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在戏剧文学语境下,对此类论文中比较型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论述正确选择此类论文研究对象的重要意义,以及该如何选择此类论文的研究对象,并归纳终结了两个要点,具有可比性和完全服务于中心论点,结合前人各种论文著述说明了该如何正确选择比较型戏剧类论文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比较型论文;戏剧论文;研究对象
自从西方的戏剧作品,戏剧理论,戏剧观念等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后,中国戏剧(戏曲)和西方的戏剧(话剧、歌剧、舞剧等)的比较讨论就从未停止过。在不断的比较中,中西方戏剧彼此交流,于是有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这些先进理论得以被大众所熟知,大多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而这些文字又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所以关于戏剧类的比较型论文是一个重要的戏剧文学理论输出的关口,那么一个合格的戏剧比较型论文对于其研究对象的选择便变得十分重要。
一、正确选择戏剧类比较型论文对象的重要性
首先是对于论文学术价值提高方面有重大影响,对于一篇合格的比较型论文,它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其实是至少有两个的,大于等于两个才谈得上“比较”,少于两个则没有了比较的条件。所以这两个对象的选择成了整篇论文成败的关键。比如南京师范大学郭明妍女士的《〈科里奥兰〉与〈艾格蒙特〉——贝多芬两部戏剧序曲研究》一文,研究的对象分别是贝多芬所做曲目《科里奥兰》以及贝多芬所做曲目《艾格蒙特》,两者在艺术水平上较为接近,且艺术成就也很高。最终再对比研究后,“全面地掌握了同处于贝多芬创作成熟期的两部戏剧序曲,不仅对音乐本体、创作背景等实证性做出研究,还对序曲的标题性、文学性、悲剧思想,对浪漫主义的文学性体栽的影响等做出探讨。将贝多芬的两部戏剧序曲以历史的语境挖掘出了它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1]但是试想,如果她选择的对比对象不是处于贝多芬英雄时期的音乐剧序曲作品,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开掘地够深。优秀的两个对比对象是一篇戏剧类比较型论文的基石。
其次,两个恰到好处的研究对象对文章内容架构方面也有一定助益,两个“有话可说”的对象可以让整篇文章更加详实,言之有物。
二、如何选择比较型戏剧论文研究对象
(一)具有可比性
选择戏剧类比较型论文的研究对象,重点就在“比”上,所以对比较型论文的对象要求首要就是可以比,有得比。具有可比性大致又有三种情况。
第一,具有纵向的对比意义。也就是在时间意义上的比较。两个对象可能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差异就成了对比的关键,比如襄樊学院中文系的李小驹所撰写的一篇《〈哈姆莱特〉与〈苍蝇〉特点之比较》一文,其中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萨特的《苍蝇》都是广有影响的世界名剧。文章从古老题材反映现实人生、塑造人物的非凡功力、深刻的哲理和寓意进行了简要的比较,表明了“西方文学的一脉相承和两个伟大艺术家在表现人类心灵和艺术表现生活方面的感应和相通。”[2]由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院研究所研究人员爱翔发布的一篇《杰作的价值:吸纳与超越——〈俄狄浦斯王〉与〈哈姆莱特〉的比较分析》中,通过对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所做剧本《俄狄浦斯王》与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各自艺术观念、人物塑形、情节设置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全面体察两部伟大作品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和时代特点。
第二,具有横向的比较意义,也就是跨区域的、跨地域的比较。两个对象存在地域差异。杭州大学中文系陈坚和李培源所撰写的《〈上海屋檐下〉與〈樱桃园〉艺术风格的比较》一文中,分析了我国戏剧家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俄国戏剧家契诃夫的《樱桃园》。得出两位戏剧大师有着客观写实、冷静叙事、结构形散神聚、抒情含蓄隽永等共同的艺术风格。同时,他们也存在艺术个性的差异:夏衍的审视点放在社会生活的整个层面上,抒情风格沉潜而激荡;契诃夫则善于从生活的缝隙里观察,以生活的某一点显示时代变化的征候,抒情风格平缓纡徐而轻松。由此中、俄两国戏剧审美观的共性与差别被发掘了出来。横向比较的对比也能够比较扎实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这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戏剧发展与发现都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我国戏曲如何存在,如何避免中国戏曲艺术消亡都是有重大作用的。
第三,二者兼有的比较意义作比较的两个不同对象,他们可能不仅仅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也可能同时存在一种空间上的差异。南昌航空大学的马玉倩所写的《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与元杂剧〈灰阑记〉之比较》中通过对中国元代剧作家李行道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进行比较研究。在李氏之灰阑记中,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布莱希特反其道而行之,更加注重母性的社会意义,将母爱与血缘分割开来,主要人物也被赋予了其阶级特性,值得深思。
(二)完全服务于中心论点
在研究对象选择上,还有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则,就是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一定是对论文的中心论点有帮助的,应该完全服务于中心论点。这样才能让整篇文章内外合一。让研究对象与中心论点合作紧密还得有两个具体要求。
第一,典型具有说服力。比如上海戏剧学院李仁景的《越剧〈春香传〉与唱剧〈春香传〉的比较研究》,该文章中心论点是想表达中国越剧对韩国文化的实际转播问题。作者选择了中国越剧《春香传》和北朝鲜唱剧《春香传》这两个在戏剧史上非常著名的中韩文化交流的代表作品,典型性非常强烈,对于主题的相关度也极高,最后首尾呼应,将这个具体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第二,平实易解不艰涩,钦州学院的梁苑霞所撰写文章《〈哈姆雷特〉在〈狮子王〉里的印记》中,他就把视角对准了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雷特》和美国迪士尼公司于1994年出品的动画电影《狮子王》。围绕二者人物设置,故事情节以及主题做出了比较,独特的视点以及平易近人的两个研究对象使读者接受起来容易,对象选择平实却开掘足够深刻。
参考文献
[1] 郭明妍.《科里奥兰》与《艾格蒙特》——贝多芬两部戏剧序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 李小驹. 《哈姆莱特》与《苍蝇》的艺术特点之比较[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4(5):76-79.
作者简介:宋辰(1999-),男,汉族,山西太原人,河南大学本科,戏剧影视文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