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华 李春梅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207-01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化护理模式。通过制定个性化的临床护理,可以让护理人员明确护理重点,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护理,避免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盲目性,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效提高了护理效率。整个护理流程、护理内容明确,使家属也能够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还可以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治疗的配合度,还有利于避免医疗纠纷。并且临床护理路径改变了常规护理模式被动遵循医嘱实施护理的现状,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具有时间性、系统性以及全面性,使患者可以获得更加良好的就医体验[1]。我科自2018年以来在病房逐渐开展了以临床路径为引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得到了医生、患儿及家长的肯定。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选择2018年1月~8月收治的100例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1~14岁。
2 方法
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100例住院患儿家长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实验组)和常规教育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家长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从入院开始进行常规的入院告知、住院安全教育、疾病的简单介绍。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2.1 入院当天 患者入院后对其家属进行常规入院宣教,介绍科室环境、主任、护士长、主管护士、告知患儿作息时间,并介绍其护理级别、饮食、运动、睡眠。
2.2 入院后2-3天 术前访视患儿,耐心向家属进行宣传教育,认真交代清楚手术的注意事项,告知家属术前禁食水的时间;对于有认知能力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态度要亲切温和,对于不同性格的患儿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策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并安慰家属让其放心;认真查看患兒的病例及各项检查结果,做好术前评估工作,为手术做好准备。为患儿或是家长讲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知识,同时附有相关的健康教育卡片,内容包括疾病知识介绍、专科药物的名称和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为患儿家长讲解饮食、活动、睡眠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的基本介绍,指导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以及重要性,协助家长准备手术当天和术后必需物品。指导年长患儿锻炼床上大小便。
2.3 手术当天 落实各项检查报告单到位、患儿禁食禁饮工作到位;术后安返病房时立即接待处置好患儿,并指导术后禁食禁饮、患肢制动等注意事项以及学会观察患儿面色、心率、呼吸的变化。
2.4 术后第一天 指导清淡、流质饮食,为患儿家长介绍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协助患儿和指导家长活动的注意事项以及简单的判断并发症发生的症状。
为患儿及家长讲解自我护理的方法,再次指导其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面色等的变化,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是病情恶化。
2.5 出院当天 强调患儿出院后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坚持在介人治疗后的1、3、6、21个月按时返回我科复查心电图、胸片以及心脏彩超。并指导家长按时服药,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半年内避免碰撞到胸前区。出院后1周了解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询问是否坚持用药。
实施中定期由护士长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分析、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对教育内容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3 评价指标
记录每个患儿家长的遵医行为、健康知晓度、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两组患儿家长的效果评价于出院前1天进行,以患儿家长能说出先心病介入治疗内容的85%及以上为掌握,并对患儿家长文化程度、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满意度的关系进行分析[2]。
4 结果
实验组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人数均高于对照组。
5 讨论
小儿由于配合度差,且耐受力差,所以进行先心病的手术难度明显高于成年人,同时也更易发生护理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来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配合度。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让护士及家属在学习时有时间轴,增加了健康教育的有效率,让家属满意的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笑玲,陈爱华.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6):641-643.
[2] 彭艳,刘丽.细节化护理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的实践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6,03 (25):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