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如何提高地铁车辆段往返正线接发车效率的可行性分析

2019-10-21 06:24杨景博

杨景博

摘 要:本文首先对车辆段接发车效率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对影响车辆段发车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从而可以为提高地铁车辆段往返正线接发车效率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接发车效率;行车运作;信号系统设置

1 车辆段接发车效率的现状

地铁车辆段往返正线接发车是推进地铁线路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地铁线路运营开通后,正线行车间隔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地铁运营服务质量得到大量的提升。同时给地铁车辆段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例如某一地铁车辆段,正线运行列数为25+1,并同时配有34列电客车。在往返正线作业的过程中,每次接发车需要用时6分钟左右;统计调查数据可知,车辆段正常发车需要用时八分钟左右,以目前车辆段的接发车状况来看,无法达到后期正线增车运营的需要;依据运营能力的提升以及运行品质的提高,车辆段接发车效率用时,需要控制在五到七分钟以内,才能够达到近期的运行标准,因此如何提升车辆段接发车效率,已成为现阶段急需处理的问题[1]。

2 影响车辆段接发车效率的因素分析

在车辆段往返正线作业过程中,经过对车辆段展开数据统计与分析,最终取得了一定成果,发现影响接发车效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接发车计划、行车运作以及信号系统安全保护功能限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1)信号系统安全设置。当信号系统出现安全设置限制时,当出入段线无车辆占用时,地铁车辆段才能开放车辆信号。然后等正线列车在出入段线后发车完毕,才开展接车,发生前后两列车进入车辆段间隔时间过大,信号系统如图1所示:

(2)接发车计划的拟定。只有严格考虑车辆段接发车多方面的因素,并合理的拟定车辆段接发车计划,才能确保接发车计划工作顺利开展。经过对硬性接发车数据的计算解析,实行不合理的接发车计划,对车辆段的接发车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会导致车辆段运行能力直线下滑,接发车计划的拟定如图2所示:

(3)车辆段行车操作。在实行发车时,行车设施故障、行车联控用语、调度生产团队、信号楼值班人员、司机运作、车辆段行车设施施工等诸多方面,都会对接发车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行车设施的正常运行,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是行车设施的检测工作没有做到位,调度务必及时进行故障抢险与组织行车调整,只有保障信号楼中的值班人员和轨道电路等及时判断故障问题,做出及时应对策略,才能避免地铁列车出入段对车辆运行造成负面影响。

3 问题研讨和处理策略

按照PDCA的准则,对具体详细问题的解析,针对所有存在的问题,利用“料、法、环、机、人”的解析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对地铁车辆中的信号系统和车辆运行运作等方式开展影响因素。

(1)安全设置信号系统。进行开展提升车辆段信号系统设施的活动,改善个别调车信号机,并添加具有引导性能的信号机,结合有关轨道区段的现实状况,采用縮小分段的方式,通过改善车辆段联锁、ATS、微机监测,可以解决信号系统机只能够发出一列车的设施限制等问题。改善完毕之后,车辆段列车出入段能力会得到全面提高,接发行车密度大幅度提升,接发车效率提高了一到两分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运行服务品质,达到了远与近的运行需要。

(2)接发车计划的拟定。在拟定接发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行车设施设备故障应急与思考车辆段突发应急处理的构想;2)思考车辆段轨道电路与信号机以及信号联锁、道岔设施的检修;3)思考车辆库内备用车与列车公里数调试以及洗车任务等状况;4)思考计划修与整改及故障结局状况、列车防止股道、接发车进路改善问题以及车辆日检。

(3)车辆段行车操作。在整体车辆段的制造过程中,生产制造的关键部分是行车操作,同时这对于车辆段的制造团队运转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制造团队秩序的改善方法是行车操作的重点,在车辆段的行车操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通过调整制造团队秩序的改善,提升跳绳的应急处理能力。经过对制造操作秩序改善,在现场制造过程中,提升行车设施故障的解决能力以及司机对故障的应急解决能力,防止车辆段施工计划审批不合格的状况,落实提升车辆总体的行车运转能力以及行车效率;2)改善司机运作规定和秩序,提升行车效率;3)改善车辆段行车联控用语,增强与司机的联控,提升联控效率;4)改善施工计划的审批,对接发车作业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做好预防;5)改善各个专业检修工作秩序以及故障解决秩序,从而提升解决故障的效率[2]。

4 结束语

经过车辆段接发车效率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并制造现实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策略,所有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数据统计、实行整改措施之后,在进行车辆段列车转轨作业时,采用库A、B段出入段用时约缩短三分钟左右。接发车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确保了列车按图运营,给予市民良好的服务,满足了客户的出行需要。

参考文献:

[1]袁矿辉.提高地铁车辆段往返正线接发车效率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244.

[2]徐亮,王晓皎.北京地铁14号线全自动车辆段设计及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7,30(06):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