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饲料转化和促进发育的重要过程,科学有效的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能提高仔猪成活率,提升猪品质,为仔猪养殖业带来可观利润。该文以辽宁锦州为例,从实际出发就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展开了分析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055
0 引言
辽宁锦州是连接东北和华北两大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畜牧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辽宁锦州的养猪产业面临更多扩大规模、提高饲养管理技术的机遇。近年,辽宁省锦州的养猪生产保持平稳上升趋势,成为国内外生猪调出的重要基地,截止2018年的不完全统计,锦州市扬州专业合作社名录已经增长至203家,进一步加速了锦州的养猪生产发展。仔猪是指从出生到20kg内的猪,饲养管理仔猪的过程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猪肉质量。仔猪具有很多生理特点,在饲养管理中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其存活率,只有掌握科学先进的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才能有效降低饲料报酬、缩短仔猪饲养期、促进仔猪健康快速的成长发育。因此,研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仔猪生理特点
不同地区的仔猪哺乳期时间长短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辽宁锦州地区的养猪生产中仔猪哺乳期为20~35d,这一阶段是猪成长中抵抗力最弱也是发育最快的时期,具有以下主要生理特点。
1.1 消化机能特点
仔猪在哺乳期还没有完善的消化腺机能,缺少成熟发达的消化器官,因此,消化器官虽然已经形成,却只有较小的容积和重量,仔猪胃内的游离盐酸不足,只有凝乳酶,缺乏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无法将蛋白酶有效消化。同时,由于胃内蔗糖酶不足,蔗糖的利用效果不好,并且具有较高pH值的肠管和胃,抵抗进入消化器官中细菌的能力较差,这也是引起仔猪哺乳期疾病的主要原因[1]。
1.2 免疫力特点
仔猪出生后先天性免疫力不足,只能从母猪初乳中摄人少量抗体,这些抗力难以帮助仔猪抵抗外界因素,影响发育和机能,导致很多哺乳期仔猪出现各种疾病问题。就辽宁锦州的仔猪培育分析,出生30d后仔猪自身抗体才会发挥出真正作用,因此出生3~20d,是仔猪发生疾病的高危时期。
1.3 机体调节特点与生长发育规律
仔猪在哺乳期具有旺盛的物质代谢能力,生长发育非常迅速,但身体机能在体温调节方面欠佳,因此不具备抵抗寒冷的机体调节能力,辽宁锦州属于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温度较低,仔猪在此时更加呈现出怕冷的特点,因此要及时给予能量补充,减少仔猪的散热,精心控制仔猪生长环境的问题变化,提高成活率。
2 饲养管理要点
2.1 科学接产与合理固定奶头
仔猪在脱离母体后要及时将仔猪身上、鼻孔内和口腔中粘液擦除干净,有些仔猪不能顺利脱离胎衣,要应用科学的接产方式将胎衣剥离下来,保证仔猪不会出现窒息现象。用接产前准备好的仔猪保温箱培育仔猪,母猪的初乳要在生产后2h内让仔猪吃到,但有些母猪生产耗时较长,因此在初乳哺乳时可以按生产顺序饲喂,人工帮助弱小无力或者找不到乳头的仔猪通过人为干预紧挨或者固定乳头的方式进行喂养。将健壮仔猪和弱小仔猪分别放置在相对应的靠后、靠前奶头位置上,保证所有仔猪都能得到充足初乳补给。通常人工干预固定奶头的方法不宜使用3d以上,避免母猪奶量不足问题发生,采取母猪喂养与代乳品补喂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培育仔猪。
当母猪的分娩时间多于1h或者出现难产症状情况下,要观察子宫颈口是否已经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如果完全打开则给母猪注射催产素或者前列腺素;如果还没有完全打开就需要先给母猪注射三合激素、苯甲酸雌二醇、已烯雌酚,等待24h后方可再注射催产素或前列腺素,结合母猪生产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助产,为促使母猪快速生产,工作人员要做好接产的消毒和安全措施,在产道内轻缓掏出仔猪。
2.2 注意保温与通风
工作人员要将母猪分娩环境的温度调整至23℃左右,控制湿度约70%即可,生产后第1天仔猪在35℃的保温箱内最为适宜,接下来每天给保温箱降低0.5~1℃,1周后保温箱在29℃左右最佳,以降低仔猪初生受凉的几率[2]。仔猪从出生半个月内的温度条件都要保持平稳变化,不可出现较大温差,注重通风,保证产房和保温室内空气可以流动、新鲜,有效消除母猪热应激以及分娩的异味与湿气。每2h左右将仔猪从保温箱内拿出进行喂养,在其吃过奶后及时放回保温箱,通过电热板和红外线调整保温箱温度,也可以适当给仔猪垫一些不太长的早稻草,保证温度效果。
2.3 正确断尾与断脐
用手感受刚出生仔猪的脐带跳动情况,待其微弱后,离仔猪脐孔5cm左右处用手捏断脐带,同时给仔猪断尾,给尾部断段和脐部使用浓度5%的碘酒进行及时消毒处理,避免出现感染问题。
2.4 适当补充矿物质
仔猪在出生后营养基木主要从母乳中摄取,其中的铁元素摄人量无法满足仔猪成长所需。因此为避免仔猪出现白痢、缺铁性贫血等,需要每隔3d左右为仔猪进行一次补铁,采取给仔猪注射补铁硒针的方法,在仔猪出生3d后即可采取补铁培育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要控制好药物剂量,通常在2mL以下即可,也可以通过给仔猪饲喂木炭屑或者深层红土的方法,补充仔猪体内高铜含量,这样能达到有效的促生长和抗菌效果。
2.5 仔猪并窝或寄养
目前,由于辽宁锦州四季气候变化较大,因此不提倡仔猪的并窝或者寄养,避免出现细菌感染或者由于母仔区别影响培育质量等问题。但如果面对1窝仔猪数量非常多或者非常少、母猪又无乳或者严重泌乳不足情形时,可以将体重相近的仔猪共同进行并窝或者寄养,在仔猪身上抹母猪尿液或者产后胎衣,将消毒水或者碘酒抹在仔猪与母猪鼻尖上,用这些刺激性药水使母猪喂养并窝或者寄养的仔猪[3]。
2.6 掌握时机提早补料
仔猪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对营养摄人需求量逐渐增高,难免会遇到母猪乳汁供应不足的困境,因此在培育仔猪时可以在其出生7d后掌握实际提早补料。在补料期间使用专用乳猪颗粒料,仔猪先吃饲料再吃奶,有些仔猪此时不吃饲料,工作人员要尽量将饲料喂仔猪,通过人工协助方式,循序渐进增加仔猪饲料摄人含量,促进仔猪茁壮成长。
2.7 做好驱虫与去势
在进行一段提早补料工作后,即可开始仔猪断奶工作,秉持逐步过渡的原则合理断奶,保证仔猪千净且充足的饮水。在其出生18d左右通过阉割去势,降低感染几率,保证手术创面不会过大。然后使用敌百虫溶液喷雾或者伊维菌素口服液及时为仔猪进行体内外驱虫,避免寄生虫病发生。针对仔猪容易出现的腹泻情况,采取必要的手段预防猪下痢,如喂食抗菌素、消毒清洗产房等,形成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管理模式。
3 结束语
仔猪培育是养猪产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要結合当地仔猪培育的实际情况、遵循仔猪生理特点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为仔猪提供温度适宜的良好生长环境和充足营养,预防各种疾病和仔猪培育问题出现,提高仔猪培育成活率,促进养殖场的兴旺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明忠.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规程[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127.
[2]马海东.浅谈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2):134.
[3]童仁波.饲养管理中哺乳仔猪的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2):78.
作者简介:沈佳(1987-),女,中级畜牧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畜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