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凡 孙铭海
摘要:我国本科雕塑教学体系始终是以西方体系为主进行设置的。但我国雕塑创作的本土样式探索始终是一个重要且亟待发展的命题,传统语言的当代演绎需要在学院教学中提高重视地位,而考察则是进行相关领域研究的必要前提。西北地区沿线大量精彩造像遗存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养分基地,对其进行全面的艺术考察势必成为雕塑专业学习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考察;西北;传统雕塑;教学
中国雕塑的发展源远流长,完全有别于西方造型构建方式的自立,东方哲学文脉与多民族文化间的互通交融以及历史、地区上呈现的多样丰富性使其呈现出亘古不衰的独特魅力。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多方面的继承和发扬其灿烂辉煌的艺术精髓,更使其美学理念与艺术语言在当下及未来能够重获新生进而演绎出精彩成果,是当下雕塑工作者,雕塑学者、雕塑教育者、雕塑学生共同的话题和使命。诚然,我国的现当代雕塑学院教学体系始终是建立在对西方的模仿和改良之上的,西方古典造型与现当代创作体系的影响贯穿渗透进每一位雕塑专业学生从入学前到研究生阶段的基础和创作训练中。在这样的系统化、模式化评价体系中浸染多年的学生,对造型的阅读与理解会产生一定的惯性。要摆脱这种定势,欣赏和传习传统雕塑,需要学院通过科学有效的贯穿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来引导其进入对本土传统雕塑的系统研究中来。本文将对具有代表性的西北沿线地区传统雕塑考察线路与教学的相互关系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西北地区考察方案概述
传统雕塑考察路线较为丰富,以中央美术学院第六工作室的《中国传统雕塑考察》课程为例,主要涉及以山东、河南为主的中原核心文化区域,以山西为主的地面寺庙建筑彩塑文化区域,和以甘肃、陕西为主的中东亚交流文化区域;有河北地区北朝石窟艺术,四川大足安岳地区唐宋石刻艺术,以及南京地区的六朝石刻艺术等。具体针对西北沿线区域范围,其界定如下:西北沿线以西起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为主的石窟群,东至陕西省西安关中地区的水陆庵、汉唐陵墓石刻、秦始皇陵、兵马俑周秦汉唐文物遗存等。由敦煌到西安之间自西向东分别有甘肃武威汉墓陪葬俑,临夏永靖县炳灵寺石窟,青海海东地区藏传佛教造像、甘肃天水市麦积山石窟、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关中地区钟山石窟。地理范围全长共1417公里有余。
(一)考察内容
根据考察路线设定,由西向东在内容上分别是敦煌莫高窟由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时代不断修建的佛教造像壁画及窟龛。空间上具有极强的密集度,时间上具有较长的连续性,能够非常直接的全面认识各朝各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对研究。除艺术与美学方面的研究之外,对莫高窟的考察还能够充分的对西域中亚东亚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文化背景,相互影响,历史变迁做以了解,这样的认识可以对整个传统雕塑研究起到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训练作用。甘肃兰州甘肃省博物馆中的馆藏武威汉墓陪葬木俑及诸多文物。甘肃炳灵寺石窟主要考察内容为西秦起始,北魏大兴,历经北周,隋、初唐、盛唐一直到明清时期的数百尊石刻与石胎泥塑造像。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考查内容为北魏、北周、西魏、隋、初唐、宋时期的木胎与石胎泥塑,同时兼有4号窟顶的薄影塑为特别案例,总体密集度高,保存相对较为完整。陕西地区的考查内容较为丰富且分布较为密集,从宝鸡地区的青铜器博物院中的商周青铜器物;到唐十八陵陵墓石刻;东汉茂陵霍去病墓石刻;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长子县钟山石窟东晋、唐、宋、金、元、明、清数朝上千年的五窟佛教造像;蓝田水陆庵明代木胎铁骨佛教泥彩塑、悬塑、壁塑;关中地区民间石刻艺术遗存。
考察内容中宗教造像占比较多,陵墓石刻,陶、木俑,青铜器物与民间艺术集中于陕西地区,总体来看时间上涵盖了中国最鼎盛时期的数个朝代,同时地理上也跨越了关中到西域边界,具有很强的考察价值。
(二)考察方法
考察方法上,针对学生主要采用理论预习与实地走访结合,通过直接观察欣赏,多角度分析其艺术手法与塑造语言,通过历史文献阅读与讲解,进行时间与空间联系性对比,分析文化历史背景成因与互为影响关系;通过专业摄影拍摄与速写线描素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深入研习和资料留存。
二、艺术考察与雕塑基础教学
(一)东西方造型体系的再认
东西方造型艺术呈现着截然不同的体系与发展脉络,西方造型艺术沿袭古希腊以来集透视、解剖、比例等于一体的“科学体系”,东方以中国为主的造型艺术中则贯穿着集天人合一、写形传神、气韵流转于一体的“人文体系”。东方传统造型艺术是上千年悠久灿烂历史的凝结,是中国文化构成的重要基因。西方文明发展的理论解读无法正面诠释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造型艺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更是会直接呈现在雕塑的基础教学上,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生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我提出复制中国古代雕塑进入基础教学,是基于多次考察中国各地的古代雕塑遗存,惊叹于中国雕塑造型的高度和独立性而提出的。后来经过考察的深入和研究的拓宽,使我认识到与这一庞大系统并列着的还有青铜器、壁画、古代绘画、书法等多个各具特色,最终汇总成大海般恢宏的造型体系。这些不同的艺术样式,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造型理念、语言特点,都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坚信,中国造型自有其体系,并且有着其他文明无以取代的价值,理应成为我们审美教育的典范。”相信通过全面有效的考察,在切身体会和亲身观察中,和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结晶形成交流与对话,能够让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打破之前形成的“西方至上”固有思维与认识模式,形成价值认同重建评价体系,突破以往一家独大的基础教学局面,丰富了基础造型学习的内容与可能性。
(二)塑造方法的建立与延伸
雕塑学习过程中塑造方法的建立非常重要,西方传统下的点线面体框架块面结构的理性分析与塑造方式是现阶段绝大多数学院体系雕塑学生的必修之法也是唯一之法,而中国传统造像中截然不同的以线入形、团块化、概括簡化、写神达意等方式也应在基础教学阶段通过考察和解读让学生认识到并知会西方体系并非唯一的途径。诚然西方塑造体系完善科学并且能够胜任之后雕塑学习创作的必要基础支撑,但是在塑造方法建立阶段加入东方体系容易让学生自主形成比较学习,更利于吸收和奠基,是传统学院塑造体系教学的必要延伸。
三、艺术考察与专业创作教学
总体来说,考察和一切基础学习的目的对于雕塑教学来说都是服务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后期的社会应用,另一方面就是专业创作。而其中社会应用中较高级的范畴也大量是创作活动的变体和延伸,所以考察之于创作教学,是前提、是准备,后者是建立在充分的考察与实践基础之上的。关于古代雕塑传习和当下创作一定要处理好样式语言及精神的传承与当代演绎的关系。
当下的雕塑创作中面临的一大方面问题就是样式语言进而是形式的创新挖掘和组织设计,而传统雕塑考察过程中研习的对象就是一个巨大的样式语言宝库。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可借鉴吸取的营养。这其中牵扯到借鉴的方式方法问题,基本分为三个层次,最为直接的是对某一种形式或某一个案例的语言样式拿来照抄或称为直接借鉴;进一步的则是对形式语言多元吸取消化后转化为具有一定原创性个人性的新语言,运用于个人创作的效果控制上;更高一个层次的则是对传统语言的成形基因进行深挖,将之解构并在当下语境中重组,在自身作品中自然而然生发出具有东方灵魂和古意神韵的动人气质。这几个层次的达成与艺术家对传统造像、传统文化、东方思辨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有关。
关于创作形式研究毕加索曾谈到:“毫无疑问,一个艺术家理解他以前或是同时代的所有艺术形式是有益的。如果说这是为了寻求一种动力,或是认识他必须避免的错误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力量的标志。不过,他必须注意别去寻求模型。一个艺术家一旦把别人当作自己的模型,那他就完了。”传统的借鉴与吸收只是一个路径和可能的选择,创作中还是要自主把握,不刻意不牵强,立足当下,反映时代,借古开今。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艺术哲学[M].现代出版社,2017.
[2]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孙振华.中国古代雕塑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
[4]陈云岗.龙盘虎踞(中国古典雕刻的文化方位)[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