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陕北民歌《赶牲灵》

2019-10-21 07:18师坤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1期

摘要:《赶牲灵》是陕北民歌“信天游”中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民歌十大代表作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它是由陕北吴堡县的张天恩老师第三次改编而成的。

关键词:赶牲灵;陕北民歌;形成背景;演唱方法

一、陕北民歌的風格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便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和发芽,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便在这片广饶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着。陕北民歌是中国民歌这片辽阔的海洋中亮眼的存在,它是陕北人民在艰苦的劳作与生活中应运而生的,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广大陕北民众的真实生活。陕北民歌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信天游、劳动号子和小调”这三大类。其中信天游广为流传,被人们传唱最广。《赶牲灵》便是其中代表作之一。在曾经的一段岁月里,众多的陕北民歌艺术家向人们传唱着陕北民歌,使许多人通过聆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也让更多的陕北民众更加的热爱脚下的这片黄土地。

二、陕北民歌《赶牲灵》的由来与演变

(一)《赶牲灵》的由来

旧时,陕北地区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农业经济。然而,陕北人民仍然需要有人把本地的土特产贩卖出去,再从外面把自己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买回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赶牲灵这一职业便应时而生。在黄土高坡恶劣的环境下,运货驼人与货物的流通只能由赶牲灵这些人来承担。因此陕北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驴、马、牛、骡子这些体型大的牲灵。陕北人民把他们的勤劳、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融入了这首曲子中。它也真实的反映出了陕北人民的生活。

(二)《赶牲灵》的演变

《赶牲灵》这首民歌是最早创作于1940年间,不过这首民歌在当时还不被叫做《赶牲灵》,另有别的名称叫做《骡马店》,其中歌词也有所不同;第二次改编是在1942年,改名为《驼盐歌》,歌词与前者又有所不同;最后一次歌词的改变是与当时形势的变化而改编的,确定其名为《赶牲灵》。因此可以判断出这首歌曲是张天恩老师在1945年改编与演唱的。

三、《赶牲灵》的语言特色与韵味

(一)、这首歌曲以陕北方言为基础,陕北民歌的特点为方言的明显差异,每个县与每个县的方言都有所差异,甚至隔一所山的方言都有所不同。陕北方言的独特之处便是在于精妙的应运了丰富的重叠词与重叠字,仅仅这些重叠歌词就能把陕北民歌这朵奇葩的艺术之花展现的透透彻彻。这首信天游把陕北人民的真实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把陕北方言的特色体现了出来。

(二)、陕北方言与普通话有太多的差异,在歌曲中“我”不唱我,唱“e”为四声,“白脖子的那个哈巴狗”,“白”在这里唱“bi”为二声,“那个”要唱成“nei ge”以文字来说为“内隔”。“走你的那个路”,“路”要唱为“lou”汉字体现为“漏”。在《赶牲灵》这首歌曲中语言的发音是这首民歌不容忽视的一大特点,如果我们用标准的普通话去演绎这首歌曲,也许就不能恰当的体现出这首歌曲的韵味,也就体现不出位于黄土高坡的陕北地域独特特色。

(三)、这首歌曲行腔及其具有独特韵味。在这首歌曲中衬词把歌曲整体的感情色彩衬托的浓厚且拥有独特味道,例如“哎呦赶牲灵的那个骡子喂啰”中“哎呦”、“喂啰”唱出来把歌曲的感情色彩渲染的更为浓厚。衬词的加入把这首旋律与歌词简单的民歌变得更像是一个人在诉说着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人物的感情色彩与特点加厚。

四、《赶牲灵》的演唱方法

在陕北民歌中,大多数曲子需要运用到真假声混合的技巧,在《赶牲灵》中,音部多为高音区,而为了使曲子听起来音色“透”与“明”就必须使用假声,使其在演唱过程中可以轻松一点,不是那么的费力。在歌曲中七度大跳与八度大跳凸显出了旋律的走向,更是把陕北民歌中“喊腔”的作用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五、《赶牲灵》的情感表达

这首歌曲是自由奔放的赶牲灵汉子对生活中的感悟与感情的描述,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造成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把脚夫们的感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陕北汉子们赶着牲灵行走在黄土高坡的千沟万壑中,征服着挡在面前的一个个困难。家中的小妹子们也在家中等候着赶牲灵的哥哥们回来。

六、结语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被创作出来的,是陕北人民的生活的真实映照,更是陕北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一片史诗,它记录着陕北地区的历史中的点点滴滴,是它的忠实记录者。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着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我们在在演唱歌曲时应该了解它的形成背景与地域特色,只有认识到了这些才能更好的把歌曲的独特魅力演绎出来,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师坤(1999.10-),男,汉族,陕西省榆林市,学生,本科,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