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芳 李永保
一、警报声为哪般
呜……鸣……鸣……
是谁拉响了警报?为何事拉响了警报?
噢,在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车轮辗压下,一位名叫“吴语”的美女命悬一线了。所以国际语言文化组织(ILCO)拉响了“吴语”濒危的警报。
吴语,江南人的母语,说她是美女,你是否觉得吗?人们嘴边上的“吴侬软语”,一个“软”字就透露出了她全部美妙:“软”,让你想起了吴语像江南水乡的流水潺潺;“软”让你想江南美女的杨柳细腰;“软”让你想起了江南山水的婉转缠绵;“软”让你想起了汤圆的润滑细腻……想象之后,你总会对吴侬软语情思绵绵的。
吴语中的昆山话虽比不上苏州话的嗲甜,但比起上海话来说就酥软多了,水灵多了。你不是知道历史上人们称昆山的腔调叫“水磨腔”?“水磨腔”,水磨,看吧,细石锻造的水磨,磨着被水浸泡过的白生生的米粒,自磨沿往下流着米汁,千丝万缕,不止不息,像母乳甜甜的,香香的,那样的甜香便不知不觉地钻进你的五藏六腑。可见用“水磨腔”来形容昆山话,就知道昆山话让人醉美的情景了。这么说来,就不怪历史上的“昆山腔”所孕育的昆剧成为“百戏之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昆山话是如此的美好,身为昆山人是多么的骄傲。即使是外人也能感觉得到昆山人对母亲的亲热。
“鸣……鸣……”警报声不绝。
吴语濒临的警报,不知让多少昆山人痛心疾首,让人欣喜的是不知有多少有识之士自觉地参与拯救和传承母语的工作。在这次行动中,昆山开放大学潘勇老师一个激凌冲到队伍的前列。
二、千呼万唤始出来
“潘老师出书啦!”这句话令人欢欣鼓舞,但不知情的人是不会这书里包含着怎样的努力和辛苦。
2015年12月,潘老师的《学说昆山话》正式出版。这部融昆山话注音、朗读,图文并茂的方言教材。《学说昆山话》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2017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18年荣获首届“江苏省社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部书成功的出版是潘老师为母语的拯救與传承的明证,不知溶铸了潘老师的多少心血和汗水。
对一些不理解的人来说,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的潘老师写这本书应是探囊取物,小菜一碟。 其实,《学说昆山话》的降生,对于母亲潘老师来说,他的付出远远超过了十月怀胎、一朝为母的妈妈们的付出。
作为方言专著必须要符合下面的要求,即“吴语、昆山方言的地域性、特殊性,大量的常见词语、常用语句要写成文字、方言教材要接地气、昆山人文历史也不能少”等。这些庞杂的内容,不说是去做好,就光说说也足以让人舌头累得打噜了。写好《学说昆山话》该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呵。
工程到底有多难?从小方面来说吧,就诸如“用什么方式给昆山话注音?一些写不出来的字如何表达?……”等问题不知多少次硌痛了他的脑袋。窥一斑而知全豹,聪明你定然已领略了其中艰辛。不仅仅是这些,硌痛他的还有人们对他冷嘲热讽和家人的百般反对。他们似乎成了他的“敌人”。而他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犟劲,凭着对母语的一腔大爱,凭着语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潘老师无难畏惧,奋然前行。
怎样才能走到成功的终点?潘老师把智慧和辛勤整合得令人折服。
他先为社区培训编方言教材,边编写边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原编写的教材有很多不足之处,怎么办?潘老师购买、借阅了大量有关方言研究的书籍,边看边琢磨,虚心请教专家,深入实地采风,最终编著成功这一本通俗易懂的昆山方言教材。
为了这《学说昆山话》,我们不知道他熬过多少不眠之夜,跑坏了多少鞋,说破了多少嘴皮……这,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正值盛年却过早衰的面容可以告诉你,他曾经自嘲“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稀发可以告诉你。
三、任重道远不迟疑
书是出来了,但潘老师在方言保护的道路上并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方言保护的困难在于,它必须有使用者,语言脱离人的使用就是灭亡的语言。而昆山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造成人们在互相交流与交往时很少使用昆山方言;同时,由于强势推“普”,昆山本地土生土长的中小学生也不会说地道的昆山话,很大一部分儿童已只能听懂昆山话而不会说昆山话,昆山方言在“老龄化”中苟延残喘,芨芨可危。面对上述问题,怎么办?这个巨大的问号矗立在潘老师的心里,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怎么办?他不是“愚公”,他是学者,他自有他的妙招。他发起成立公益组织“昆山话吧本土方言文化交流中心”,招募了20多名各行各业热心传承昆山方言文化的志愿者;创设微信公众号“昆山话吧”,通过“学说昆山话+互联网”,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学习昆山话,了解方言政策;和很多部门合作,开办“学说昆山话”公益培训班……学校、社区、图书馆、乡镇,处处活跃着他和志同道合者的身影。
潘老师就这么一干就是8年。8年,可以把一个刚出娘胎的婴儿变成一个小学生,再过8年,小学生就变成青春勃发的中学生了……人生能有几个8年?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意志和精力还有智慧和体力来完成的。潘老师是怎样的一条生命哟?!
四、化“敌”为友,并肩作战
什么也不顾,潘老师怀着赤子之心,一头扎进方言传承中。他的行为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就连他“敌人”也成了的战友,与他并肩作战了。
我这里不去说潘老师怎样把“敌人”变成战友的,我们注目一下,他们参战的一瞬吧。
看吧,他的战友们,包括他的理解和支持者,也包括他曾经的“敌人”,正在冲锋陷阵。原来反对他的,自已的妻儿和老丈人全家都支持他,做了他坚强的后盾。说句老实话,毕竟他们都是老昆山人,也不愿意昆山话真的有一天就失传了。他的儿子多次到图书馆参与假期社会实践,帮着老爸做昆山话培训服务,七十多岁的老丈人帮着一起校对文字。而在昆山开放大学,学校领导全力支持“学说昆山话”公益活动,更有着一支由五十多位师生组成的昆山话吧社团队伍,她们热心、积极地听从潘老师的召唤和安排,四处奔波,为昆山话传承尽心尽力。也许,这样一支队伍力量仍显单薄,然而,这是对潘老师最大的支持。正因为有许多热心、痴心昆山话保护的同道者,潘老师点燃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起来。
他是点火人,用自己点了一场大火,燃烧着别人。燃烧是付出代价的。他因废寝忘食,睡眠不足,眼睛老花,但油墨书香里浸润着潘老师的辛勤付出;成立公益组织、创设“昆山话吧”、举行公益培训等,都需要他自己亲力亲为,为了一张“办学许可证”,为了一处培训场所,为了一期方言班……他放弃了多少个双休日和寒暑假;付出的还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金钱,教材编写、购买资料和录音器材,前期就自掏腰包3000多元,自费参加上海、苏州等高校举办的“吴语讲座”
他是点火人,烧着了自己,也引燃了别人。近年来,每年参加昆山话培训或接受昆山话教育的孩子和新市民近千人,越来越多的人想学昆山话就会找到潘老师。“每次陪孩子去上课,我也能学到不少实用的昆山话,真的不错。”这是新市民王永杰的感言。教材《学说昆山话》保护和传承了昆山方言资料,“昆山话公益培训”筑牢了文化根基,使区域特色文化得以延续。广泛开展的昆山方言公益培训,将地方方言教育引进社区教育内容中,使昆山的社区教育在大众化、特色化、作用上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曙光在前 为霞满天
《学说昆山话》不仅体现出潘老师渊博的学识,更能体现出他百折不折的精神。因为有了《学说昆山话》,才有一门“学说昆山话”课程,因有一门课程而有了一批热爱昆山方言文化的热心人士,因一份热爱而有了一份乡音传承的事业。潘老师的一把火照亮了昆山方言的美好明天,昆山话势必会薪火相传,持续不绝。
昆山话是汉语百花园中最靓丽花儿,是昆山人的血脉,更是昆山人的乡愁。“看得见青山,听得见乡音,留得住乡愁”,是潘老师的愿景,更是潘老师的乡愁。
潘老师为了守望这份乡愁,曾坦言:“他一如既往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昆山方言的传承中去,这是一件值得他终身去做的事情。”他的行为和认识无疑助推着保护昆山话的进程,因为会激励更多的人与他同行,进而解除警报。
虽然警报还在响,但不用多久就会解除,因为有无数个“潘老师”在努力,其中有你,有我,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