、恶意的数据更改等,所以电力企业要重视当前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系统通讯安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电力系统自动化当下建设状况
1.1支持资金仍较为有限
我国为了推动国家的电力行业整体的建设发展方向,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为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是在实际投入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发展工作中的资金仍有較大的缺口,也因为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要远远的滞后于我国整体的经济化建设。而资金上的不足也让我国地区上的电力系统在配电网络的分布上出现了不太合理的问题,甚至某些地区的供电实施还有因为常年运维力度不到位,而出现了输电中断等情况,这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2盲目投放使用新设备
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态,而各项新型技术与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了出来,在电力系统实际工作中也有不少的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了使用中,但是,即使有了新技术,也需要紧密的切合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如果缺乏对于电力行业整体的全局考察以及长远的考虑,那么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过分追求反而会导致电力行业整体的发展与设备之间不兼容的问题发生,最终,将不利于电力系统在长远未来的持续发展。
1.3配电网系统的管理过于混乱
因为我国的电力需求市场较大,因此希望在市场中发展的大小企业类型也逐渐丰富起来,加之不同的企业对于电力信息资源需求不同,整合难度较大,甚至即使在同一个企业内部,相应部门之间电力信息上能够实现共享的部分都十分有限,这也致使企业内部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时效上的滞后性,信息不流通,终将导致整体的电力系统配网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加大企业管理上的负担,不利于企业持久的发展。管理上的混乱也容易导致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公共的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给企业带来效益上的伤害,也对社会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因此,做好配电网的管理工作,其实是为企业自身负责,也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的发展贡献力量。
2电力通讯系统网络安全问题
2.1对控制性能的威胁
智能电网系统当中,控制系统具有实时通讯性且直接控制着电网运行。在常见的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当中,网络响应时间决定着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局域网病毒或者网络病毒攻击造成网络堵塞,影响网络反应时间,降低系统控制性能,甚至造成控制系统瘫痪。部分网络病毒软件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病毒文件对电网控制软件和电网系统数据库产生破坏,造成不可逆的损失。更有甚者,病毒通过系统漏洞操控控制系统,破坏电力网络,引起较大经济损失。电力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导致控制系统面临着商业病毒的威胁,其常见传播途径有:外部网络对控制系统的直接攻击、工程师U盘接入时传播、维修时外部电脑接入。为了保障电力控制系统的安全,需要管理人员从把控传播途径、提高系统防御能力、降低损失等方面入手,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
2.2对传感装置网络的威胁
传感装置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收集工具,其被分布在各个监测区域,通过多种通讯手段与主系统连接,长期高效地收集电网运行数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了受到自然环境的威胁之外,由于传感装置网络安全性较低,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例如外部人员对于某个传感装置网络的信息窃取,当传感器网络向系统传递信息时,外部人员窃取通信信息。部分人员利用破坏性手段,恶意修改传感器网络信息,引起电力系统数据虚假,甚至发送伪装信息,进一步入侵和控制电力系统。在某些情况,外部人员利用传感器节点发动网络层攻击,造成更大的安全问题。
3通讯网络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3.1提高密码技术水平
密码是保障网络通讯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在电力自动化网络当中,密码技术要可以分为对称密钥算法和不对称密钥体制。对称密钥算法是指用相同的密码完成加密工作和解密工作,通讯双方使用相同的密码展开通讯,双方都具有加密、解密密码。不对成算法是指加密密码共享,解密密码不公开。
3.2提高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对于通信安全危害极大,随着电力系统的网络化建设,网络病毒的危害能力日益增大,需要管理人员足够重视。对于网络中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见检查维护,保证其安全性。根据病毒传播特性,杜绝非安全U盘接入和外部计算机连接。除此之外,对于外部文件,要提高警惕性。同时要选取有效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保证杀毒软件高效运行。
3.3提高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可以有效地保护局域网免受外部侵害,防火墙是指安装了防火墙软件的计算机或路由器系统,通过优化网络策略管理、改进验证方案、包过滤路由器和网关的相互配合,隔离局域网系统免受外部网络入侵。同时防火墙技术提高了网络监视能力,保障了电力系统中安全薄弱部分的稳定工作。
3.4应用入侵监测技术
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入侵检测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升级和加强。入侵监测技术包含: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三个方面。首先监测系统手机电力系统中用户活动、行为信息、网络信息、系统数据等信息,然后将其通过处理系统,与预设监测模型匹配,判断其是否为入侵行为,最后采取对应结果处理措施。
3.5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实际工作中,可以保持相对固定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工作分配;根据不同工作人群,管理者授予其不同的操作权限,不仅可以保障通讯系统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误操作行为影响,一定程度上保护通讯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配网的自动化通讯网络虽然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但也由于其网络化特征,引发了网络安全问题,造成整个智能电力系统的安全威胁。面对通讯网络中的安全威胁,需要电力企业提升各类安全技术,并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切实保障电力通讯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强.EPON技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8,25(12):71-72.
[2]吴斌.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7-18.
[3]赵猛.试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63.
[4]何军.基于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J].机电信息,2018(1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