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健美操规定动作的分析

2019-10-21 06:24樊文杰
关键词:特点分析健美操

樊文杰

摘 要:随着我国健美操运动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对健美操运动进行了一些调整,既有思想上的调整,也有动作上的调整,为了给高校运动员提供科学的建议,教练员必须明确高校健美操的必要措施,从多个角度突出难度、艺术性和完成性,明确了完成规定动作的基本准备要点,本文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优化方案,使高校运动员能够顺利完成所要求的动作,全面提高健美操站姿。

关键词:健美操;规定措施;特点分析

1 前言

新一轮健美操操作规程以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发展特点为参照,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运动员并不适应这种适应,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高校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解决办法。

2 高校健美操的特点

高校健美操明确了健美操内容的强度要求,并为此制定了高质量、复杂的动作方案,同时要求和规格也体现了这项运动的艺术特色。

2.1 运动的基本原则

高校健美操在各项运动中追求个体身体素质的平衡和全面发展,其理想状态是充分调动参与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使肌肉、关节、韧带、内脏等得到充分的调动。可以完全训练。同时身体也可以按规定动作训练。我们希望达到人体与运动的整体平衡与和谐,比如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展示出一套完整的有氧运动动作流程,要求极为规范,动作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动作的频率和强度也很快,什么是体育基本原则的推广。

2.2 实现艺术和谐

在各种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健美操是独特的,它也有着追求统一性和不对称性的艺术,希望它能通过规定的动作来反映自身不对称的美感,例如,高校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原则追求的是循序渐进的理念,因为有不同的组合形式,从而使两种审美感受的统一与不和谐能够和谐,这是对自我美与观者美的体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2.3 强调节奏和节奏

在高校健美操运动中,规定动作与音乐节奏有着直接的联系,前者是根据后者来调整的,一般每10个动作的节奏可以达到30个节拍,这说明健美操的表现越好,就越受重视论节奏感和节奏感,使其具有激情和吸引力,发挥自我训练的优化效果。另外,随着过去高校师生对竞技健美操的重视,健美操教学的音乐形式单一出现了新的趋势,可以在坚定的节奏下反复练习跳跃或挥舞手臂,如现在流行的普拉提,健身街舞等升华健美操的规定更加强调同一音乐形式的结合,其社会性、观赏性、时尚性日益突出。

3 影响高校健美操表演效果的因素

根据高校健美操的特点,影响高校健美操成绩的因素应包括完成程度、难度和艺术性。

3.1 完成度

完成度是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重要姿态,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姿态控制直接关系到训练程序的顺利完成。我国高校健美操与专业健美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姿势控制、动作完成和具体表现力上,如健美操运动员在进行健美操动作时,经常出现膝盖、脚趾等部位的非自然弯曲,会导致身体不平衡,但如果遇到困难缺乏必要的姿势控制能力,导致运动美感的缺乏,同时由于肌肉力量的缺陷,也有可能受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对姿势的控制是成功完成有氧运动的基础。

3.2 困难

在高校健美操的参与过程中,难度动作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占成套动作的60%,根据国家新版健美操规则,难度由4组、30多个名称、4组各点动、静组成力量、跳跃、平衡和柔韧性。根据各要素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难度系数,使高校健美操运动员在进行难度动作练习时必须注意保证在学习中,要有一个从自信到自信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积极地重复和提炼,在教练员进行高难度教学的同时,还要根据有氧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划训练内容,设置针对性强、针对性强的专业,使每一位健美操运动员都能克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在对难度进行分析时,可以确定有氧運动员的难度动作必须达到精确,也就是说,当我们对难度动作的高标准要求达到正常时不满足时间必然导致健美操过程中的失败或难度值降低,甚至影响下一步技术动作的完成。

3.3 艺术

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影响因素,在新版规则中,除了原有的音乐感、有氧内容和基本内容外,艺术表现力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部分,在健美操的艺术表现上,他强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身体动作和身体表现的效果要与音乐节奏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感染观众,影响裁判的判断力。艺术表现力的提高应使健美操运动员更加注重完成的质量。在编排效果、音乐演绎、团队合作、自我表现等方面,既要做到动作的优美完成,又要在动作中加入自我表现的部分,把自我表现与音乐结合起来。

4 结论

高校健美操的必要动作符合体育的基本原则,能达到艺术和谐的境界,强调节奏感和节奏感。

在分析高校健美操必修动作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高校健美操必修动作表现效果的因素,从难度、完成度、艺术性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健美操必修动作的挑战高校健美操运动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结合体,机遇和挑战并存,教练员应在与运动员共同努力的基础上,从根本保证出发,共同掌握相应的规定动作,使健美操运动员掌握更有针对性的运动技能,改善身体结构。

参考文献:

[1]杨乙元.Seminar教学法与网络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1): 39-40.

[2]吴海萍.高职高专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7):33-34.

[3]施成娥,王雪媛.首届京津冀高校学生健美操啦啦操锦标赛实证分析[J].运动,2018(06):25-26.

[4]侯春秀.情感引导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健美操项目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01):33-34.

[5]李树一.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培养对策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2):59.

猜你喜欢
特点分析健美操
生成性教学视角下健美操教学的影响
高校健美操运动竞赛及训练的现状与对策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在高校健美操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