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分析

2019-10-21 09:49傅娆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功能性

傅娆

【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观察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显效4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8%。结论: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单药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118-02

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属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具体表现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是由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虽然该疾病为造成器质性病变,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以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导致药物治疗受限严重,临床多以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的种类较多等原因,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办法未能统一结论,因此,本次研究分析促胃肠动力药物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具体报道请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选取了我院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女性15例,男性35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7.33±3.64)岁,所有患者中病程最长达20年,最短3个月;所有患者均出现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用药前4周经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生化常规、血沉等;B超、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内镜检查,排除了胃和十二指肠糜烂、肿瘤、溃疡、息肉等器质性疾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以达到排除器质性疾病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尿、粪便、肝、肾、血糖等血清标志物或相应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患者服用吗丁啉10mg/次,1天3次,饭前15分钟口服;莫沙比利20mg,1天3次,口服。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诱发症状的食物。并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当患者出现失眠、焦慮等症状可适当予以镇静药[2]。所有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记录,将其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指标,得出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疗效指标评价标准,显效: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完全消失,随访2个月未发生复发症状;有效: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停药1周后有症状复发情况产生;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X±S)表示计量单位,用t检验。计量单位用率表示,用X?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显效4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8%。如表1所示: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消化不良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病程较长、疗效较差等特点,且大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根治,以目前医疗水平,缓解病痛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减少病情复发的产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医生的主要治疗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腹胀等症状,而消化不良种类分为两种,分别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需通过检查排除全身器质性和消化系统病变才能确诊。通常有中上腹疼痛或不适,饭后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等消化性症状称为无特征性临床表现[3]

胃肠动力运动障碍的主要病因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其运动障碍包括消化期以及消化间期。胃排空异常、胃内食物分布异常以及十二指肠动力异常也被认为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及生理因素[6]。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机制复杂,常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等状况。其次,胃的容受性扩张有限,会因食物而导致胃窦扩张,多与饭后饱胀有关,而容受性扩张的受限多与迷走神经功能紊乱有关[4]

而导致消化不良情况有部分学者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有关,常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促动力药物可以为胃肠推进性蠕动,目前最主要的包括莫沙比利、潘立酮、依托比利等,由于西沙比利对患者会造成心脏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已被停止使用。多潘立酮主要作用于上消化道,是多巴胺受体的拮抗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呕吐、恶心等症状。

各种类促胃肠动力药物在总体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症状缓解中各有不同,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主要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选择用药[5]。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莫沙比利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此药物可以激动消化道黏膜下的神经丛5-HT4受体,并有效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增强括约肌张力,增加胃十二指肠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系统的疗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莫沙比利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萍.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156-156.

[2]      周剑杰,王垂杰.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及机理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12):75-77.

[3]      刘影.38例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4):23,25.

[4]      张亚宁.运脾化湿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4):576-577.

[5]      张静,王智凤,皮艳娜, 等.枸橼酸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2):845-847.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功能性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心理干预对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分析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