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新 平学军
【摘 要】目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心肌病患者68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4例,两组心肌病患者均应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扫描诊断与CTA血管造影诊断,对比两组心肌病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检出率为100%,CTA血管造影检出61例,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存在延迟强化率、延迟强化部位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具有显著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延迟强化
【中图分类号】R445.2;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29-01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中的特殊类型,指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心肌长期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从而引发的原发性心肌病综合征。有统计数据[1]显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80%的患者与缺血性心肌病有一定关联。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能够清楚有效的反应患者的心脏形态,心脏结构、心脏关注情况以及心脏的瘢痕状态,这种影像学技术是现今在心肌受累疾病中主要应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2]。本研究探头分析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心肌病患者68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区间分布在43-72岁,平均年龄(57.87±4.23)岁;心功能分级,1-2级17例,3-4级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区间分布在42-70岁,平均年龄(56.76±4.05)岁;心功能分级,1-2级15例,3-4级19例。对比两组心肌病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心肌病患者均应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扫描诊断与CTA血管造影诊断。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扫描诊断流程如下:选择PHILIPS Achieva1.5TMR扫描仪,患者仰卧,双手举到头顶,选择胸前导联心电门控制技术,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为Balanced-FFE。给予两组患者进行冠状面、横断面、长轴面扫描。序列参数设计如下:TR设置为2.0 ms,TI设置为1.02 ms, 翻转角度设置为50°,矩阵设置为 128 ×128,厚层设置为6 mm。在平扫结束后,两组心肌病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延迟增强扫描,并注入0.2 mmol对比剂,注入速率是3ml/s,在10min后进行延迟扫描,扫描序列设置为 PSIR TFE, TR 设置为5.0 ms,TI设置为2.4 ms,翻转角度设置为25°,矩阵设置为256×256。
CTA检查流程如下:
GE公司64排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扫描仪进行扫描诊断,在患者锁骨下方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层厚设置为3mm,间隔设置为1.5mm。增强扫描则使用4 ml-80ml碘普罗胺静脉团注,层厚设置为0.75mm,间隔设置为0.4mm,图像则选择syno. CT Vascular Analysis 软件进行处理。
1.3觀察指标
心肌病患者的诊断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诊断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检出缺血性心肌病34例,扩张型心肌病34例,准确检出率为100%,CTA血管造影造影检出61例,缺血性心肌病诊出32例,扩张型心肌病诊出29例,准确检出率89.71%。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心肌病的存在延迟强化率、延迟强化部位对比
3 讨论
临床[3]认为,缺血性心肌病存在明显清晰的解剖特征,患者的左右心室有明显扩大,心室壁较为薄弱,心室的收缩功能下降,临床的主要表现有心律失常、栓塞与心力衰竭等等。但也有研究[4]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症状与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症状存在明显的相似度,特异度比较低,临床存在较高的误诊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准确检出率为100%。由此可见,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应该选择高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是一种借助增强剂的高速血管弥散能力但不会通过细胞间细胞膜的特点进行扫描诊断的影像学方案。增强剂基本无法进入细胞,因此在心脏内存在的现象非常少。心肌坏死患者因为存在一定的心肌细胞梗死情况,反而会出现明显的增强剂渗透情况。在患者的心肌瘢痕部位,增强剂因为该部位你心肌细胞的间隙比较大,因此磁共振信号出现增强现象,能够进一步帮助临床确诊疾病[5]。
综上可知,缺血性心肌病应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文凌仪,杨志刚,郭应坤等.心脏MR分子成像在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2):157-160.
[2] 刘书馨,周佳楠.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7):654-656.
[3] 王志飞.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 90-91.
[4] 赵宗磊,杜松,沈淑馨等.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T1技术评价老年人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纤维化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11): 1196-1199.
[5] 刘锋.磁共振成像扫描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评估效果[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5):44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