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国经济发现的一些形式和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的现象产生,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就需要我们应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发挥质量与效益的提升,进而对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加以满足。普惠金融主要是面向农民群体及小微企业等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促使民生水平的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很有效果,能够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普惠金融的机制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普惠金融的机制;创新;研究
0引言
在当今,普惠金融的机制创新研究,在当前环境下小微企业融资金融创新发展主要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解决途径,对相应的金融机构管理实施一定的改革,确保小微企业金融创新发展稳定。
1发展惠普金融的重要性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会为小微企业的融资金融创新带来很强的促进作用,惠普金融为其提供了合理的权益,在和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有足够的竞争能力,能够享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权力,在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下,金融覆盖面和渗透率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改善,并且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合理的提升,同时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消费权力还有这很强的保护作用。为了保证小微企业可以获得合理的价格、方便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提出了需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并且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市场体制,从而不断地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行性。普惠金融概念的诠释。普惠金融又称包容性金融,最早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其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1)服务对象涵盖所有家庭和企业,包括穷人,他们都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较广泛的金融服务;(2)服务主体包括各类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本身内控严密、制度完善、运行稳健;(3)整个金融行业可以健康持续发展,能够长期提供金融服务;(4)金融业务多样,金融服务竞争性强,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目前普惠金融面临的发展难点
2.1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与商业性机构的盈利要求出现冲突
普惠金融是为了一些在融资上的弱势群体,如中小微企业、农民等,进行资金融通业务的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但是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实体资本的限制,故而相比其他高净值的客户而言,更加容易面临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不利于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控制,这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符。
2.2供需结构失衡
(1)供给方面:①高成本低收益导致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前文已经提到,由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收益较低,导致金融供给主体受限。同时银行为降低贷款违约风险,通常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但小微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通常无法提供满足银行要求的抵押物。②资金来源少且渠道单一。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约占20%,间接融资约占80%,也就是说间接融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间接融资供给资金则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大型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进行融资,而小微企业能够利用的直接融资工具较为有限,只能通过间接融资寻找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等第三方进行借贷。(2)需求方面。需求规模快速扩张,贷款期限较难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随着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在时间期限上也呈现多样化。立足于长远发展的企业,一般资金需求期限也更长。在获得收益后可能不愿立即归还贷款,而是倾向于将资金用于企业再生产,导致资金回流期限较长。但由于金融政策及法规限制,目前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较难满足小微企业贷款期限多样化需求。
2.3银企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表现为银行无法完全了解借款企业的真实信息、无法完全识别企业的好坏,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坏企业赶走好企业,形成了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降低了信贷市场效率。即坏企业信用资质不佳、违约风险较高,会承诺较高的贷款利率以获得贷款;而好企业信用资质较好、违约风险较低,不愿意接受与坏企业同样高水平的贷款利率。由于银行无法完全甄别哪些是真正的好企业,出于营利性的考虑更倾向于以整体平均利率进行交易,从而容易导致好企业退出信贷市场。
2.4保守的金融意识
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类型较多,其中低收入群体、农民、小微企业的金融知识比较匮乏,他们对银行和信贷没有足够的认知,大部分以民间借贷和自有储蓄进行发展或生产。金融意识过于保守限制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规模。
3普惠金融的机制创新路径选择
3.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以及政策支持。首先,政府需要发挥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适当引导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公平。制定宏观金融政策可以有效地、适当地减少金融市场中的不公平现象,促使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贫困人群等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机会、多样化的金融產品。其次,增加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上的支出,为普惠金融提供适当的金融支持。金融市场拥有明显的外部性,具有市场失灵现象——市场上的金融机构处于风险控制与盈利要求,很难为社会上一些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出现传统金融排斥现象。适当的政府支出会有利于解决市场失灵,但是现如今的政策性金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功能单一、提供的金融服务较少等。现亟待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一个完整的政策性金融系统,能够多样化其金融产品,做到持续性发展。最后,政府应当完善金融监管,能够将普惠金融服务的评估加入监管体系中,并适度降低普惠金融机构的审批。普惠金融的只是对于那些收入较低人群以及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并且保证以他们能负担得起的成本获得金融服务。总体而言,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低收入的群体以及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为该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以满足该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国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引入比较晚,相关的普惠金融服务也较少,普惠金融服务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改进。
3.2提高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普惠性资源的投入
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排斥严重影响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故而需要它们加大普惠资源的投入,减少金融排斥现象。第一,可以通过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如对微小企业的入股、向偏远地区建立分支机构等方式,进行网点的延伸;第二,它们可以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通过对担保方式、贷款期限等进行重新设计,适当降低其准入门槛,让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们可以享受到它们的金融服务。
3.3增强金融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的信心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大众对其的信心,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亦是如此。为增强消费者信心,各地金融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细则,规范交易程序,维護消费双方权益。针对金融纠纷,可以采取多种解决方案供双方商议解决,最大限度地保障好消费者的金融权益。另外,由于金融风险不可避免,因此平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向消费者普及和推广金融知识,增强消费者的风险识别意识和维权意识就尤为关键。
3.4优化政府职能
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推动。一,对商业银行实行优惠政策,可在财政补贴、税收等方面实现,以此激发商业银行的业务积极性,确保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二,普惠金融涉及借款主体、保险、担保、银行、政府多方,政府起到协调作用,从而确保合作平台的有效搭建,为银行凝聚了金融合作力。三,为推动普惠金融的有效发展,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改革普惠金融的机制,并引导银行参与。
3.5培养合规的消费主体
金融业务的发展还需要依靠合规的消费主体。第一,为培育消费主体,首先需要让其了解金融常识,银行需多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第二,培养小微企业负债经营的意识,提高信贷市场活力,提高金融发展动力,推动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第三,培养诚信意识,以此提高消费者的借贷诚信度;第四,提高维权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相应机构进行维权,以促进普惠金融的合规、合法发展。
3.6确立合理的担保体系
随着小微企业融资的不断深入,许多的融资担保公司也不断地涌现。融资担保的出现为小微企业的贷款提供了合理的竞争力,帮助了小微企业不依赖财务报表和抵押物实现贷款,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资信评价以及灵活多样的反担保措施,给诚实经营业绩真实的企业提供足够的担保,并且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担保公司在为小微企业进行担保,与银行开展合作工作时,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对象,做好贷款担保工作,不断提高与银行的合作质量和水平。
4结束语
普惠金融将传统金融忽视的农村地区、城市贫困群体、微小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普惠金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为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在政府的支持下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共享机制和沟通机制,为潜在消费群体普及金融知识,拓宽信贷普及区域,提高消费者诚信度。
参考文献:
[1]李东航.吉林省农村普惠金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李文启,王丽丽.河南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5):109-111.
[3]孙慈航.区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差异与收敛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4]李雪梅.贵州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大学,2018.
[5]陆凤芝.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8.
[6]潘锡泉.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的创新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10):93-97.
[7]曹成.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8.
[8]袁海东.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张成,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