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立师范学院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史地学系教师群体则代表了“以师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国立师范学院的最普遍情况。从教师数量和规模来看,国立师范学院的影响力是区域性的。而从职称评定方面看,国立师范学院对于教师聘用的标准是相对严格的。
关键词: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教师群体
国立师范学院作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在民国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史地系,作为国立师范学院建立之初就存在的老牌学系①,其之于国立师范学院的地位与意义不言而喻。具体而言,纵观整个国立师范学院院史,史地学系比之拥有钱基博等人的国文系和钱钟书等人的外文系,存在不小差距,但比之其他的学系,仍具有一定优势。作为蓝田国师内学系第二梯队的史地系能够代表国立师范学院的各学系间平均水平,能够相对确切地反应国立师范学院隐藏在文字档案内部的许多历史细节问题。
一、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教职工概况
蓝田国师史地系诞生自1938年,无论教师群体,还是学生队伍,其规模一直处于整个国师中流,其发展也起起伏伏。史地系具体招生规模可见下表:
史地系1938—1948年招生人数表格 [3]
年份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人数 14 35 26 13 26 23 12 8 31 65 69
其中1949年因蓝田国师院系调整的缘故,并未招生,后直接并入湖南大学。
虽然受制于时代大环境、周边小环境的因素,史地系招生人数波动频繁,但教师队伍的人数却并没有随之起伏,除建立之初存在人手不足外,中后期教师队伍的人数相对稳定,波动不大。数量上的稳定,却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对国师抱有极为强烈的归属感,许多教师只在国师任教一段时间便主动离去,另谋高就。
(一)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教职工名单
自1938年算起,到1949年并入湖南大学为止,史地系记录在案的教师共有35(不包括助教)位。其名单如下:[4]
教授②:谢承平(澄平)、梁园东、王庸(以中)、余文豪、陶绍渊(子潜)、吴澄华、姚公书(琴友)、皮名举、李剑农、梁希杰、潘子端、陈守实、廖友仁、吴景贤、王徳基、盛叙功、雷敢(伯涵)、厉鼎勲(则尧)、姚薇元
副教授:萧熙群(印唐)、涂适宜(适吾)、唐长孺、邓启东、盛和翔、刘熊祥(中立)、刘公任、肖廷奎、沈仲龙
讲师:王炳庭(光午)、熊德基、刘祖泽、唐永銮、萧兰瑞、王慰民
以上名单只包括单独任教于史地系的教师,兼任于其他各系,如蓝田国师建立之初,廖世承曾兼任史地系系主任等情况,则不记录。其次,如任教于国师下属附小、附中,同时未在史地系内兼课者,也未记录。
(二)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历年教师人数
史地系在国立师范学院校史上,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随着国立师范学院大环境的变迁,系内教师人事变动而起起伏伏。关于史地系的发展情况,教师数量能够反映一二。
蓝田国师史地系历年教师人数统计表③
年份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人数 1 3 4 7 7 8 9 6 6 6 6 6
结合上文所列教师名单可知,蓝田国师史地系教师流动性大,许多老师只待一两年便匆匆离去,改换门庭。如1939年至1941年任职蓝田国师的陶绍渊教授,1945年到1947年任教的盛和翔副教授。是靠不断有新血液补充才维持中后期教师人数的稳定。这种较大的流动性既是蓝田国师的特性,也是处于转乱年代教师群体的基本共性。
但每一时期,史地系教师群体的水平却并没有因此波动,每一时期都有足够水平的教师坐镇。如李剑农(1941-1946)、唐長孺(1941-1944),更不必说曾短暂担任院长一职的皮名举(1941-1944)。除这些在当时便名噪一时的学者,还有一些当时名声不显,后来成就颇大的潜力教师。如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的熊德基(1942-1946)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唯一一位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教授吴景贤(1938-1942,1948-)④。
蓝田国师的教师队伍之所以在较大的流动性之下,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学术水平。根源在于蓝田国师与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即蓝田国师的影响力与蓝田国师聘用教师原则之间的有机互动。影响力使得教师选择到蓝田国师任教,而聘用原则则影响蓝田国师是否接受应聘教师和发出任教邀请。
二、蓝田国师的影响力
从民国至当代,评价任一一个高校的影响力,都是从其声望来看的。而声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生源和师资的吸引力。但蓝田国师所在时代,交通和信息技术还属于欠发达状态,生源多来自本地及周边,不太具有分析价值。而教师相对于学生,经济更加独立和宽裕,能够负担起中长途的旅行,且拥有对于工作地点的自主选择权,所以分析史地系教师群体的籍贯,可以窥见蓝天国师史地系影响力的真正辐射范围。
可以看出,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的影响力,集中在湖南本土,略微向周边省份辐射。但主要辐射省份如江西、安徽等本地院校水平一般,甚至于不够发达的地区,而对于高校众多,教育发达的武汉省,则缺乏影响力。这一论断也与黄先龙当年的结论[6]相符合。
抗战时期师范区划分
而人数不少的江浙地区,则是一个特殊现象。这部分来自江浙地区的教职工,大多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不属于纯粹的影响力问题。国立中央大学在当时因原在地区沦陷,已然内迁。这批江浙学生基本是随之内迁的。所以江浙的籍贯实际上已不能代表其影响力已辐射至教育发达的沿海地区。其次,自首任院长廖世承起,国立师范学院就与国立中央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蓝田国师内存在大批这两所院校背景的教师。[5]这应是这批江浙籍贯的教师选择蓝田国师任职的主要原因。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依托知名学者的影响力和人脉而吸纳的师资,对于蓝田国师而言比较普遍,尤其是以廖世承为代表。诚然,知名学者任教于蓝田国师,对于蓝田国师的影响力是十分有益的,但本文旨在研究蓝田国师自身的影响力。而廖世承影响力和人脉的使用,在蓝田国师筹备之时就已使用。从逻辑上说,这些师资的涌入,是因为廖世承要创办蓝田国师,而不是因为蓝田国师有廖世承。所以基于此点,把此类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现象区别对待,有助于更加客观地分析和量化蓝田国师的区域影响力。
三、蓝田国师对聘用教师的考量
蓝田国师的影响力即使在师范院校里也是极其有限的,更别说和当时内迁的众多一流高校想提并论。在相对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做到保证教师水平不收到較大影响,更多的取决于蓝田国师对教师的重视。
从档案资料来看,国立师范学院存在以下职称,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等四级职称。这也是当时普遍的高校职称设置。具体职称名单见上文。
而综合考量所有可见的教职工档案可以发现,史地系对于本系教师的职称授予有着一套自己的规则。⑥从中可以窥见蓝田国师史地系对于教师吸纳的一套自主理念。
(一)教员
教员已经属于正式性的职称了。但在史地系十一年的历史上,只有两位教员见于档案。一位是前文提及的萧兰瑞,他在担任4年助教后成功转正为教员。而另一位是熊德基⑦,他于41年进入史地系,当时的职称即是教员。而其他再无教员。
(二)讲师
讲师则算是史地系中最基本的职称了。先后曾有7位史地系教师在进入史地系后曾是讲师身份。⑧分别是:熊德基、萧兰瑞、厉鼎勲、姚公书、刘祖泽、吴景贤以及王慰民。
去掉在之前工作中已经取得讲师职称的刘祖泽(曾任国立边疆学校讲师)、吴景贤(曾任中央政治学校讲师)、王慰民(曾任重庆乡村建设学院讲师)来看,学历均为学士学位。
这也算是史地系中正式性质的教职中最基本的一级了。
(三)副教授
副教授相对于讲师,要求更为严格。副教授一般是硕士学历。如刘公任,中国公学学士,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硕士;盛和翔,湖南大学学士,中山大学研究院院士;陶绍渊。燕京大学理科硕士。
而对于学士而言,如果已经作出较为出色的研究成果,也能被评定为副教授。代表如萧廷奎。萧氏学历仅为国立北京师范学士,单其任职于地理学会和地学会,可见其在地理学上的造诣和地位。所以被认定副教授职称也在情理之中。而厉鼎勲也是一个典型代表,其在1940年进入蓝田国师是以讲师兼附中地理教员。同样的,他也是国立中央大学的学士。然而凭借自身的努力,在1942年被评定为副教授。
(四)教授
教授作为最高职称,其要求自然是最高。能够直接被蓝田国师以教授的身份聘请的教师学历没有低于硕士的。其次,或多或少都有留洋的经历。如李剑农,曾就读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梁希杰,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
要想在短时间内比较快速而准确判断一名准教师的大致水平,无疑要确立一个硬性的指标。而在蓝田国师史地系,这一指标不出意外就是学历。由学历来决定可授予职称的下限,再进一步结合个人相关履历和成就进行合理化的调整。这一条,应该就是蓝田国师史地系对“师本”理念落实而来的一条基本性原则了。而在尺度的把握上,蓝田国师的态度是较为严格的。
四、结语
史地系作为国立师范学院中,处于中庸地位的院系,没有如国文系、外文系一般拥有许多高水平的专家教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多的大师带来的“名人效应”,但又并非缺少大师。这就能够更加客观地反应史地系的真实影响力。正是蓝田国师有限的影响力和“以师为本”理念的有机结合,使得蓝田国师的教师群体能够在不太乐观的大环境下,维持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为当时的湖南教育界输送师范人才,并对湖南本省的中等教育作出不可磨灭的基础性贡献。
参考文献
[1] 廖茂如.参观江浙山东京津中等学校之概况[J].教育汇刊,1922(3):1.
[2] 孔春辉.以师为本——国立师范学院的历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6.
[3] 吴勇前.辉煌苦难11年——中国第一所独立师范学院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164.
[4] 吴勇前.辉煌苦难11年——中国第一所独立师范学院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168.
[5] 孔春辉.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的办学思想及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6] 冉春.抗战时期国立师范学院的设立及其历史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40.
[7] 孔春辉.国立师范学院的国文教学述评[J].文史博览,2005.
[8] 廖世承.抗战十年来中国的师范教育[J].中华教育界,1947(1).
[9] 教育通讯社.教育通讯第1-5卷、复刊1-2卷,1938-1947.
[10] 孔春辉.师范弦歌——从蓝田到岳麓[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12.
[11] 张国骥,刘湘溶.湖南师范大学七十年[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 国立师范学院档案.湖南省档案馆藏
61-1-22本院教职员工登记表
61-11-23本院人事登记表
61-1-31本院教职员调查表
61-1-33本院教职员调查表
61-1-35本院教职员登记表
注释
①蓝田国师建立之初设有国文、英语、教育、史地、数学、理化及公民训育七个系,后又建立若干专修科和训练班。
②以下教师职称均最终职称,曾用职称则不记录。
③此表格整理自湖南省档案馆藏国立师范学院档案。
④吴景贤曾两度任职于蓝田国师,1948年再次回到国师后,一直任教到49年合并入湖南大学。
⑤以下数据统计自湖南省档案馆藏国立师范学院档案,统计时间为1949年,故缺少个别教员的有关资料,但已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套规则之外,如果该名教师曾在其他高校任职,已经取得相关职称,在进入国立师范学院后期职称同样有效,并继续沿用。
⑦熊德基,江西新建人。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地系,曾任昆明私立天祥中学主任。1942年进入蓝田国师担任教员,一年后升为讲师。后于1946年下半年离校。
⑧与上文名单有出入者为厉鼎勲,其在1940年进入史地系,并于1942年被评为副教授。故在统计中最终统计为副教授。
作者简介:李晗磊(1994—),男,辽宁阜新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