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合的路径及发展趋势

2019-10-21 08:51苏金强
大东方 2019年8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校园文化发展趋势

摘 要:从扩大科研范围,开展校企合作,到开办学校的特色体育文化项目,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不断地渗透交融,体育文化能够使校园文化更加有活力,使高校校园文化更适合社会的发展,使校园文化能起到多方位辐射、引领体育文化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体育文化;融合;发展趋势

1 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共融的背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让体育工作者深受教育和激励。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上升到了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者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由此可见,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文化工作者,需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把校园作为重点的传播渠道,外部表现以环境为主,以规范化活动为基础平台,与体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并且相互间进行联系、认同和互动。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共融传播,形成以校园精神为主要亮点的一种潮流文化,并且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密切联系,息息相关。

2 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合的路径及发展趋势

2.1增强高校领导体育观念,促进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意识,为文化融合提供思想基础。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领导者必须实现师生身心健康、身体强壮、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它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充分重视学校的體育工作。高校体育不仅要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而且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形成体育意识和习惯,提高体育素质。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性,为体育教育等奠定基础,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实现上述任务的载体和平台。

2.2扩大科研范围,为文化融合提供物质载体

整体来讲,大多数高校都注重先进潮流的科学研究,重视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的开发,忽视了对生活中物质文化资源的研究。高校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整合需要文化主体充分认识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内容,科学研究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最有效途径1。只有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对体育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保证高校文化整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3开展校企合作,服务社会,为文化融合提供实践经验

校企合作是在共同发展的前提下,以平等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的大学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它将高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中的各种资源相结合,使学校能够将课堂迁移到企业,增加教学实践。同时,企业对正式员工进行管理、培训、考核,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一个人才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交流与整合的过程。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彼此,了解彼此文化,更具有同情心,进而保证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模型。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体育文化的融合。

2.4建立服务支持体系,营造基础条件

校园体育服务支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校园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资源,使其更贴近师生,开辟宿舍“健身走廊”和“健身路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其次,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建立“国家状态”学生体质标准测试中心,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跟踪学生体质状况;第三、加强体质。体育职能部门设立“体育社区指导中心”、“体育咨询中心或健身指导站”,定期培训体育项目的骨干,有计划开展学校、高校的体育竞赛和团体活动。体育社团为校园“阳光体育”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第四,注重体育经费的筹集和筹集,争取社会资源投资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第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和校园网来信。信息平台,获取大量体育信息资源,同时,宣传校园体育文化。让校内外不同群体分享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财富使用创新媒介、方式方法,为文化融合提供科技支持。随着电子信息和网络的发展,文化的传递和交流不再局限于书面和书面。新一代的教师和学生更倾向于从手机或计算机等设备获取信息2。因此,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还应借用先进的设备,采取新的途径。如建立公共文化交流网站、邮政、论坛、引进先进电子设备、开通官方体育文化的官方微博、微博、上传电子图书等。

2.5健全和制定各项政策,设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文化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要发展自己的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高校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保证政府秩序的畅通,充分调动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各部门教职员工的工作,落实必要的条件。或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仅是体育部门的问题,也是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和协调的问题。在校长直接领导下,体育委员会行使体育机构建设、体育体制建设和重大体育事务的决策权、体院教育部(系)、校团委员会和基因。各部门的分支机构。学生办公室和教育部行使计划、组织、监督、评价和激励所有体育工作的管理权;体育教研室、学校学生会、体育协会、体育、体育等。科研、体质监测、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各类体育竞赛、校际和校内团体活动。

2.6创办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并且通过实践教学渗透特色体育文化项目

创办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这就意味着,要通过综合整体地来评价这所学校所具备的师资力量、基础设备条件,以及广大学生的普遍兴趣爱好。从这些方面来考虑,需要在体育现场教学中能够更具体更形象地体现优势体育文化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当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象及主要人群真正是学生。在体育现场实践教学中,需要考虑的是,有先后次序地安排好校园体育文化所需要的优势项目的教学实践及相关的安排工作,制定规划各年级不同层次课程安排,衔接运动教学及技术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是能够学到技术、学好技术,扎实地掌握这门运动技能,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校园当中才算打下坚实的根基。

2.7创办属于自己的体育项目业余专业运动队,定期举办特色的体育项目运动会,制定特色校园体育文化项目奖励制度

在创办属于自己的特色体育项目业余专业运动队方面,学校领导及体育委员会可根据之前确立的特色体育项目,商讨成立相应的业余爱好体育运动队。校园环境中,学生利用课堂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能及体育技能训练,既不耽误课堂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及自身能力技能的提高为学校争夺荣誉,获得自身的成长,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及更好的提高,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独特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吴秋凤,黄冠兰.黑龙江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

[2]郑婕,齐云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

[3]葛梦圆;邵伟德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

作者简介:

苏金强(1963年),男,汉族,广东江门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校园文化发展趋势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