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臣
摘 要:文章从新能源客车技术的应用分析入手,对新能源客车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新能源客车的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關键词:新能源客车;技术;发展前景
1 新能源客车技术的应用
1.1 轻量化技术的应用
在新能源客车中,“三电”系统占整车质量的25%左右,客车的重量除了会对动力性能、电耗产生影响之外,还会影响一次充电的行驶里程。因此,降低新能源客车的重量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轻量化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在保证新能源客车各方面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整车的重量,从而减少电耗,提高一次充电的持续行驶里程,随着客车重量的下降,其被动安全性会随之显著提升。
1.1.1 车身轻量化技术
新能源客车的车身重量约占整车质量的33.3%左右,通过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高强度的轻质材料,可以有效减轻车身的重量,从而达到轻量化的目标。在对新能源客车的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可以借助CAD/CAE技术,对骨架形状、接头布局以及蒙皮尺寸等进行优化,减轻车身的重量。同时,使用高强度钢替代碳素钢、铝镁合金替代铸铁,能够有效减轻车身的重量,如某公司开发的全铝客车减重率达到11.6%。客车的座椅骨架改用镁铝合金,可以减重1.2kg左右,以46座的新能源客车为例,仅座椅就能减重55.2kg。玻璃的重量约占整车质量的2-3%左右,若是将新能源客车上的所有侧窗玻璃全部用聚碳酸酯进行替代,可以减重170kg左右。
1.1.2 底盘轻量化技术
在新能源客车中,底盘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车身的承载体,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构成:悬架、转向、制动、行驶,这几个系统的轻量化实现方法如下:
①悬架。在常用的悬架形式中,空气弹簧悬架的质量最轻,且使用寿命最长,因此,新能源客车可以选用该悬架,来降低底盘的重量。
②转向。采用镁合金材质,以压铸的方式制作而成的转向盘骨架,能够减重60%左右,如图1所示。
③制动。钳盘式制动器的重量要比鼓式制动器的重量轻很多,因此,可将该制动器作为新能源客车的首选,由此能够使整车减重96kg。
④行驶。在新能源客车的行驶系统中,车轮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轻量化,有助于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采用镁合金车轮代替钢制车轮,能够减重35%左右。
1.1.3 电器轻量化
电子电器系统是纯电动新能源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线束、灯具等。采用CAN或是LIN总线,能够使线束减重23kg左右,LED前照灯的轻量化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予以实现:选择散热性能好的LED光源、优化驱动电路、用印制电路板代替铝制基板。
1.2 快速充电技术的应用
纯电动的新能源客车是以车载电源作为主要动力来源,当电能耗尽时,需要通过充电的方式进行补充。常规的锂电池通常都是以恒流进行充电,每次的充电时间约为5-8h左右。由于充电时间过长,从而影响了新能源客车的利用效率。通过磷酸铁锂快速充电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践结果表明,磷酸铁锂快速充电大概在15min左右,便能将电池的电量充到90%以上,因为客车行驶时,电池中电量基本不会全部耗尽,算上这部分剩余的电量,一般只需要10min左右便可充满电。实现快速充电后,新能源客车不需要配备大容量的电池,随着配电量的降低,整车重量随之减轻,减少了行驶中的能耗。同时磷酸铁锂快充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性价比更高。该电池采用热管理系统,可在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液体的加热与冷却,使电池热分布不平均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 新能源客车技术的发展前景
我国对新能源客车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清洁汽车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取得显著的成果。经过多年的发展,混合动力客车的整车及零部件技术都相对比较成熟,是现阶段新能源客车的主流。由于受到电池及充电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给纯电动客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但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将来,纯电动客车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泛。燃料电池客车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能源客车,受到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大范围推广,想要实现普及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无论新能源客车技术如何发展,节能始终是主旋律,截止到2019年末,全国客车的保有量约为520万辆,其中混合动力客车所占的比例约为40%左右,以节油率为28-32%进行估算,百公里节油量为12.04-13.7L;纯电动客车的占比约为20%左右,以平均每天行驶200km进行计算,年均节油量约为1500万t以上。由此可见,新能源客车技术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3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的客车不但油耗较高,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新能源客车除了能够降低燃油消耗之外,基本不会给环境带来影响。因此,加大对新能源客车技术的研究力度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客车必将逐步取代传统客车,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业内专家学者对相关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新能源客车的各方面性能都达到最佳。同时,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能源客车技术始终保持稳步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王硕祺.新能源城市客车动力电池恒温系统应用及技术展望[J].客车技术,2019(02):32-35.
[2]杨焱.对新能源客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记2015中国客车学术年会[J].商用汽车,2016(01):142-144.
[3]邹启凡.磷酸铁锂快充技术在新能源客车上的应用[J].城市公共交通,2017(09):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