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019-10-21 08:01曾建青
科学与信息化 2019年28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要求信息化

曾建青

摘 要 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水土保持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的重要手段,其中水土保持中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有效融合农林、水利以及相关气象等知识,对有关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从而保障水土保持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水土保持信息化,阐述了水土保持工作实施的基本要求,对加强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 水土保持;信息化;要求;建设;策略

水土保持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福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水土保持的政策举措,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信息化建设,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下就加强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1水土保持信息化的概述

水土保持信息化是指运用自动化信息技术,对水土保持相关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分析,最终得出水土保持解决策略的过程。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存储体系。然而,在数据分析、数据共享、策略制定等后期数据分析处理领域相对滞后。为了发挥水土保持信息化开展工作的有效性,水利部印发的《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3~2020年)》中提出,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为:到2020年,初步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的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和发布体系,建成国家、流域和省三级水土保持数据中心,形成上下贯通、完善高效的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基础平台。到2020年,基本形成满足水土保持工作监管要求和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格局与能力,从而使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1]。

2水土保持工作实施的基本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水土保持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因此在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求水土保持工作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缺乏丰富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因此为了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及先进经验,从而保障水土保持工作实施的有效,以及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发展。过去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由于经济与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存在诸多不足,所以为了保证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成效,要求采取相应的策略,例如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使从业人员的水土保持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目前随着低碳环保概念的提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要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使水土资源得到科学利用,并切實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但是基于影响水土保持工作实施的影响因素很多,所以为了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求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不断改进相关工程建设条件,而且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等条件,做好水土保持的有关配套设施工作,并采取相关的修复措施。并且要求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提升水土保持实施的工作效率,从而保证了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2]。

3加强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水土保持的深入开展,使得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具有标准多以及周期长等特征,因此为了保障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发挥其功能作用,必须遵循“急用急建,实用优先”的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原则,确定其建设的先后顺序,并且在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中,需要强化“政府监管,企业参与”的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原则,不断加大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投资。

(2)健全水土保持监测运行机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管理与实施,将各级监测机构的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设立专项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经费,保障重点项目及区域的监测站点运行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监测站能够及时维护、更换监测设备,使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落实。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由上至下分级设置,形成了中央、流域(区域)、省级、地市级的层次性体系。但在水土保持监测方面这样的分级管理尚不成熟,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监测网络进行分级建设、统筹管理:针对不同区域特色,建设完善合理且目标明确的监测点,加快建立起中央、流域(区域)、省级、地市级水土保持监测的层级体系;重要的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应得到法律保护,监测设施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遭到破坏时,所属辖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进行修复;建立统一的水土保持监测质量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

(3)融合新技术,推动信息系统研发。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加大水土保持应用信息系统和新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联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结合光纤、无线电子通信技术,推动水土保持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与利用,建立更高效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促使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4)强化水土保持信息化数据库建设。水土保持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生态建设项目等内容,其中,水土流失数据库包括水土流失试验观测数据库、小流域水土流失数据库和区域水土流失数据库。各级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依据统一的标准,按照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分类分级实施,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为了能够实现“按地理坐标对水土保持要素状况的数字化描述和处理”,确保耦合分析、动态对比多来源、多比例尺的数据,实现从地块到小流域直到县级—省级—流域—全国的各种数据的完整和一致,急需对全国山丘区的小流域进行划分,建立全国小流域数据库[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科学,通过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建立起数据共享、智能决策、响应迅速的新型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体系,对及时公告水土流失动态、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志东,曹文华,赵院,等.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5,(03):37-39.

[2] 张成.自动化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7,(08):99.

[3] 郭索彦.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和思路[J].中国水土保持,2017,(9):1-5.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要求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