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贵
【摘 要】目的:觀察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用于骨外科创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引流,观察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引流。结果:观察组敷料更换(1.02±0.10)次、引流(5.84±0.13)d、疼痛(1.10±0.05)分、创口(14.30±1.20)d愈合、有效率97.56%、感染率2.44%、化脓率2.44%、坏死率及骨髓炎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敷料更换(3.10±0.52)次、引流(8.10±0.18)d、疼痛(4.05±0.29)分、创口(21.88±1.78)d愈合、有效率82.93%、感染率4.88%、化脓率9.76%、坏死率2.44%、骨髓炎发生率为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到骨外科创伤的治疗中,安全性强,有助于促进创伤愈合。
【关键词】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骨外科创伤;常规负压引流技术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06-02
前言:
骨外科患者,多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治疗过程中,给予负压引流,有助于促进创口愈合。骨外科创伤的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虽可减轻反复换药对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但并发症发生率高。有研究指出,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引流,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于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观察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3/18,年龄(53.84±11.96)岁。对照组性别:男/女=24/17,年龄(54.00±10.46)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引流,观察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引流,方法如下:
1.2.1 常规负压引流技术
(1)选择VSD泡沫覆盖创口,泡沫面积应大于创口面积。(2)针对创面大者,可采用多个敷料给予拼接。(3)采用75%酒精消毒,预防感染。(4)创口干燥后,覆盖薄膜,连接负压吸引机,压力68~119mmHg。(5)观察创口是否密封,有无漏气。待无异常时,应及早拔除引流管。
1.2.2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1)选择VSD泡沫覆盖创口,使泡沫面积大于创口面积,如创面大,可采用多个敷料拼接。(2)去掉输血器末端针头,于软管表面剪侧孔,插入泡沫敷料。(3)将软管与负压吸引机连接,端口部分连接生理盐水,滴速21~39滴/min,用量3L。(4)引流期间,护理人员应以1h/次的频率,开放阀门,冲洗软管。(5)观察液体是否浑浊,如不浑浊,则可结束冲洗。(6)携带引流管期间,应严密监测引流液性状、颜色,积极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敷料更换情况(包括更换次数、引流时间、疼痛评分、愈合时间4项指标)、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敷料更换情况对比
观察组敷料更换(1.02±0.10)次、引流(5.84±0.13)d、疼痛(1.10±0.05)分、创口(14.30±1.20)d愈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2.2 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97.5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感染率2.44%、化脓率2.44%、坏死率及骨髓炎发生率均为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骨外科创伤患者,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引流,可有效减轻反复换药为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使其舒适度得以提升[1]。但引流期间,如创面较大,极易发生压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分泌物干涸、引流管堵塞,增加感染、化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创口愈合造成阻碍[2]。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引流,患者治疗有效率82.93%、感染率4.88%、化脓率9.76%、坏死率2.44%、骨髓炎发生率为0,提示常规负压引流技术,有效率及安全性有待提升。与常规负压引流技术相比,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优势如下:(1)将软管与敷料共同应用到引流的过程中,可通过大流量及持续低流量冲洗,确保引流管畅通,预防堵塞,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封闭式负压引流,可减少创口表面的细菌数量,使创口能够于清洁的环境下愈合,这对于患者疼痛程度的减轻,以及创口愈合速度的加快,具有重要价值。(3)该引流方式下,护理人员无需多次更换敷料,患者痛苦较小,本文研究发现,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后,患者敷料更换(1.02±0.10)次、引流(5.84±0.13)d、疼痛(1.10±0.05)分、创口(14.30±1.20)d愈合,与常规引流相比,患者痛苦更小,康复速度更快(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6%、感染率2.44%、化脓率2.44%、坏死率及骨髓炎发生率均为0,与常规引流相比,安全性更强,优势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到骨外科创伤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缩短引流时间,减少敷料更换次数,降低感染、化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强,有助于促进创伤愈合。
参考文献
[1] 卞博,刘群.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86-87.
[2] 李叶梅,姚阿妮,张桂荣.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冲洗方法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7):136-138.