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超
摘 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质量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中重要活动,而研发管理体系的构建则是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文章浅谈企业研发管理体系的构建,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品开发中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一些方法即质量管理中PDCA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研发体系;质量体系;管理;PDCA
中图分类号:F40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04-196-03
前言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1 研发质量的策划
1.1 研发质量策划关键目标的制定
在PDCA体系中,研发质量策划就是其中的“P”部分,也就是“计划部分”,其主要包括的质量目标、质量规划及策略三方面内容。对于研发质量目标而言,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所实施的研发质量管理要能够切实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研发质量的规划,是针对研发质量所设定的前景目标及发展方向,同时为各业务部门能够真正做到符合公司级别质量管理要求提供坚持保证。
1.2 研发质量策划的具体实施方法
研发质量策划主要是由研发质量管理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完成。在工期未来几年研发质量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研发质量组织。质量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建立起一套横跨全业务部门的研发质量组织架构,同时规划质量角色能力矩阵,保证质量团队等。(2)研发流程。研发流程规划主要包括了相关研发流程的研发及其相关体系的建设。在实践中,要密切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新产品,同时鉴于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具体的研发流程也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3)研发技术。对于每一个业务部门而言,都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利用技术研发来提升自身的规划能力与策略能力。在技术研发方面主要侧重于以技术能力建设要求为前提的新技术研发以及以针对售后、投诉问题的技术升级等方面。
1.3 研发质量的策划内容
按照ISO/TS16949标准,质量策划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质量目標:具体所指的就是能够满足产品设计需求的相关内容。质量目标是可测的,并始终与企业的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同时质量目标是能够通过客户的期望值来体现的,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的。如上述中的关键目标就可以分解为各节点所需达到的目标值[2]。(2)质量策划。具体所包括的就是一切能够实现质量目标的方式和活动,比如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各类评审会议以及各个部门在各个阶段所开展的质量工作等。
2 研发质量的实施
通过前期的研发质量策划具备了明确的研发目标和研发规划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需要将质量管理的活动融入到具体的产品研发中去,也就是PDCA体系中的“D”部分,即实施部分。
2.1 研发质量的实施流程
首先必须要明确,研发部门的流程不可任意而为,需要指派专人进行专业的维护与更新,这一过程必须是可控的,并由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而流程的创建、更新及输出也包括了产品开发需求、各类审稿及评估以及流程审核输出等多方面内容。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研发流程与实际业务工作的高度融合,还需定义研发并构成一套合理的研发流程结构。在自上而下的层次结构中,上层结构要尽量做到简单,越往下要越具体,保证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做到定义清除,不仅保证每项工作都能准确清晰地规划出来,而且还要保证所有的研发人员能够清晰其具体所做的工作以及所用的方法。
2.2 研发质量的实施方法
研发质量主要涵盖了MSA、QFD以及FMEA等环节,其是所有质量工作与质量保证的一大重要手段。在具体的研发质量实施过程中,优化及维护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要密切结合整个研发质量的规划策略,完成信息系统的创建,并对该系统进行定期的优化与维护。此外,还要在考虑各业务部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平台规划进行综合考虑,这也是研发质量管理中的一项日常任务。
3 研发质量的检查
待研发质量具备了相应的目标与规划之后,随即进行的就是在具体产品开发活动中的应用和实施,而其具体实施效果如何,还需通过研发质量检查来就进行评判。研发质量检查也就是PDCA体系中的“C”部分,即“检查部分”,其具体所指的就是针对研发质量策划中所定义的相关质量活动进行定期的沟通、回顾与回报。
3.1 研发质量检查内容
研发质量检查主要就是针对项目质量实施全过程的检查,其检查范围涉及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阶段,开展检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项目质量,使其满足相关质量要求。研发质量检查,就是针对项目的实施结果进行监督,并将最终的结果与事先所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差距并对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此外,在质量检查中不仅要强化对特定项目结果的监控,从而保证其能够严格遵循相关质量标准,同时还要积极探寻能够提升项目整体质量的途径,从而促使项目质量得以不断优化。研发质量检查与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密切相关。在质量检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和“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推行一种动态化的控制策略[3],从而实现对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实时化管控,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
3.2 研发质量控制方法
在研发质量控制环节,主要所采取的方法有:(1)事前检查,即在项目实施之前完成对那些潜在的可能会对项目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提前控制;(2)事中检查: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化监控,通过采取有效的纠偏和质量误差确认等措施,消除质量问题;(3)事后检查:在事后进行教训吸取和经验总结,以便于更气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4 研发质量改进策略
遵循“持续改进”的精神,为了能够促使研发质量管理能够真正符合公司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广大客户需求,还需对研发质量进行有效的改进与优化,并完成对具体改进措施的定义和实施,由此也就进入了PDCA体系的“A”部分,即“改进部分”。
在研发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阶段,基于由热点矩阵所发现的系统性质量薄弱点,就务必要定义和实施一套长期的解决方案,其具体内容涉及以下几点。
4.1 注重标准化,固定成绩
标准化管理不仅是保证企业治理效果和积累经验的最有效方法, 外加“连续六点上升或下降”的判异准则,其它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而选定。
步骤七:定期计算过程能力,并持续改进
CP/CPK (PP/PPK)是评价过程能力好坏的指数,并且是提供改进过程的最好依据,如果过程不稳定,应该考虑设法稳定过程(控制图无判异情况发生),但是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因素。待过程稳定后,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Cpk。
步骤八:总结与奖励
SPC是持续性工作,定期召开项目组会议并回归SPC的运行情况,明确不足并加以改进。会议可制定相关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由SPC专员负责跟踪验证效果。开展月度或季度评比,对SPC运行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给予奖励(这点需企业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生产管理者的积极性,全员参与SPC推行,保证生产效率提升。
5 SPC推行的目的
成功推行SPC的企业从中获得的好处是巨大的,归根结底便是提升顾客满意度,以下总结几点:
1)對产品研发人员:提供可制造、可装配设计的合理依据。
2)对过程研发人员:合理的工艺规划、确保过程的稳健
性。
3)对管理者:确保过程效率和目标的达成。
4)对现场管理人员:过程维护与改进。
5)对操作者:确保加工产品的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
6 SPC的评价
在实施SPC过程管控后,如何知道SPC是否实施成功了?绝大企业基本就是计算过程能力,看是否得到提升,产品一致性是否得到保证。但是还有很多可以评价SPC运行是否成功,以下总结几点:
1)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2)加工过程是否更加顺畅
3)异常是否能更快发现
4)市场问题是否减少
5)顾客满意度是否提升
如果得到的肯定答案越来越多,那说明SPC成功的应用到实处了。
参考文献
[1] 统计过程控制(SPC)参考手册:1992年版.1995年第2次印刷.
[2] 詹志炜.纳禾制造研究院.统计过程控制SPC.20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